日前,在“上海金融發展論壇”首屆研討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指出,我國目前的金融創新,基本停留在以爭奪市場份額為重點的初級階段,忽視成本收益核算,這個誤區必須引起廣大金融機構的重視。銀行卡業務重復引入,不計成本;金融創新沒有戰略規劃,組織結構與業務創新脫節……我國金融機構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值得警惕。
他說,有一些金融創新尚處于忽視利潤的模仿型階段。前期很紅火的投資連接保險產品和汽車信貸險的叫停,表明保險公司對這些產品的風險與收益的測算至少是不明確的,而這一系列創新主要來源于對海外產品簡單、形式性的模仿,這種模仿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由于缺乏前期對市場的深入調研及對產品在中國開展應有的成本收益測算,風險較大。此外,發生在各銀行的“銀行卡大戰”,也是重復創新、成本效益問題突出的典型例子。
夏斌認為,如果金融創新不從戰略角度出發,不從利潤出發,而是以提高知名度、搶占市場份額為主,這種創新必然技術含量低,容易被對手模仿,其利潤增長必定有限。如果國內金融機構繼續僅僅致力于爭奪市場份額,忽視成本收益核算的創新,隨著外資金融機構的逐步進入,有可能出現市場份額基本保持不變,但利潤水平卻大幅下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