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多的討論和修改,國務院公布了我國第一個全國性的物業管理條例,并將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分7章70條,主要對業主及業主大會的權利義務、前期物業管理、業主人住后的物業管理以及物業的使用和維護等四個方面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新條例主要有四大亮點。
這四大亮點分別是:業主大會成為物業管理最高決策機構;今后小區的物業管理企業必須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公司和建設單位不得擅自處分小區公用部位和公用設施,經業主大會同意,利用這些設施進行經營的,業主所得的收益應用于補充維修資金或經過業主大會決定用途;物業管理公司違規操作將受到行政處罰或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等。
物業管理配套法規即將出臺地方法規相應修改為配合全國物業管理條例的實施,建設部將會同其他部門制訂一系列配套法規,與條例同時實施。
下崗失業人員創業優先獲小額貸款擔保
從今年6月起,全國100個社區就業重點聯系城市,將為有創業愿望和具備一定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開展自謀職業和開辦小企業培訓,并為合格學員優先提供再就業小額貸款擔保。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出《關于進一步推動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廣創業培訓與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整體推動的工作模式,提高下崗失業人員創業成功率。
通知說,各地要組建專家隊伍,加強對創業學員的開業指導,并提供創業項目信息和后續咨詢服務。大力推廣創業培訓與項目開發、開業指導、小額貸款、稅費減免、跟蹤扶持等“一條龍”服務的工作模式,提高下崗失業人員創業成功率。此外,有條件的地區,還可申請建立遠程培訓輔導站點,組織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以及社會其他人員參加由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實施的遠程創業培訓項目。
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只應勸導不準拘禁
6月20日,溫家寶簽署國務院令,《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公布施行,標志著我國對在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
《辦法》共18條,包括對在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的原則、救助站設立和管理、為求助人員提供的救助內容、救助站工作人員的行為,以及違反者責任追究等,標志著我國對在城市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
《辦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同時廢止。
北京:8月1日起禁爬“野長城”
沒有定為旅游景點的“野長城”不能再隨便爬了。北京市政府法制辦6月23日出臺的《北京市長城保護管理辦法》8月1日施行。
該辦法中涉及的長城,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長城主體和與長城主體有關的城堡、關隘、烽火臺、敵樓等附屬建筑及其他相關文物。
管理辦法規定,禁止攀登以及組織游覽未批準為參觀游覽場所的長城。據北京市文物局法制辦人士介紹,8月1日前將重新修訂允許攀登的長城名單,屆時將會向社會公布。另外,8月1日起本市還將嚴控利用長城拍攝電影、電視和舉辦大型活動。要舉行大型活動需向北京市公安局大型活動管理處審批,拍電影電視劇需向市文物部門審批。
《北京市長城保護管理辦法》規定:禁止攀登以及組織游覽未批準為參觀游覽場所的長城;禁止在長城主體上設置攤點、通訊設施;禁止刻畫涂污損壞長城;禁止非法移動拆除污損破壞長城保護標志;禁止在長城上架梯挖坑豎桿堆積垃圾;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擅自利用長城設卡收費或者從事其他營利性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