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錦東
沒癥狀就可以不吃藥。有些患者血壓高于正常值,但無任何不適,自認為不影響工作和生活,所以就干脆不吃藥。這樣的患者還真不少!事實上,沒有癥狀,并不表明血壓不高;癥狀很多,血壓不一定很高。也就是說,血壓與癥狀并不成正比。因此,雖然沒有頭暈、失眠、手指麻木等高血壓的癥狀,但發現血壓高的(收縮壓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就一定要上正規醫院看醫生,并遵醫囑吃藥。切不可因無任何不適而掉以輕心。
只要血壓降下來就行了。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壓藥時,一味追求其降壓效果,從不考慮血壓是否降得太快以及它是否會導致血壓的波動。而我們降壓的原則應是有效和平穩,尤其是平穩更為重要。因為血壓的波動往往是引起中風的誘因,而且有可能導致心、腦、腎的一過性供血不足并產生嚴重后果。所以,開始服藥和換藥初期應隨時監測血壓的情況,如波動較大應及時調整。另外,短效降壓藥不適用于合并有心、腦、腎功能不全的病人。
是降壓藥就能吃。有些患者認為隨便吃一種降壓藥就可以了,事實上,降壓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副作用,高血壓患者也需根據自己的情況認真選擇。如甲基多巴可出現嗜睡、眩暈、腹脹等不良反應,不適用于嗜鉻細胞瘤引起的高血壓;優降寧的不良反應更多,可出現惡心、嘔吐、失眠、多夢、定向障礙等,惡性高血壓及腎衰晚期、甲亢、精神病人忌用;卡托普利可出現咳嗽、皮疹等,孕期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服。還可舉很多例子,這里不一一列出。因此,廣大患者切不可看到病友服用某種藥物后療效顯著,就不假思索地"跟風"服用。
血壓降了就停藥。除了少數早期輕型高血壓患者,可通過消除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如減少食鹽攝入量、戒煙限酒、消除焦慮和精神緊張來控制血壓外,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即使血壓降至正常也不能停藥,否則或早或晚會恢復到治療前的水平,引起"停藥綜合征"或誘發嚴重的心、腦、腎、血管疾患。正確的方法是,待血壓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一年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減少藥物的種類及藥物劑量,用最少的藥量保持理想的治療效果。
降壓藥吃得越多,血壓降得越快;血壓降得越快,病好得越快。"醫生,怎么我的藥才這么點,能治病嗎?"門診常遇到這樣的病人。其實,藥不是吃得越多效果越好,降壓藥亦然。服降壓藥的目的是降壓。如果一種降壓藥一天只服一次就能平穩降壓,原則上就不再加用第二種。自作主張地增加劑量和增加藥物種類,不僅不能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反而會危及生命安全。此外,血壓也不是降得越快越好,血壓下降得太多,反而會出現頭暈、心悸等不適癥狀,甚至導致重要器官灌注不足,出現不良并發癥。因此,一個有經驗的醫生通常是用最少的藥、最小的量達到最好的效果。還有人迷信降壓藥越貴效果越好。不對,因為決定藥品價格的因素很多,決非"降壓效果"一項。
吃了降壓藥就萬事大吉。高血壓主要是不科學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抽煙酗酒、過量的食鹽、不運動、心理失衡......都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高血壓患者不僅要正確地服用降壓藥,而且還要比健康人更重視科學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生活有規律等。此外,在一些細節上還要特別注意,如經常測血壓,并做好記錄(供醫生用藥時參考);使用利尿劑時還要記錄排尿量的多少,若排尿多,則要多吃香蕉、海帶、橄欖、梅子、蓮子、榛子、核桃仁、豆類及豆制品、蕎麥等含鉀高的食物;睡前不宜用降壓藥。
總之,高血壓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降壓藥,并堅持長期、規則、按時用藥,且須定期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