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平
天津人愛吃,有“衛嘴子”的稱號。天津的飲食的確有著與其他城市不同之處,就連一日之初的早點,都有著與眾不同的風味。
煎餅果子最是出名,飯店酒樓里是吃不到的,惟有到一個個推著小車的商販處才能品嘗到含著濃郁津味文化的市民小吃。說它是市民小吃一點也不為過,它是許多天津人每天的必備早點,雖然平民之極,但是卻別有一番情致在其中。
首先,賣煎餅果子的小推車一定要干凈,讓人看著舒爽。其次,作煎餅果子的原料要好。攤煎餅的面一定不能是白面,用白面攤出來的煎餅不但入口發粘,而且還會有一種淡淡的酸味。面一定要用綠豆面,越純越好。有的商販干脆把青花的小石磨搬到推車旁,邊磨邊做,讓食客看得已然流出口水。卷在煎餅里面的果子(油條或者薄脆)一定是當天新炸的,脆香焦黃。另外,撒在煎餅上的一定要是切得細細的香蔥末。
舀一勺面攤在平底爐上,磕上雞蛋,快速攤勻,撒上香蔥,將煎餅迅速翻轉過來,然后把油條或者薄脆放入,依次抹上面醬、辣醬,撒上一些椒鹽和芝麻,濃濃的面香和雞蛋的香氣早已把食客的腸胃刺激得咕咕作響了。接過來咬一口,綠豆面爽滑,果子脆香,還有醬的濃郁和芝麻的誘人,這一天的好心情已經從早點開始了。
光有煎餅果子的早點好像仍舊沒有盡興,再要一碗鍋巴菜,這早點才算是完美了。它是將鍋巴(即薄煎餅)切成柳葉細片,放到鹵汁內,這鹵講究也是頗多,要用清油煸茴香、蔥姜末,加鹽、醬油、芡粉、水制成鹵汁,純素,保證清晨的腸胃不至于受到油膩的“騷擾”。然后盛碗,再加麻醬、腐乳、辣椒、芫荽、香干制成。
據傳,煎餅果子和鍋巴菜都源于山東的煎餅,后經演變,成為兩種不同的風味飲食,恐怕煎餅的故鄉也沒有這樣傳奇的做法。天津的飲食區別于近在咫尺的京菜,充滿了奇思妙想,但卻在平民之問平淡地流傳不息。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