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時乾
"網絡財務"基于網絡計算技術,幫助企業實現財務與業務協同、實時動態會計核算與在線 財務管理,實現集團型企業對分支機構的集中式財務管理,支持電子單據與電子貨幣,改變 財務信息的獲取與利用方式,財務數據將從傳統的紙質頁面數據、電算化初步的磁盤數據發 展到網頁數據。從本質和表象兩方面更加深刻地改變著財務管理的對象和環境,使財務管 理 的對象隱性化、數字化、網絡化并呈現出不斷變化和發展的趨勢,促使傳統財務管理向網絡 財務方向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財務管理模式及交易
在互聯網已進入企業管理的今天,企業財務控制已具有了良好的控制基礎,進入到一個新財務管理時代。可以說,互聯網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與體制的保證,從而形成 了互聯網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并具有以下特征:
1蓖絡財務是一種集中式管理。h財務集中管理模式正是將信息技術與先進的管 理思想、管理方法有機結合,提高集團財務與業務的綜合管理水平,對整體的企業資源進行 有效配置、管理、控制和優化,從而實現企業資源最大化的一種財務管理新模式。主要包括 :
(1)財務業務一體化解決方案:以核算為基礎,為管理和控制提供實時數據。企業集團在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時,不 能只考慮信息技術上的要求,首先要從整個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基礎和規范著手,以業務為中 心,以應用為重點,從自身的業務需求特點出發,全面提高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2)全面預算解決方案:以預算管理為核心,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和控制體系。根據 企業集團可能采用的不同管理模式,滿足預算的編制、分解、報批、匯總的個性化要求, 同時提供靈活的預算控制、分析、評價的操作方式,以適應企業集團采用全面預算管理、責 任預算控制、成本分配計算、本量利技術分析、績效考核評估等管理會計的方法的需要。尤 其在責任預算分解、編制、控制和分析諸環節,要突出責任控制的思想。
(3)資金動態控制解決方案:通過對資金的集中管理,實現對資金的有效控制。根 據企業集團可能采用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對結算資金、信貸資金的集中管理提供解決方案 。對可能存在的金融類業務及企業集團內部類金融操作提供相應實現手段。在企業或企業 集團的申請、審批、業務處理以及與銀行網上業務系統的流程控制和集成方面提供全面個性 化的解決方案,充分體現財務資源集中控制的集權管理理念。
(4)決策支持解決方案:通過績效測評,把握企業經營業績,支持企業決策。根據 企業可能采取的集權與分權,集中核算、分散核算、分散核算集中控制還是分散核算集團 并帳等不同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模式,為企業集團管理層與決策層在財務分析、預警評 估、決策支持等方面便捷直觀、及時靈活的應用和方法。
2蓖絡財務是跨越時空界限的管理。網絡財務打破了信息傳遞的限制,空間上使得財務管理從企業內部走向企業外部;時 間上使得會計核算由事后到達實時,財務管理從靜態走向動態;使物理距離變成鼠標距離,使管理能力能 夠延伸到全球任何一個結點。實現遠程報帳、遠程報表、遠程查帳、遠程審計、遠程倉庫數 據查詢、遠程銷售記錄查詢等業務。
3蓖絡財務是全方位的網絡管理。全方位的網絡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主要特點。具體來說,全方位的網絡財務 管理有協同化財務管理、外部化財務管理兩個方面。協同化財務管理是指對企業內部業務的 協同、企業與供應鏈的協同及企業與社會部門的協同三個方面。在這些業務流程中,產 生的信息需要和資金流管理相連,一旦產生財務信息,要并行送入財務系統進行加工、存貯 和處理,財務系統同樣應及時將產生的有關數據送給業務系統,從而保證財務與業務步調一 致,協同前進。而外部化財務管理是財會人員在進行財務決策時再也不能僅僅局限于企業內 部的財務資源,這是因為一項財務活動的開展及完成要涉及到多種外部財務資源。業務活動的產生如果伴隨著財務信 息及時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外部業務流程,則實現與外部業務的協同。
交易費用大幅度降低
著名的制度經濟學泰斗科斯認為,交易費用在社會生活中無所不在,主要包括獲得和處 理市場信息的費用,搜尋有關價格分布、產品和勞動的投入,尋找潛在的買者和賣者,了解 他們的行為和所處環境的費用。互聯網時代市場經濟的一個最大特點是邊際成本遞減原則。 網絡財務作為市場經濟的一部分,也將這一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①它能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②網絡財務節約交易成本。③降低審計監督成本。④節省納稅申報費用。再者由于網絡 財務實行無紙貿易,可以大幅度節省文件的紙張、印刷復印、存儲及郵寄等費用,提高了信 息獲取速度,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且一切交易都在網上進行,不但大幅度降低交易費用, 還節省了時間成本。
實施網絡財務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轉變財務管理的觀念。當今世界是互聯網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創 造企 業財富的主要要素已由物質資本轉向知識資本,企業理財就不能只盯住物質資產和金融資本 ,必須轉變觀念。
1、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財觀念。重視人的發展與管理觀,企業的每一項 財務活動均是由人發起、操作和管理,圍繞人的價值來開展財務管理活動,協調以財務關系 為表現的人的關系,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終實現企業的發展。
