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麗莊 吳恒義
"自發性氣胸"因不像感冒、肺炎、支氣管炎那么多見,故一般人對此病知道較少。一旦患了這種病,患者及其親屬就會比較緊張,手足無措。
那么,自發性氣胸究竟是怎么發生的?它有什么癥狀?它會不會威脅我們的生命呢?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了解胸膜和胸膜腔是怎么回事。簡單地說胸膜是覆蓋在肺表面的封閉的雙層膜,如果我們看一下豬的肺,就會看到其表面有一層很薄的、韌性很強的膜,那就是胸膜的臟層,胸膜的壁層則貼在胸壁和橫膈的內面。既然胸膜是雙層的,而且是完整、封閉的膜,于是就形成一個壓扁了的囊,這就是胸膜腔,它是一個潛在性的腔。正常情況下,腔內只有少許液體濕潤著。由于肺有彈性回縮力,使得胸腔內壓總是比大氣壓低,尤其是在吸氣時。
由于胸腔內是負壓的,當胸膜上出現破口,氣體就很容易進入胸腔,將胸膜撐開,像氣球充了氣,就形成了所謂氣胸。如果因外傷,如刀、槍等銳器從胸背刺破胸壁及壁層胸膜,外界的空氣就可以從傷口直接進入胸腔,這樣形成的氣胸稱為外傷性氣胸,若伴有出血并進入胸腔,則稱為氣血胸。但如果沒有外傷,而是胸膜的臟層自動發生破裂,空氣由臟層胸膜的破口進入胸腔,就形成我們所要說的自發性氣胸。
為什么胸膜的臟層會自發破裂呢?那病因就多了,常見的有:先天性胸膜發育不良導致胸膜上有薄弱的地方;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這些疾病會形成肺大皰,當用力咳嗽、打噴嚏時,就可能發生破裂。因此,嚴格說來,氣胸不是一種病,而是多種疾病引起的一種并發癥。
自發性氣胸常見的癥狀為突發性胸痛、咳嗽繼而呼吸困難。這些癥狀輕重可有不同,比如老年人對疼痛感覺較遲鈍,因而癥狀往往顯得較輕;咳嗽也不一定每個人都有,輕重也因人而異;年青人、原來肺功能好的人即使氣胸范圍很大,肺壓縮90%以上,呼吸困難都可能不明顯,而原有肺氣腫、肺功能本來就不好的人即使氣胸很少,也會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至于診斷,一般并無困難,氣胸量如果較大,醫生叩一叩、聽一聽,就能看出個八九成,如果氣胸量少或原有肺氣腫的病人,體征可能就不那么明顯,但只要照一張胸片就清楚了。
自發性氣胸分閉合性、交通性和張力性(或稱高壓性)三種。閉合性氣胸即發生氣胸后胸膜上的破口很快自行閉合,胸膜腔內空氣不會繼續增加。交通性氣胸時胸膜上的破口較大,使胸腔與支氣管完全相通,氣體可隨呼吸自由進出胸膜腔。這兩種氣胸時胸腔壓力不高(低于或等于大氣壓),一般來說沒有生命危險。張力性氣胸時胸膜上的破口可形成活瓣。吸氣時活瓣打開,空氣進入胸膜腔,呼氣時活瓣關閉,空氣卻不能從胸膜腔排出,這樣胸膜腔內的空氣越來越多,氣壓就越來越高,肺容量會因受壓而減小,使呼吸困難迅速加重,搶救不及時或不恰當即可危及生命。另外,前兩種非張力性氣胸有時也可轉變為張力性氣胸。因此自發性氣胸可輕可重,一旦發現最好住院治療,即使當時不須立即搶救或插管引流,也要住院觀察。
得了自發性氣胸后,其生活和飲食需注意什么呢?首先患者須臥床休息,避免大量活動。由于本病的發生與飲食無關,因此飲食上沒有特殊禁忌和要求,也沒有什么特殊的食品可促進氣胸愈合,所以采取一般正常飲食即可,但最好避免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品和吸煙、飲酒。應注意保持大小便通暢,否則大便秘結,用力排便時胸內壓增加可致氣胸加重或復發。氣胸治愈后半年內也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及劇烈活動,以防復發。
一般來說氣胸治愈后沒有什么后遺癥,如果說有,也就是會有些胸膜肥厚及粘連,那是因為氣胸時多少會有些反應性胸膜炎,胸膜炎后引起一定程度的胸膜肥厚,對肺功能只會有小小的影響而無大礙。但自發性氣胸常常會復發,復發一般多發生在半年內,那是因為胸膜下皰或肺大皰仍存在,如果連續復發,經胸腔內注射粘連劑處理后仍未能防止復發者,可行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