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方師傅因口眼歪斜、吐詞不清、半身麻木、行走不便到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后告訴他息了“雙重中風”。請問:中風本來就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雙重中風是不是更加危險了?
武漢周新平
周新平讀者:
人們一般所說的中風,醫學上稱為腦血管意外,其中包括缺血性中風(腦梗死)和出血性中風(腦溢血)。以往認為二者不會在一個人身上同時出現,近年來由于診斷水平的提高,CT、磁共振等檢查手段的應用,對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風的病變能清楚地診斷和鑒別,發現這兩種類型的中風并存情況并不少見,醫學上稱其為“混合性中風”或叫“雙重中風”。
雙重中風多發生于老年人,60歲以上者占半數,3/4的病人有動脈硬化和高血壓病史,發病前大多有血壓增高的征象,多數病人是在活動狀態下發病,在安靜狀態下發病比較少見,病人出現意識障礙和偏癱等癥狀都比較輕微。進行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可見梗死病變和出血病變共同存在,但病變直徑一般不超過2厘米,由于病變程度較輕和病變范圍較局限,因而臨床癥狀也不是很嚴重。
雙重中風并不意味著病情危險性的加倍,患者及其家人也不必為此而過分擔憂。但是雙重中風的治療就比較復雜,既不能過多地使用降壓止血藥,又不能過早地使用擴容和抗凝溶栓的藥物,否則都會給病情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雙重中風均治療,必須在正規醫院由專科醫生根據具體的商情來定,患者千萬不可盲目自行濫用藥物治療。
殷海昌
為何無偏癱亦會腦梗死?
軍分區干休所的離休干部老萬和我是忘年之交,患高血壓多年。不久前的一天,我去看望老萬,也躺在床上對我說:兩天前他去了趟鄉下,回來后感到有些頭暈,以為是勞累所致,就早早睡了,第二天起床后感到自己講不清話,同時左腿有些麻木,行走無力。到市醫院做頭顱CT檢查,為“腔隙性腦梗死”。請問腦梗死不是都有偏癱嗎,為何老萬沒有癱瘓也會腦梗死?
西安王毅
王毅讀者:
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在腦深部的動脈病變基礎上發生的局部軟化灶,其腔隙很小,多數直徑僅2毫米左右。由于腦梗死灶極小,對腦功能的影響也極小,故臨床癥狀及體征較輕,甚至可以無癥狀。臨床已有資料表明,約有12%的患者無任何癥狀及體征,是在頭顱CT檢查中偶然發現的。即使是出現癥狀,大多以頭暈、語言不利、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多見,少數有單肢輕癱或輕偏癱,且患者無明顯意識障礙,少數產生嗜睡癥狀。
為何會發生腔隙性腦梗死?這是由于長期的高血壓導致腦的細小動脈硬化,在此基礎上因精神緊張、勞累或感染等誘因造成腦血流動力學改變,形成機械性壓力和阻力,致使動脈內膜受損、血流緩慢和管腔狹窄、血栓形成等,由此引起小動脈阻塞,局部組織缺血則形成了腔隙性腦梗死。另外,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血管病變亦是腔隙性梗死的常見病因。
腔隙性腦梗死的治療原則是合理休息,予以抗血栓、抗凝及血管擴張劑等,預后良好,數天內癥狀可完全消失。但要注意加強病因治療和預防誘因,以防反復發作乃至急性腦梗死的發生。
魏開敏
血壓降了,為什么反而中風?
我父親今年53歲,前些年血壓110/170mmHg(毫米汞柱),平時只是感到有點頭暈,從去年起開始服用降壓藥,血壓便一直控制在90/140mmHg左右,可他反而于今年5月中風,這血壓降下來了反而中風,到底是怎么回事?
