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華舵
動力———內在發展需要
當前,民營企業不是要不要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問題,而是如何做的問題。思想教育工作因為其創造價值的功能而成為企業發展的內在需要,這為民營企業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動力。
人的意識是主客觀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先進的意識是需要從外部灌輸的。從外部灌輸,包括兩個含義:一是向被教育者灌輸他們原來并不了解和掌握的先進意識,二是引導他們把先進意識轉化為一種內在信念。企業管理包括行為管理和意識管理,行為管理主要靠規章制度,意識管理主要靠思想教育工作。企業思想教育工作的目標是培養符合企業發展要求的企業人,培育與企業行為一體化的意識。實踐證明,個體與群體的互動意識十分重要,“三個和尚沒水吃”的現象,就是警示我們必須講究團隊合作,群體互動。思想教育工作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只有有效地做到這一點,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與管理科學協調互補、融為一體,使管理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達到統一,達到外樹“品牌形象”,內促“協調配合”。思想教育工作做得好,就會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隱形武器”,達到凝聚人心的目的。從更深層次意義上說,思想教育工作體現出對人的本質的關懷。
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潛能一直是諸學科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企業家和每個個體關注的熱點問題。20世紀初,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一個正常健康的人終其一生只利用了他固有潛能的10%。而兩年之后,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瑪格麗特·米德說,即使最優秀的人,他的潛能也不過發揮了6%而已。人擁有巨大的潛能是不容懷疑的,古往今來無數的成功人士反復向世界證明了人具有難以估量的潛能。企業要想創造高生產率,就必須充分激發組織和個人潛能。人的潛能包括已認識的和未認識的。已認識的潛能中包括已開發的和未開發的,已開發的潛能中又包括閑置的和正在發揮的。未認識的潛能通過不斷加強自我認知而提高認識,未開發的潛能通過不斷培訓而加以開發,閑置的潛能通過有效的組織設計和自我調節而加以發揮。在激發人們潛能的過程中,思想教育工作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借助教育、培訓、疏導、示范等一系列手段激發每個個體的活力。組織行為學理論研究證明,人的潛能發揮主要取決于人的價值觀、態度、工作滿意度、團隊等因素,這正是思想教育工作施展威力的領域。
企業是個有機組織體,組織中的每個個體總是存在認識上、利益上、個性上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主要表現為認識矛盾、利益矛盾和個性矛盾。因此,為了引導企業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就必須協調好這些差異和矛盾。在民營企業里,這些矛盾絕大多數是非對抗性的,是可以通過思想工作加以協調解決的。作為傳統意義上的企業管理,無論怎樣嚴密,都很難把所有員工100%地協調起來,內耗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而某一員工一個很小的不當行為,就可能破壞企業品牌、企業形象,這就需要通過思想教育工作與企業管理互相融合,不斷潤滑,形成動態環境中全體職工同頻共振的價值取向,鑄就強大的企業向心力。
內容———人的全面發展
民營企業思想教育的內容設計,既要根據社會的整體要求,擔當教育員工、傳播先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展的社會責任,又要兼顧企業自身特點和戰略目標及文化特點,起到凝聚人心、提高效益、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目的。根據現階段中國民營企業特點,筆者認為內容應包括以下方面:
“三義教育”: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中華民族有著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正是愛國主義使中華民族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業愛國主義教育應引導員工努力成為忠誠的愛國者,與產業報國的企業理念融為一體,在對外合作上表現出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在民營企業中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集體主義原則的基本點是:從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出發,堅持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在二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必須無條件地服從集體利益。我們黨鼓勵民營企業發展,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必須劃清正當個人利益和個人主義的界限,要引導員工熱愛企業,忠于企業,加強團隊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民營企業的社會主義教育,應以“三個代表”為根本指導,引導員工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諸多問題有科學正確的認識。
“三德教育”:即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民營企業在三德教育上要引導員工正確進行“社會人”、“企業人”、“家庭人”的角色轉換,弘揚中華民族的光榮美德,全面提升自身的修養和道德境界。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呼喚職業道德意識。由于缺乏職業操守,企業人力資源成本大大增加,職業道德教育現實而迫切。企業應引導員工忠于職守,兢兢業業,在發展企業的同時使自己的職業生涯得以發展。企業應加強對員工職業生涯的管理,形成誠信互動的良好氛圍。家庭的和諧幸福是事業成功的保障和基礎,也是人生最有價值的目標之一,企業不僅關心員工的職業行為,也要關心職業之外的家庭行為和社會行為,以實現更深刻意義上的對員工的關心。
“三觀教育”:即世界觀、人生現、價值觀。世界觀是人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它決定著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它關系到人們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立身處世的根本出發點和態度。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對企業做強做大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今天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就是民營企業家的世界觀問題,企業經營者的思維缺陷和認識缺陷是民企的一塊短板,因此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教育刻不容緩。人生觀、價值觀教育落實在民營企業主要表現為:要加強理想和志向教育,加強成功意識教育,永葆創業激情,不能小富則安,應該富而思進,敢于冒險,敢于創新,正確對待榮辱和失敗,抵制各種誘惑,在發展企業的同時升華人生境界,把永續經營、做強做大企業作為人生快樂的源泉。在經營理念上,要堅持誠信為本,成為“三個代表”的實踐者。
“三學教育”:即學形勢政策、學法律法規、學企業文化。成功的企業家總是密切關注行業走勢和國家的宏觀政策,這是企業發展和應變之必須,因此形勢政策教育應常抓不懈,唯有這樣才能洞悉全局,做出正確決策。同時,在經營活動中必須知法、懂法,唯有這樣才能守法、護法,避免以身試法的悲慘境遇。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它是企業個性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多樣性的具體體現。時代呼喚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企業自身也在不斷創造自己的文化。文化的滲透和傳承需要通過反復的教育而沉淀,因此民營企業應把思想教育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個性。
措施———三項保障機制
要想使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必須首先解決組織保障和人員缺位問題,同時要解決地位和定位問題。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民營企業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這是關系到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隨著民營企業數量的增加和質量的提升,民營企業的黨建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已經成為帶有戰略意義的全局問題。因此民營企業應成立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建立健全黨團組織,實行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局面。
搞好民營企業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建立活動載體,配備一定的硬件設施,設立專項經費。思想教育工作由于它的柔性特點而常常被經營者所忽視,新生的和規模較小的企業迫于競爭壓力也可能無暇顧及,因此解決領導者的隊識問題是關鍵。
建章立制是保持企業思想教育工作持續穩定所必需的,如學習制度、培訓制度、會議制度、獎懲制度、黨團活動制度等。制定行為規范,也是實現科學管理的輔助手段,包括行為準則、道德規范等等。思想教育工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融于企業管理的始終,但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提出,已越來越迫切了,因此從機制上保證是最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