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靜 賈元華
一、我國鐵路運輸市場形勢分析1.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運輸需求總量持續增長“十五”及未來二十年,國民經齊將持續快速增長。隨著人民小活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化、市場化、城真化進程加快,西部大開發的推進,東西部地區交流與合作的不斷加強,運輸需求總量將持續增長,要求鐵路必須提供強大的運輸能力支持。司前鐵路運輸能力還存在短缺性制約,主要干線鐵路運輸負荷過重,西部地區鐵路基礎薄弱,沒有一個持續加快鐵路發展的勢頭,就不能很好地承擔起丙部大開發的先行覓仔,就難以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求。
據權威部門預計,“十五”期間,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社會客貨運量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07年,全社會客運量將達到210億人次,年遞增5.2%;旅客周轉量將達到19600億人公里,年均遞增6.8%。全社會貨運量將達到1 72億噸,年均遞增3.9%,貨物川轉量將達到35000億噸公里,年遞增4.6%。預計未來二:十年,全社會運輸需求仍將持續增長。到2020年,個社會客運量將達到480億人次,年遞增6.2%,周轉雖將達到46500億人公里,年遞增6.9%。全社會貨運量將達到270億噸,年遞增3.7%,周轉量將達到57000億噸公里,年遞增3.8%。
2.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運輸質量全面提升
旅客運輸方面.中等收入群休擴大,需求層次—L引,追求舒適、便捷和個性化服務。除民工流和學生流等有規律的客流員外,公務及商務流、旅游流將不斷增長,要求提供安全、快捷、準時和舒適的運輸條件。
貨物運輸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大宗初級產品和資源性物資的運輸需求雖增幅趨緩,們增量仍將持續增加,要求運輸具有經濟性和均衡性。隨著國家上業化進程的加快,產成品、高附加值產品等運輸需求快速增加,要求較高的快捷性、便利性、安全性和準時性隨著多種經濟成分企業的不斷發展,現代物流劉鐵路貨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隨著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涌現,要求鐵路必須加快產業技術改造與升級
十六大報告提出“走新型上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利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上。業化促進信息化,推動整個社會走上化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這為進一步發揮鐵路運輸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叫持續發展優勢,提供了新的機遇,同叫也為鐵路產業技術改造與升級捉山了更為緊迫的任務。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迫切需要發展多式聯運,建立信息化、網絡化的現代物流系統,以提高全社會的物流效率。鐵路部門只有緊緊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加強科技與管理創新,才能形成新的競爭優勢,開辟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更高層次上促進鐵路全面發展。
4.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齊體制的建立完善,要求鐵路系統必須深化體制改革,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實現新的突破
今后兒年鐵路將面臨體制轉軌、結構調整、開放市場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將置身于一個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巾,只有加快改革開放,尋求新的發展動力,建立創新機制,從根本上消除深層次的體制性障礙,才能徹底地解放運輸生產力,提高效益,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二.鐵路新線建設項目達產期的形成機理與一般規律研究
