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上海皇甫平文章發表前后

2003-04-29 00:00:00周瑞金
炎黃春秋 2003年9期

12年一個輪回。這是1991年2月15日農歷辛未羊年正月初一發表在《解放日報》頭版的《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署名評論的開筆句子。如同后來出版的《交鋒》一書中所言:文章題目就與一段時間以來的沉悶壓抑形成鮮明對比,這篇不長的評論,沖破全國對改革開放欲言又止的壓抑,以極大的激情鮮明地歌唱改革,鼓動改革。

緊接著,同一署名的評論《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干部》陸續見報。四篇文字,銳意推進改革開放,犀利破除“新的思想僵滯”,沖破囿于姓“社”姓“資”的詰難,大膽提出發展市場經濟,選用改革開放人才,吹響了掀動新一輪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大潮的號角。評論文章實際上表達了鄧小平在中國改革開放關鍵時刻的講話精神。

作者“皇甫平”這才引起海內外各個方面的廣泛關注。

“皇”乃“奉”,“甫”為“輔”,此“平”原非彼“評”

記者:周老師,癸未羊年即將到來。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舉世矚目,十六大的主要精神將引領我們奔向全面小康社會。回顧1991年皇甫平評論,對于今天中國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仍有啟示的作用。大家關心,你們為什么要取“皇甫平”這個筆名呢?

周瑞金:許多論者把“皇甫平”解釋為“黃浦江評論”的諧聲,這并不錯。但又不僅僅是這個意思。從更深層的意思來說,這個“皇”字,按照我家鄉閩南話的念法,與“奉”字諧音。這個“甫”,不念“浦”,而讀“輔”。我選這個甫,就是取有輔佐的意思。奉人民之命,輔佐鄧小平,這就是“皇甫平”筆名的深層涵意。而皇甫又是中國的一個復姓,人們看起來比較自然。

長期從事新聞工作,培養了我的政治敏感性和責任感,《解放日報》作為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帶頭闡述小平同志關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最新思想,是責無旁貸的。

記者:皇甫平評論的背景是什么?境外一些媒體有許多猜測,準確嗎?

周瑞金:一般不太準確。其實背景并不復雜。

1990年12月召開了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會議集中提出了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體制改革問題。根據小平同志在七中全會前夕的談話精神,江澤民總書記在開幕式上重申,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政策,“即使冒點風險,也值得干”。

按照《解放日報》的慣例,每年農歷大年初一,我在《新世說》欄目都要發表一篇小言論賀新春。庚午歲尾,傳來了小平同志在上海視察的講話精神。這時我感到,只寫一篇小言論不足以宣傳小平同志的最新指示精神。因此在小年夜,我找來了評論部的凌河和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鴻共同商量,決定寫幾篇聯系上海改革實踐、宣傳小平同志改革開放新思想的文章。開篇就是大年初一發表的《做改革開放的“帶頭羊”》。

客觀地講,第一篇文章在讀者中并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文章中還是有骨頭的,文章提“1991年是改革年”是針對當時有人提“1991年是質量年”的。還有那八個字:“何以解憂,唯有改革。”那是直接引用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兼市長朱基同志傳達貫徹七中全會精神和小平同志視察上海講話時的原話。

中國改革面臨一個特定歷史背景,“皇甫平”應運而生了

記者:開篇沒有引起太多讀者注意,后來卻釀成大張撻伐的“皇甫平事件”,其中有什么歷史因素?

周瑞金:“皇甫平”文章引起爭論,是在上世紀90年代特定歷史背景下發生的。大家知道,1989年我國發生“六四風波”。1990年,東歐發生劇變,德國的柏林墻被推倒,兩個德國統一。波蘭老總統雅魯澤爾斯基向一個剛任民選總統的工人瓦文薩交出權力。年底最后一幕是齊奧塞斯庫被槍殺,羅馬尼亞共產黨政權垮臺。不久,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也發生巨變,蘇聯共產黨被解散,聯盟被解體。

國內有些人認為,蘇東事件是“改革引起”的。他們以為,改革開放必然會導致中國社會滑向資本主義,甚至認為和平演變的主要危險來自經濟領域,認為改革開放就是在引進和發展資本主義。由此,他們對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疑問和詰難,對每一項改革開放的措施都要“問一問是姓社還是姓資”。有“理論家”公然在報上提出:中國正在進行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還是資本主義的改革?

