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強
一,目前商業銀行在中間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來,國內各大商業銀行都相繼開辦了中間業務,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業務品種少、服務范圍窄和服務手段差等原因,使得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舉步維艱,似乎中間業務難以深入開展,圭成此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較為明確的發展戰略和完整均組織管理體系。由于我國金融業實行嚴咯的分業經營模式,造成各商業銀行對中司業務的經營原則、經營范圍難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據自己的理解實施,缺乏規范性和長期性。而且,組織管理機制不健全,缺乏一套完整的開辦中間業務的管理辦法及具體操作程序,致使各商業銀行難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規范的中間業務經營制度和風險評估與監控制度,嚴重影響了中間業務的健康發展。
2.商業銀行在經營觀念上存在偏差。我國銀行由于受傳統銀行經營理論影響較深,普遍只重視開拓存貸業務,認為中間業務是銀行的派生業務,而資產負債業務才是商業銀行的本源業務。忽視了中間業務本身具有增效創收的功能,沒有從經營戰略上把中間業務作為支枉進行發展。所以,在我國各商業銀行開展約260余個品種的中間業務中,絕大部分產品品種屬于結算類和代理收費類等勞動密集型的產品,而技術含量高的金融信息咨詢、資產評估、個人理財、期貨期權以及金融創新矣品種才剛剛起步,有的基本上還沒有開展。
3.缺乏高質量、高效益的中間業務品種。目前我國商業{艮行經營的中間業務主要集中在代發工資、代理兌付、代理買賣等方面,并且報批手續繁雜,業務發展空間限制較多。而且由于不少商業銀行在某種程度上將中間業務作為一個競爭手段,致使銀行在中間業務中出現隨意確定收費標準、少收費、無償服務甚至墊付資金的惡性競爭局面,養成了廣大客戶不能接受銀行收取中間業務手續費的觀念,致使中間業務的收入成效難以體現,銀行信用價值扭曲錯位,中間業務一時不能為銀行帶來明顯而直接的經濟效益,挫傷了各級銀行進行業務開發的積極性。
4.缺乏高素質復合型的從業人員。中間業務作為現代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之一,需要更多的金融創新,需要更多地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和其它科學技術,需要掌握先進科技手段的高層次、綜合性的人才,需要較全面地掌握有關銀行、保險、證券、外匯、國內外經齊形勢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但由于現階段各行對中間業務發展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在中間業務的人力投入上明顯不足,造成從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比較欠缺。據統計,截止1998年底,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本科學歷以上的職員僅占0.4%;高中以下學歷的職員占35.6%;大部分職員為??粕既柯殕T的55.8%,這已成為制約我國商業銀行開展技術含量較高的中間業務品種的重要因素。
5.計算機技術應用水平的滯后,限制中間業務的發展。一系列中間業務的產生與推廣的背后,是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對其進行強有力的技術支持。而我國計算機網絡化程度還較低,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嚴重地制約了中間業務產品的設計和有效服務。
二.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對策思考
1.轉變經營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把中間業務作為三大支柱業務之一來抓。發展中間業務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對銀行服務提出的新要求,是《艮行向現代化商業銀行轉軌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商業銀行完善服務功能,向“金融百貨公司”、“金融超市”發展,增強自身綜合實力的重要戰略。各大商業銀行應切實更新經營觀念,調整經營思想與策略,提高對中間業務的全新認識,把發展與提高自身經濟效益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聯系起來,把中間業務放在與存貸款等傳統業務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
2.有計劃、有重點、分步驟、分層次地開發中間業務。發展中間業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有計劃地穩步推進。首先,在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還不健全,防范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下,重點發展無風險或風險程度較低的,非信用性、非融資性中間業務,尤其是不產生直接負債或有負債的管理性業務。如:匯兌結算、金融咨詢、代理業務、銀行卡業務、代辦保險等業務。其次,隨著企業改革的逐步推進和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在建立健全金融法規制度,有效規范經營行為的基礎上,逐步發展擔保、承諾、信托租賃、備用信用證、資產證券化等業務。如償還貸款擔保、跟單信用證擔保、票據承兌擔保、追索權擔保、追索權的債權轉讓、對附屬機構的融資支持以及貸款或投資的承諾業務等。最后在商業銀行具備了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有能力切實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可適當發展風險較大,收益較高的衍生金融工具業務,如外匯期貨、貨幣利率互換、金融期貨與期權合約、外匯及證券各種指數、其它資產的期貨與期權等。這是大勢所趨,也是國內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與國際全面接軌的需要。
3.制定和調整統一的收費標準,提高中間業務收入,防止不正當競爭現象發生。為規范收費行為,維護商業銀行和客戶的合法權益、建議盡快出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管理辦法》,對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方式及其他相關事項做出具體規定。商業銀以此為據,實行中間業務收費明碼標價,自覺接受人民銀行監管與客戶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在中間業務收費標準的調整制度上,應堅持收入與支出匹配、風險與收益對等、向國際慣例靠攏的原則,堅持以成本費用為基礎,加上法定稅金和合理利潤,并考慮市場狀況和客戶承受能力。
4.努力開發優勢業務品種,增加中間業務的科技含量。
商業銀行應開拓其他銀行尚未占領的領域,最先推出具有獨創特點的業務種類,不斷拓展資金營銷的渠道,贏得低成本的資金市場,創造更高的經營效益。同時借鑒西方發達國家開展中間業務的優勢項目,向證券業、保險業方面滲透,形成三業一體化的局面。在拓展中間業務的時候,壓依托計算機和信息技術,設計和開發與高新技術有關的中間業務產品,并及時研制與之相配套的各種軟件和程序,擴大網絡建設規模,提高網絡通信質量和處理能力。
5.加強集中統一管理,完善、健全操作系統及組織規則。國有商業銀行應改變過去盲目隨意性發展中間業務的狀況,應根據各自的經營特色和優勢,積極制定發展中間業務的具體規劃,建立中間業務的經營機構和管理部門;加快金融電子化建設步伐,盡快開發通用銀行信息系統和開放式金融風險網絡系統;大力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人才,不斷加快現有人才的知識更新,提高人員的業務素質、服務質量和水平,以增強中間業務的知名度,引導中間業務的良性發展。形成以資產、負債業務發展帶動中間業務發展,以中間業務發展鞏固和促進資產、負債業務發展,三大業務整體聯運,齊頭并進的經營格局,努力實現中間業務產品的規?;托б婊怪虚g業務真正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
6.健全、完善相關的法律。鑒于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還面臨著一定的法律障礙,應進一步修訂、完善《商業銀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盡快組織制定《中間業務管理辦法》、《中間業務實施細則》,界定中間業務的經營范圍,為金融創新與中間業務發展提供法律保護,為商業銀行拓展中間業務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爭取早日實現國內有關法律與國際法律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