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付
衰老是生命自然發展中的必然過程。人體內的細胞,按照生物鐘設計的程序不斷走向衰老和死亡,這是自然規律。既然如此,為什么有的人四五十歲、甚至三四十歲就過早地顯示出衰老的跡象呢?而有些人,雖年近古稀,但仍風韻猶存。難道“上帝”給予他們不同的恩賜么?當然不是。養生專家認為:注重自我保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助壽延年。
勞逸結合,勞逸適度。從大環境來講,我國目前實行的每周五日、每日8小時工作制,有兩天休息,這本身就體現了大環境中的“保養”,做到了勞逸結合,有利于消除焦慮和緊張,有利于體力的恢復。但是有的人卻并不如此,整天忙于搓麻將,白天搓,晚上搓,甚至通宵達旦,上班時沒精打采,工作效率低下,易出差錯,加重了精神負擔和體力捎耗,勞神傷身,豈能延年益壽?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①不吸煙,少飲酒,適度飲茶。②葷素適宜不偏食:童年、青年葷素參半;步入中年,逐漸減少動物油脂攝入,及早預防動脈硬化;老年人宜素食,進食適量瘦肉或魚類,切忌過量進食大葷及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各種動物內臟、蛋黃、魚籽、魚腦等)。
堅持體育鍛煉。從小就要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但要隨年齡的增大而不斷更換鍛煉項目,活動量以不過于勞累為宜。
既不禁欲,也不縱欲。所謂“欲”與動物不同。人不但具有本能的欲望,如食欲、性欲,另外還具有榮譽欲、社會地位欲、事業欲、富有欲、舒適欲、占有欲等欲望的追求。如果說一個人飽食終生,無所事事,當然不好。但是一味地追求各種欲望,不論其欲望正確與否,都是過之則謬,謬之則貪,最終勢必殃禍于自身,豈可益壽?
預防疾病,有病早治。有病應及早去醫院診治,即便自我感覺良好,也要定期(半至一年)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某些隱性疾患,及時就醫,以免后悔莫及。
老年人慎用保健品。目前市場上層出不窮的各種保健飲料和保健補品要慎用,而且不要專用某一種保健飲品,因為保健品中即使含有某些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如果長期服用或服用過多,往往導致該類元素在體內過剩,過剩就有礙健康甚至引發相關的疾病。一般來講,只要飲食正常,多吃時令蔬菜和水果,盡可能少吃腌制品或某些加工處理過的食品,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都可獲得供求平衡,不需要額外補充。
及時補充水分。人體慢性缺水也是加速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老年人體內缺水,往往沒有自我不適感受,因而形成長期慢性缺水。在通常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必須補充水分1500毫升,但一次不要飲用過多,而應在一天之內均勻地飲用。同時還要喝些果汁、菜湯等。
(編輯霜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