用“姓社姓資”來提問,這就要對10多年來改革開放予以重新評價。當然,他們要問,也一直在問,這都可以。關鍵在于,他們“問一問姓社姓資”的核心,就是要徹底否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市場取向的改革開放事業。當時他們講得最多最激烈的,是反對和平演變,是批判資產階級自由化,而對改革開放則是進行“姓社姓資”的詰難。

9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人的確面臨著一個“向何處去”的現實課題。

記者:我注意到前幾天媒體上的一篇文字,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副主任王長江教授在回答《北京日報》記者訪問時這樣說道: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處于不斷解放的過程中,并非一帆風順,每前進一步都不容易。他說:十四大以前反和平演變的呼聲很高,我當時在中央黨校參加第三次黨建研討班,被人稱為“反和平演變班”,當時的論調尖銳到不是討論中國會不會演變的問題,而是討論到誰是中國的戈爾巴喬夫。之后,上報中央的會議紀要認為,提“一個中心”是不對的,應該提“兩個中心”。只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么把政治中心置于何處?政治中心就是應該以反和平演變為中心。王教授這番話也可視作是當年的真實寫照。

周瑞金:就是那個“反和平演變班”,是背著當時黨校校長辦的,還不讓上海的領導參加,他們提出要成立反和平演變領導小組,要下發反和平演變的座談紀要。這些都遭到江澤民總書記的拒絕和抵制。而他們當時討論誰是中國的戈爾巴喬夫,矛頭是直指剛上調國務院工作的朱基副總理,這就是當時中國嚴峻的政治局面。輿論界的暗喻也出來了:“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派。”一時間,經濟特區被指責為和平演變的溫床,股份制改革試點被指責為私有化潛行,企業承包被指責為瓦解公有制經濟,引進外資被指責為甘愿作外國資產階級的附庸。總之那個年頭,一些報紙上的此類文字,屢見不鮮。

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小平同志到上海過春節。與以前幾次過春節不同,這一次他視察工廠、參觀企業,在新錦江飯店旋轉餐廳,聽取有關浦東開發的匯報,發表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講話。他強調說:改革開放還要講,我們的黨還要講幾十年。會有不同意見,光我一個人講還不夠,我們黨要講話,要講幾十年。

小平同志這些話的分量非常重。我感到,小平同志的講話很有針對性,是有意識地就全國的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問題作一番新的鼓動。

當時的情景使我聯想起了我們黨的八大路線變化情況。1956年,黨的八大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學論斷,提出了加快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方針。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但不久,發生了波茲南事件,接著發生匈牙利事件。國際形勢的震蕩引起了我們對于自己國內形勢的判斷變化,強調了國內主要矛盾是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斗爭,把黨的整風運動變成了反右派斗爭。后來進一步提出“階級斗爭為綱”、“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等一整套“左”的理論,直到發動文化大革命,全民族遭受十年大浩劫。這是多么慘痛的教訓啊!

記者:周老師,你是1962年復旦大學新聞系的畢業生,那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于你肯定是記憶深刻。尤其是“文革”,更讓你有切膚之痛。

周瑞金: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經歷過反右派、反右傾、四清等政治運動,在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又被當作“修正主義接班人”遭大批判。“階級斗爭為綱”給人給國家帶來的傷害和破壞,我有切身的感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真心體會到精神的解放,深感我黨不能再搞害人害國的那套“階級斗爭”、“路線斗爭”了。著名電影演員趙丹臨終前說,自己最大的愿望是黨能發給他一塊“免斗牌”。這句內心出血的沉痛話,真實反映了當時廣大知識分子的心聲。所以我覺得,中國必須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能再產生反復,我們再也付不起這個歷史反復的代價了。在當代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是人心所向。正如小平同志說的,“六四風波”中學生提了許多口號,卻沒有一條是反對改革開放的。

