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立 劉寒春
技術創新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形成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法寶。我國已加入 世貿組織,國內企業都要與全球競爭力最強的企業競爭。在這種巨大的競爭壓力下, 企業要 想在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必須大力實施技術創新,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企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1、技術創新機制不健全。首先,從企業的外部機制來看,政府和企業沒有完全分開 ,還處在"政企不分"的狀況。政府在各種政策、措施協調和配套方面還不夠成熟,政府尚 不能自如地行使宏觀調控職能,技術創新體系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市場機制還沒有真 正建立起來。由于創新體制的不完善,創新機制的瓶頸制約,使得企業本應具有的主體缺位 ,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其次,從企業內部來看,企業內部沒有建立起技術創新 激勵機制,對科技人員的激勵普遍存在大鍋飯現象,缺乏重獎有關科研人員的政策和氛圍,無法形成技術參與分配的創新機制,致使企業內部員工缺乏創新熱情。
2、技術創新的經費投入低。h在科技活動中,R&D(研究與發展)活動處于最基本和 最 核心的位置,R&D經費是衡量一個企業科技資金投入的主要指標,它不僅反映了一個企業的 科技實力,而且體現了政府及全社會對科技事業的支持程度。國際上一般認為研究與發展資 金低于銷售額1%的企業難以生存,達到銷售額3%的企業可以維持,達到銷售額5%的企 業方有競爭力。有關研究表明,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研發支出還不到銷售額的1%。經費的不 足,使許多研究項目難以啟動。
3、技術創新人才不足。h一是缺乏具有創新意識的經營者。企業家是企業技術創新的 倡 導者和實踐者,是技術創新主體的核心。這就要求企業家不僅要具有創新意識和能力,而且 必須重視對技術創新活動的有效領導和參與。現在有相當一部分經營者缺乏創新意識,存在 急功近利的經營思想,對技術創新顧慮重重,畏縮不前。二是缺乏優秀的科技人才。近幾年 由于很多企業經營效益不好,職工收入水平低,企業的科技人員流失現象嚴重。此外,許 多大學畢業生不愿到企業工作也是一個突出問題。由于沒有年輕科技人員的注入,企業的技 術創新缺乏后備力量,制約了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4、技術創新缺乏社會合作。h當前企業在技術創新上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較 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要靠政府財政撥款解決科研經費問題,科研機 構游離于產業之外,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并不影響其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因而科研成果能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顯得無足輕重,使得科研與經濟脫節,科研 成果轉化率低。另一方面也和企業的認識有關,企業不敢承擔風險,即使有社會合作的,不 僅強度小,而且形式單一,結合松散,相互缺乏約束性,難以充分調動雙方積極性,因而合 作水平較低。
5、知識產權法制保障體系不完善。企業技術創新以后,由于市場法律法規不健全, 專 利技術得不到有力保護,技術被盜用現象很普遍,制約了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主要表 現在:一是知識產權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護,侵權現象屢見不鮮,嚴重地挫傷企業技術創新 的積極性。二是假冒偽劣商品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許多創新產品因假冒而喪失其應有的吸引力,最終不得不退出市場。仿制、假冒、侵權等行為嚴重侵害了技術創新主體的利 益,結果使得企業不愿意在技術創新上下工夫、花本錢,而希望走捷徑。
企業技術創新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機制,確保企業主體地位。技術創新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是實 現企業創新目的、增強企業持續創新能力的關鍵。從外部機制來看,政府要加強國家的宏觀 調控職能,完善現有的產業政策,主動規范、引導和激勵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通過誘導性 和鼓勵性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來推動技術創新,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從企業內部 來看,企業要積極創建和完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建立起能調動全體員工積極性、有利于技 術創新的制度,把科研人員在新技術、新產品研制中所投入的復雜勞動與成果商業化后所取 得的經濟效益掛鉤,加快科研成果商品化進程。
2、拓寬籌資渠道,保證企業R&D的經費投入。技術創新投入是推進技術創新工 作的物 質前提。要解決R&D經費不足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政府應積極扶 持企業技術創新,可通過貼息資金、稅收政策、建立風險投資機制等多種有效手段,鼓勵和 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技術創新領域。金融機構要搞活金融,完善資金市場,加大對企業技術創 新的扶持力度。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中,要大力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主動開拓籌資渠道, 充分利用折舊、留利等自有資金,或通過發行股票、債券,或利用銀行貸款和吸引外 資等多種手段,為技術創新提供資金保證,確保技術創新工作順利進行。
3、加強企業科技人員隊伍建設,提高職工的科技文化素質。人才是企業技術創 新的核心力量,是否擁有高素質的人才,能否發揮出人才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直接關系到技術 創新工作的效果。為了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和尊重人才,要制定吸引人 才、留住人才的措施,建立一支具有強烈創新意識的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為主的技術創新隊 伍,保證技術創新工作的蓬勃開展。企業要搞好這項工作,一是要建立開放式的人才通道, 要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廣泛吸收各種優秀人才。二是要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長和脫穎而出 的機制,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優厚政策來吸引和留住人才。三是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在崗培訓 和繼續教育,不斷增強科技人員的研發能力。
4、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早日轉化。企業技術創新是一項系統化的社會 活動, 不能單靠企業的自身力量來完成,需要借助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力量。實踐證明,產學研 合作是企業實現創新發展的一條成功之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較強,而企業的 科研力量相對較弱,兩者聯合起來可以實現優勢互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致力于技術創新 研究,企業致力于把技術創新成果推向市場,并把市場需求反饋給院校和研究所,形成 技術創新的良性循環系統。加強產學研合作,可以使技術成果迅速向生產轉化,減少企業 的盲目投入和重復開發。
5、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技術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目前企業專利意識還比 較薄弱 ,需要進一步宣傳普及專利法,提高企業干部和職工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認識。企業應鼓勵研 究人員申請國內專利,同時結合實際積極向國外申請專利,并給予一定的補助與獎勵。政府 應盡快建立和完善相關法規,為企業創新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有關部門要加大知識產權的保 護和執法力度,堅決打擊各種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為經濟發展營造有序、公平、公正的競 爭環境。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保證技術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可以激勵企業持續進 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達到不斷創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