2、要樹立 風險理財的觀念。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風險觀,善于對瞬息萬變的環境變化帶 來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科學預測,有預見性地采取各種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盡 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3、要樹立信息理財的觀念。要從全面、準確、迅速、有效地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入 手,捕捉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各種信息,進行財務決策,開展籌資和投資活動。
4、要樹立重視知識和智力資源的理財觀念。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最主要的生產 要素和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源泉。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已從土地、水利、石油、礦產等有形資產 拓展到了對知識、智力等無形資產的需求,無形資產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和重要性日益 增長。
二、實施網絡財務面臨的風險。當今,以Internet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普及與發展、交互式Web導致財務信息能 迅速地傳播,但Internet的開放性卻也使網絡財務的風險因素大大增加。
1、計算機系統本身固有的脆弱性風險。在互聯網時代,計算機的強大功能一方面大 大加快了財務數據的處理速度,另一方面由于技術上和管理上的缺陷,也造成了數據傳輸過 程中的安全無法得到保證。
2、網絡系統資源風險。網絡財務的物質基礎是Internet,在運作過程中,其正確性 和有效性常受到物質基礎和技術障礙的威脅。
3、網絡財務數據風險。網絡財務的應用與發展,離不開電子貨幣的支付和結算系統 ,但由此而產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其財務數據安全性和系統的內部控制問題。黑客 的入侵、計算機病毒的侵蝕、企業內部人員的攻擊行為,都容易使敏感數據被竊取、被非法 復制,使數據的完整性遭到破壞。為防范金融犯罪,保證網絡財務的安全性,加強系統內部 控制的財務工作也就將成為財務工作者面臨的又一個嶄新課題。
4、財務數據存貯風險。財務信息的傳遞和利用需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完成,載體 與信息相輔相成。新型磁介質載體將取代紙質檔案成為新的管理方式。磁介質載體信息具有 可變性、可操作性和對系統的依賴性,而且計算機軟硬件更新換代頻繁,如果兼容問題得不 到很好的解決,檔案的安全和保密會面臨巨大威脅。
5、相配套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問題。我國 互聯網商務活動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難以完全解決網絡活動中出現的所有的新問題、新糾 紛,大大的增加了網絡財務的不確定性、風險性。
三、充分發展網絡財務的對策
1、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網絡財務的迅猛發展離不開既有財會專業知識又懂計算機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因此, 培養適應網絡財務發展的高素質財會人才已迫在眉睫。我國目前財會人員專業知識和業務素 質偏低,學歷結構和層次偏低,知識結構陳舊老化,不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因此,我國目前應 該加強對財會人員的教育,以適應網絡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在對財會人員進行繼續教 育時,應著重改變傳統財會人員的思維習慣和思維方式,把知識經濟的觀念滲透到財務 管理領域的研究和實踐當中去。在改變觀念的前提下,對財會人員進行各種形式的培訓, 經常組織學習,不斷提高財會人員專業技能、外語、寫作及計算機操作及運用能力,適時 進行知識的更新;鼓勵財會人員接受函授、遠程教育,并為其提供必要的條件;增強其業 務能力和工作素質。使財會人員在知識結構上逐步適應科技創新帶來產品開發越來越快的 發展趨勢。
2、加強技術措施和計算機安全立法,網絡安全防范措施,確保網絡會計系統的安全性。
①加強有關法制建設。對日益猖獗的計算機犯罪,我國網絡經濟立法應解決網絡市場經濟貿 易中 出現的各類綜合性問題,規范網絡市場經濟活動,使其在法律、法規許可的范圍內進行公開 、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勵競爭,防止壟斷;其次,網絡的安全、保密也必須有法律保障 ,對計算機犯罪、計算機泄密、竊取商業與金融機密等都要給予嚴厲的法律制裁。為計算 機信息系統提供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鑒于計算機系統的脆弱性,筆者認為在建立網絡財 務信息系統時,應該從技術上和管理上考慮安全措施的建立。對于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 安裝電磁屏蔽,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加強計算機機房管理,制訂突發事件應急方案 。建立計算機系統安全監督、巡檢制度,加強計算機系統運行的安全管理。
②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要將監控與操作分離,實現系統內部的有效牽制。 在操作系統中建立數據保護機構,健全日志機制。系統應自動識別有效的終端入口,防止 非法用戶企圖登錄或錯誤口令超限額使用情況。
③提高廣大財會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建立安全可靠的通信網絡,保證財會 數據信息、迅速的傳遞;保證財會數據庫服務器絕對安全,防止網絡黑客闖入盜取財 務信息;只有權威或認證機構,由專門的驗證中心驗證交易雙方的身份,并頒發安全證書 ,持有安全證書一方才有資格進入財務信息系統;設立防火墻、電子密鑰系統,在企業與 外界的界面上構造一個保護屏障,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