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利祥
企而優則仕 仕而優則企
在安徽,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是:當企業上繳的利稅達到相當規模時,企業的法人代表就有資格到市(縣)委、政府任職或“掛個頭銜”,于是一些沒有在黨委、政府工作過一天的企業家竟兼任起黨政領導職務。與此同時,有些市(縣)領導為了刺激經濟發展,保住當地的龍頭企業,往往兼任著當地主要企業領導職務。于是就出現了既是企業家,又是政府官員的“紅頂商人”。
蕪湖市市委書記詹夏來兼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渦陽縣雙輪酒業集團董事長劉俊卿兼職縣委副書記,該集團黨委書記馬錦華兼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界首市民營企業天安集團董事長張超彬兼職市政協主席;界首市市長王顯義兼職沙河酒廠廠長,分管工業經濟的副市長彭杰兼職碧泉集團董事長;臨泉縣化肥廠廠長劉素敏兼職縣委常委;古井集團董事長王效金兼職毫州市委常委……他們既是政府的官員、市縣黨的領導成員,又是企業的“老總”,他們至少有兩套辦公機構、兩套可供調用的下屬以及或明或暗的兩種報酬。
根據《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公務員中領導干部兼任企業職務是違規的?!凹t頂企業”讓權力進入了市場
“只要紅燈一亮,兩旁停的基本上都是奇瑞轎車?!笔徍械囊晃怀鲎廛囁緳C抱怨說,蕪湖有60萬人口,但在市內跑的奇瑞出租車就達到了2860輛,其密集度在國內也是罕見的。而且,這是一個人均收入并不很高的地方,坐出租車的并不多。據說,在蕪湖,非奇瑞制造的轎車想跑出租,根本人不了戶。這明顯是蕪湖市市委書記兼任奇瑞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以后栽培的地方保護主義之花。
在臨泉縣文王酒廠,因為廠長兼任縣委常委,所以縣委前年無償從酒廠拿去100萬元裝修房屋,政府經常無償或價低從企業拿酒,企業根本無法拒絕。潛山縣民營企業全力集團董事長楊續喜兼職副縣長,去年該集團新上馬一個蠶繭繅絲項目,年加工量相當于全縣的產繭量,為了保證全力集團的資源供應,縣里規定所有農民蠶繭不準包賣出縣境,言下之意只能賣給全力集團等企業。該縣逆水鄉農技站一位農戶抱怨道:“誰愿把蠶繭賣給全力集團?他們不僅服務質量差,而且壓級壓價,損害農民利益。”
界首市的沙河酒廠從昔日年創利稅1億多元下滑到1000多萬元,市財政受到嚴重影響。為了挽救經營上的頹勢并解決酒廠內部的不穩定狀況,市委決定由市長王顯義兼任廠長,他在酒廠上班的時間比到市政府要多。
商人加了“紅頂”,紅頂兼任了“老板”,這種畸形的雙重身份形象出現后,企業與政府的關系就變成了互相利用的關系,企業可以利用公務員身份獲得“保護傘”,使自己的企業在行政干預下更“紅火”;企業領導人在政府兼職后則可以利用“老總”的身份坐享單純公務員身份的領導干部所享受不了的權利,比別的“老總”更有權,比別的官員過得更“瀟灑”?!凹t頂商人”現象引起各方關注
去年,安徽省有關部門就覺察到了在省內大量存在著的“紅頂商人”現象,一位省委副書記還專門作出批示:“這種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請組織部調查并提出解決方案?!彪S后,安徽省委組織部開始專題調查。
今年8月26日上午,中紀委派員直奔安徽,先后調查了一些相關的“紅頂商人”。中紀委調查的重點是:這些具有“雙重身份”的黨政干部是否違反了《公務員暫行條例》中的“公務員不得經商、辦企業以及參與其他營利性的經營活動”、是否以權謀私并制造不公平競爭等。
現在,人們議論最多的是這些“紅頂商人”有沒有讓權力進入市場,以及被中紀委調查后他們到底會選擇哪一個職位。
一位專家分析,安徽省的“官商”主要有兩種:一是國有企業或私營企業老板做得比較好,政府獎勵給企業老板所謂的“政治待遇”,讓他們在政府中兼職;二是政府領導人兼任大中型國有企業領導人。一般來說,大中型國有企業不僅是當地的財政支柱,還關系到成千上萬工人的就業。當國有企業遇到無法解決的難題或陷入困境時,由當地政府領導人親自出馬,希望“挽救一下局面”。
兼職毫州市市委常委、同時又是我國白酒界巨頭的古井集團創始人王效金就屬于前者。當初,王帶領著古井集團的前身——古井酒廠一路拼殺,終于把古井集團打造成一個在白酒界頗有名氣的大型企業集團。以后,該集團上繳給當地政府的稅收幾乎占到該市稅收的30%。這樣,王效金便被推到了亳州市“市委常委”的位置。由于白酒市場競爭相當殘酷,古井集團逐步出現了滑坡。毫州市的稅收也隨之發生較大的波動。市里部分領導經常在一些會議上說,“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能自覺行動起來,多買古井貢酒”。
2002年2月,以界首市市長王顯義兼任該市瀕臨破產的沙河酒廠廠長。他說,他兼職當廠長以后,由于他的“市長職位”的威懾,那些政府職能部門向企業“吃、拿、卡、要”的行為明顯收斂了很多。不過現在,出于某種考慮,王還是辭去了廠長職位。
而詹夏來的“紅頂商人”的背景則又有所區別。據了解,詹夏來1995年離開安徽省政府擔任蕪湖市市長助理,同一年奇瑞汽車(原名為安徽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作為蕪湖市“一號工程”啟動。詹夏來從那時起就是項目負責人之一,詹是奇瑞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奇瑞汽車公司的一位中層干部表示,“他對奇瑞很有感情。今后面臨市委書記和董事長的崗位選擇時,他可能會選擇后者?!?/p>
有關專家認為:“紅頂商人”現象,對于企業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危害。一個人能將企業搞好,未必就能管理好經濟和社會;“官員”當得好,未必就能成為市場上的好手、經營上的驍將。硬以各種理由把這雙重角色擰在一起,只能說明決策者對社會公眾的不尊重,對市場的藐視,對競爭的無知。“紅頂商人”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特別是“紅頂企業”的種種政策優惠,對于那些沒有獲得政府資源的企業而言,就是一種歧視性待遇,是在制造一種新的不公,甚至造成“腐敗期權化”或者大量滋生另類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