1991年3月2日,皇甫平第二篇文章《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發表。文章提出“解放思想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放思想要進入新境界,改革開放要開拓新思路,經濟建設要開創新局面”。這篇文章的點睛之筆,是指出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發展市場經濟。文章傳達了小平同志視察上海時的講話精神:“計劃和市場只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劃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志,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并批評“有些同志總是習慣把計劃經濟等同于社會主義,把市場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認為在市場調節背后必然隱藏著資本主義的幽靈”。

文中使用的“僵滯”一詞,是經過仔細推敲的。僵化這個詞,在進行真理標準討論的時候用過。毛澤東曾經說過:化者,徹頭徹尾徹里徹外之謂也。僵化,講得重了。當時對改革開放,搞市場經濟,有些人不習慣,害怕出問題,他們不敢冒風險了,顧慮重重,前怕狼后怕虎,因此籠而統之地講“化”,不妥。就代之為“滯”吧。寫得也很婉轉:要防止陷入某種“新的思想僵滯”。

3月22日,第三篇文章《擴大開放的意識要更強些》發表。文章從上海對外開放的反復,指出開發浦東、設立保稅區、造就“社會主義香港”的嘗試,一定要邁開步子,敢于冒風險,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如果我們仍然囿于‘姓社還是姓資’的詰難,那就只能坐失良機”,“趑趄不前,難以辦成大事”。

這第三篇文章見報后,把一場風波的“導火索”給點燃了。一些人的攻擊,開始升級,他們歪曲文章原意,然后上綱上線質問“改革開放可以不問姓‘社’姓‘資’嗎?”語句也尖銳起來。有人氣勢洶洶責問:“主張改革不問姓社姓資的作者,你自己究竟姓社還姓資?”等于宣布“皇甫平”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了。

記者:第四篇文章《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備的干部》里引用了很精彩的古人文字,那是戰國時期思想家荀子在《大略》中說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周瑞金:這是江澤民總書記在一次中央會議上作關于干部問題的講話時引用荀子這段話的。我們在文章中展開了闡述,強調改革開放需要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闖將,要破格提拔對經濟體制改革有進取精神的干部。文章尖銳提出,對“那些口言善身行惡的‘國妖’、兩面派、騎墻派一類角色,毫無疑問絕不能讓他們混進我們的干部隊伍中”。這在實際上是透露了小平同志關于人事組織的思想,這是小平同志要從組織人事上保證推進改革開放的公示。

在醞釀時,我們曾打算寫五篇,第五篇擬展開論述第三篇文章中提出的所謂“姓社姓資”問題。我們議了下面幾層意思:一、就國家基本制度而言,我國已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不存在“姓社姓資”之爭;二、作為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來說,相互之間學習借鑒是很正常的事,實行對外開放,就是要引進資本主義國家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為我所用,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這是姓社不姓資;三、從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來說,過去長期認為是社會主義的東西,其實并非社會主義,需要加以改革,而過去長期認為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其實是社會大生產的產物,是人類進步的文明成果,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四、在改革開放中允許探索創新,不能以不正確的“姓社姓資”的定性來指責別人,阻礙開拓前進。后來,因為港澳工委來電話催促我盡快到香港《大公報》履任新職,我只好忙于移交工作,辦理赴港手續,于是把這篇文章的寫作給擱下了。

記者:就發表的四篇文章,相互呼應,圍繞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個中心,宣傳了鄧小平的最新思想,也形成了一個推進改革的完整的輿論先導系列。有文章評述,皇甫平文章開啟了中國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的進程。

