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行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制定服務價格、提供銀行服務應當遵守國家有關價格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規定,應當遵循合理、公開、誠信和質價相符的原則,應以銀行客戶為中心,增加服務品種,改善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禁止利用服務價格進行不正當競爭。這把客戶的根本利益擺在了首要位置,表明銀行服務收費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銀行中間業務是指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和表內負債的業務,這是銀行一種賺取非利息收入的業務。中間業務的特點是銀行利用場所、網絡、技術等設施為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并收取手續費。央行規定的中間業務品種包括九大類,分別是:支付結算類中間業務、銀行卡業務、代理類中間業務、擔保類中間業務、承諾類中間業務、交易類中間業務、基金托管業務、咨詢顧問類業務、保管箱業務等。目前國內各商業銀行開展了約260余種中間業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不收費的。《暫行辦法》出臺后,銀行客戶會發現,商業銀行以前一些不收費的服務項目今后要收費了,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增加老百姓的支出,但他們不必為此擔心,因為增加的支出非常有限。
直接影響廣大居民利益的服務收費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儲蓄存款、取款、開戶和銷戶業務,另一類是基本結算業務,包括匯款、支票業務等。《暫行辦法》對此都做了具體的限制性規定,不允許對人民幣儲蓄開戶、銷戶、同城的同一銀行內發生的人民幣儲蓄存款及大額以下取款業務收費。此外,《暫行辦法》還做了以下幾方面的規定:(1)鑒于銀行代發工資、代收公用事業費用已十分普遍,為了保護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暫行辦法》特別規定:商業銀行代理收付類業務的收費應堅持“誰委托、誰付費”的原則,不得向委托方以外的其他單位或個人收費。也就是說,銀行代理收付類業務的收費對象只能針對委托方,而不能將費用轉移給居民,更不能強加給居民。(2)商業銀行服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由總行統一制定,不允許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自行確定收費項目和調整收費標準。同時,商業銀行應就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服務項目制定本系統內統一的定價管理制度,明確定價范圍、定價原則、定價方法以及總行和分行的管理職責。由商業銀行總行集中統一管理服務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可以防止和避免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因借機擅自確定收費項目、抬高收費標準而發生的亂收費現象,有利于維持一個公平、高效和透明的市場秩序,保護銀行客戶的正當利益。(3)商業銀行應在營業網點公開標識有關服務項目、服務內容和服務價格標準,并通過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這可以增加銀行服務收費行為的透明度,有利于規范和約束銀行服務業務的收費行為。(4)商業銀行在制定和調整服務收費標準時,應至少于執行前10個工作日在相關營業場所進行公告,確保客戶的知情權。而賦予客戶知情權是有效保障客戶的合法權益的重要體現。
就外幣業務而言,它對國內廣大居民的影響較小,多年來其收費已經形成了市場上普遍接受的價格。同時,這些收費標準大多參照了國外同行的水平,可以為國內銀行制定服務收費標準提供有益的借鑒。而且,目前商業銀行競爭日趨激烈,所以銀行服務的市場調節價也不會很高。由此可見,《暫行辦法》的出臺對老百姓肯定有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值得一提的是,商業銀行向老百姓收取中間業務服務費用,并不表示銀行要為難客戶,而是表明銀行將以更加優質高效的多元化服務來回饋客戶,讓老百姓真正感覺到“物有所值”。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習慣于銀行服務“免費午餐”的老百姓一時心理上可能難以接受,但總要經歷一段適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