鐵路的產品與其它企業的產品不同,是指人和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所發生的位移,其計量單位足人公里或噸公里(運輸周轉暈),它足影響鐵路線路投資效果及其運營效果的主要指標。盡管鐵路運輸產品與其它企業產品不同,但它與其它產品一樣遵循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也具有一般產品壽命周期的四個階段: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飽和期。即從新線建成投產、投入運營、古到運量達到飽和狀態。
當一條新線剛投入運營,進入投入期時,沿線客貨資源欠開發,旅客或貨主對此線路的運營狀況還不甚了解,只有少量的客貨運量,這叫線路運營的成本較高,運量增長緩慢。當線路經過—段時間的運營后,進入成長期,運最呈迅速增長態勢。在此之后,隨著其它鐵路的建成投入運營或其它運營方式的竟年,會儀運量增長的速度逐步緩慢,最后達到成熟期運量的最高點。如果其它鐵路線路或其它運輸方式竟爭加劇,此線路會逐漸降低而進入飽和期。然而,山于交通運輸是同民經濟的基礎產業,特別是在我同,山于交通運輸緊張的狀況始終沒有得到緩解,因此我國鐵路線路還沒行出現飽和期狀態,而國外部分鐵路已經出現了飽和期。
三,西部鐵路運量增長規律預測分析
本文下面通過對呼和浩特鐵路局大同—石咀山間鐵路最大輸送能力與運量增長規律進行分析,探討和研究我國鐵路如何為西部大丌發疏通客、貨運輸通道,如何適應國家經濟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如何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1 .大—包、包—石線概況
大包、包石線是連接北京與西部的“自接橋梁”,是橫跨我國北部邊疆的重要干線之一,東起北京鐵路局大同分局古店車站,西至蘭州鐵路局銀川分局石咀山車站,工線全長851公里,是我同重要的一條以煤炭、礦石、鋼材等高耗能物資運輸為主的人通道,是華北路網與西北地區路網連接的重要組成部分。
2 、 大包、包石線區段運量增長過程分析
表4.1是大包、包石線從1995年到2001年的實際運量表,表4.2是各區段的最大圖定輸送能力,表4.3和圖4.1是大包、包石線運能與運量比較表和折線圖。從圖4.1中司分析得出,2001年以前大包、包石線運量小于運能,并存在一定距離。造成這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1)管內貨車運用車不足。有貨無車的現象經常發生,造成大量物資積壓,不能及時輸送。
(2)受分界口的嚴重制約。古店車站是北京鐵路局和呼和浩特鐵路局的分界口,鐵路運輸收入的清算是以鐵路局為單位址行的,同于利益關系,因此在空車車輛的排放、車流組織山入等方面受到了嚴重的制約。
另外,從2000年開始,大包、包石線的運能與運量從圖4.1中還可以得出距離快速接近。分析其主要原因:
(1)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快速發展。GDP增幅已連續四年達到兩付數,預測今后20年,卜若按何年9%的速度遞增,到2016年即叫實現翻兩番,GDP將進入全國前10位,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給鐵路運輸帶來難得的機遇,如包鋼至2010年鋼產量將達到1000萬噸,屆叫共外圍運量需求將達到3800萬噸以—上。奶制品加工業的興起、原煤開采專量的增加、水泥焦碳業曠能增產、工業園區規模的迅速形成等,預計鐵路管內將新增運量3200萬噸,年運量將山6000萬噸增加到1億噸左右。
(2)內蒙古礦產資源豐富,煤炭保存儲量2256億噸,居全國第二付,100億噸以上的煤山有6個,這些對鐵路運輸具有很強的依賴性。
(3)近年來中、俄、蒙邊境貿易蓬勃發展,預計2008年鐵路運輸過貨量將達到1000萬噸。
(4)旅客運輸將趨向多極化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國家基礎建設步伐加快,使內蒙古自治區客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安全、快捷、方便、舒適”成為客運市場競爭的焦點。到2005年大包、包石線旅客發送量、周轉量分別達到1700萬人、60億人公里,較“九五”朋末年平均增長4.1%和5.1%。
隨著全同鐵路縱橫通道的聯網,有線擴充運能已列上日程。
四.對策與措施
1.重視路網規劃研究和科學決策,加強路網基礎建沒,擴人運輸能力。以西部開發中鐵路建設“八縱八橫”路網主骨架、列車提速為契機,以適應運輸市場需求為前提,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步伐,完善區際通道,增強西部路網通達能力和通達深度,緩解運能與運量的矛屑。
2.加快有線改造,提高運輸能力。搞好包石二線技術配套工程,使包蘭全線貫通后達到設計能力,適應運量增加的需要。
3.盡快實現包蘭線電氣化,提高牽引能力,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行速度,實現生態治理與環境保護。
4.加快編組站、區段站改擴建,有效地擴大編解能力和提高通達能力,達到運輸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