邯鄲關林
關林讀者:
你對父親血壓降了反而中風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其實與你同樣有疑問的人不在少數,這多是因為你們把人體的“血管系統”與生活當中處處可見的“水管系統”一樣理解了。一個水管系統,如果試壓17千克無事,則其減壓到14千克運行肯定安全,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人體的血管與水管是不一樣的。
高血壓對人體的危害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只要血壓依然偏高,危害就在進一步加深。高血壓病人有時并沒有明顯癥狀,有的患者收縮壓高到190mmHg還沒有什么反應,這一般是因為病人患病時間尚短。高血壓病是一個發展緩慢、病程較長的疾病,絕大多數要經過10~20年才進入后期。它的發展主要不是通過進一步提升血壓,而是通過對血管的損害使病情加重的。高血壓就像一把高壓槍,日夜不停地掃射著人的血管,使血管造成損傷和硬化,由于大腦和心臟的血管最為豐富,這兩處的血管便首當其沖,時間一長病人輕則頭暈頭痛、胸悶胸痛,重則導致中風、冠心病,甚至猝死。美國衛生部今年將正常血壓標準調整為80/120mmHg,認為人體血壓只要高于這個數值,它對血管的撞擊損害就存在著。
除高血壓外,高血脂、糖尿病也都能導致機體嚴重的血管硬化,直至中風。所以說,血管硬化才是中風的直接病理基礎。中風并不一定要很高的血壓,甚至在血壓正常時,若血管過于硬化,各種刺激都可能造成腦血管意外而中風。
因此,患上高血壓病之后,僅僅降血壓,是很不夠的,而必須重視軟化血管,血管軟化了,還可以反過來促使血壓下降。
周之先
女兒口臭怎么辦?
我讀初三的女兒近半年來不知何故經常出現口腔異味。按理說像她這般年齡的女孩應該是口吐清芳的,現在卻出現口臭。請問這是不是病?該怎么辦?
長沙陳蓉
陳蓉讀者:
少女口臭確是生活中的一大尷尬事,也給女孩子正常交往及心理上帶來一定的影響。雖然口臭有時是某些疾病(如胃病、肝病、口腔疾患)的一種表現,但青春期女孩子的口臭大多是一過性的,不必為此憂心忡忡。
產生口臭的原因很多,牙周疾病是最重要的原因。在患牙周疾病的年輕人中,又以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女孩最多,給本應吐氣如芬的少女帶來煩惱。這是由于女性卵巢功能與口腔上皮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當卵巢激素分泌正常時,口腔上皮變得結實,對細菌的抵抗力增強;反之,則牙周間隙增寬,牙齒松動,口腔上皮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襲而發生感染。一旦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幽門螺桿菌等病菌在口腔內生存繁殖,牙齦及口腔粘膜潰爛,就會出現口臭。青春期少女因為性腺活動的周期性不穩定,性激素水平波動大,加之喜歡吃零食,如不注意口腔衛生,在性激素分泌水平低下時,就容易發生口腔感染而出現口臭。
當然,某些病理情況下也可出現口臭。最近研究表明,持續口臭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象征,這些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口臭的同時常有胃部隱痛及饑餓感等,在根治幽門螺桿菌后,口臭則會隨之消失。
預防口臭,主要是注意口腔衛生,少吃零食,進食后及時激口,同時注意防治口腔及牙齒的感染病灶。隨著年齡的增長,月經周期逐漸正常,少女的口臭大多會自然消失。
伍新華
微波治療宮頸糜爛為何出現陰道分泌物?
我是一個5歲孩子的媽媽,在婦科普查時被診斷為宮頸糜爛。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了微波治療,治療后總是斷斷續續出現陰道分泌物,前后持續1個多月。去醫院咨詢,醫生說這是正常反應。可我不明白宮頸糜爛微波治療后為什么會出現陰道分泌物?目前我該怎么辦?
黃山王芳
王芳讀者:
宮頸糜爛是婦女常見的一種婦科慢性炎癥,生育期婦女發病率尤高。微波治療宮頸糜爛是利用微波對組織產生的熱效應使組織蛋白凝固,起燒灼、凝固及止血的作用。
微波治療后,往往由于創面的愈合和修復反應,會出現大量的陰道分泌物,這時患者應保持外陰的清潔,勤洗外陰,但不要自行使用陰道栓劑或進行陰道沖洗;要勤洗內褲,必要時可使用衛生護墊等。由于創面愈合時間較長,約兩個月,在此期間應盡可能避免同房,因為同房不僅由于機械刺激影響宮頸創面的愈合,還可能引起陰道炎癥從而影響宮頸正常組織的修復。
針對你的情況,接受微波治療1個多月后仍有陰道分泌物,這的確屬于正常情況,請你再注意觀察一段時間。如果你注意了以上所說的事項,陰道分泌物持續時間超過兩個月,且不見有明顯緩解,便需去醫院復查,以了解宮頸創面的愈合情況,并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下一步的治療和處理。
孟慶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