周瑞金:皇甫平文章發表后,在黨內外、國內外反響強烈。當時,全國不少省市自治區駐滬辦事處人員都接到當地領導人電話,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還派出專人到上海來了解“發表背景”。文章受到許多讀者的歡迎,說這是“吹來一股清新的改革開放春風”。但是,除了當年4月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發表評論文章,公開表示支持外,其他媒體大多沉默不言。只有少數幾個攻擊、批判,甚至謾罵。我們在撰寫文章時,是有一點冒風險的思想準備的,但我絕對沒有預料到,幾篇文章會招致如此火力兇猛的“大批判”,拿大帽子嚇人到如此程度。

難忘1991:一個要不要改革開放的激烈交鋒年

記者:你們期望1991年是改革年。然而,卻成為改革的交鋒年。

周瑞金:有交鋒好啊!1991年4月,我們剛發完四篇“皇甫平”文章,北京一家不知名的小刊物就第一個發起無限上綱的“大批判”,指責“皇甫平”文章“必然會把改革開放引向資本主義道路而斷送社會主義事業”。接著,又有幾家刊物起來呼應,批判的調門越來越高,什么“改革不問姓社姓資是‘精英’們為了暗渡陳倉而施放的煙幕彈”云云。到了八月份,北京一家知名大報和權威雜志也加了進來,上綱也上得更高了,而且提出批判“庸俗生產力觀念”、“經濟實用主義”,等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哪里是批判“皇甫平”文章,矛頭分明已指向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

記得當時有一位理論界的朋友寫了一篇文章,讓《解放日報》駐北京辦事處一位記者轉給我,并轉達他的意見,說我如果把這篇文章刊登在《解放日報》上,可以視作是我作了自我批評,北京報刊就不會再發表批評文章了。我知道這是“戰場喊話”了,當我看到文章中有這么一句話:“筆者完全不能理解,‘不問姓社姓資’的口號,究竟符合黨章的哪一條款呢?提倡‘不問姓社姓資’,那么在政治上還要人們問什么呢?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我們‘干的是社會主義,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這個共產黨人的政治綱領,難道需要和可以改變嗎?”我看了有些納悶,“皇甫平”文章提倡改革開放,這是黨的基本路線規定的,怎么變成“改變共產黨人的政治綱領”了?我便馬上打電話給駐京辦事處記者,要他明確轉告作者:除非把這句話刪掉,否則《解放日報》不可能刊登他的文章。后來那篇文章就發到其他報刊上了。

記者:好家伙,他們打上門來了。

周瑞金:這還只是“投石問路”,不久,才真的找上門來了。1991年9月中旬,北京有位大報社長突然跑到上海《解放日報》,要找我談話。事先,我接到該報駐上海記者站記者的電話,我摸不透這位社長為什么要來找我談,于是向上海市委主管領導匯報此事。這位領導同志也感到蹊蹺,因為市委并沒有接到中央有關通知,因此打電話與中央有關負責部門聯系,了解到此人來滬并無什么背景,純屬個人行動。于是,市委領導交待我隨機應變對付他。這位社長一來,就擺出一副“官架子”,用責問的口氣同我說話,問“皇甫平”文章是誰授意寫的。我裝糊涂對他說,沒有人授意,是我組織撰寫的,第三篇文章還是報社一位老作者寫的,我們作了修改發表的。聽我這一說,他說那我們誤會了,便交待我寫一個文章發表經過的材料給他,他說回北京要向中央匯報,做做工作,不再批評你們了。他走后,我立即向市委領導匯報,得到指示是三個字:不睬他!后來,我了解到,這位社長大人來上海的行蹤十分詭秘,連他的助手、秘書都不知道,只有他的私人司機才知道他的下落。

就是這位社長,他在9月1日的社論中,塞進自己的私貨,連寫兩句“要問姓社姓資”,當夜被江澤民總書記下令刪去。為了擺脫自己的被動,他連忙寫材料向上面撒謊說“‘問姓社姓資’的話是原稿里有的”,而他本人則是一向認為問“姓社姓資”是“一種‘左’的傳統觀念”。與此同時,他又將一封“讀者來信”編印出來,摘這信中的話說:“那些對改革開放不主張問一問‘姓社姓資’的,不是政治上的糊涂蟲,便是戈爾巴喬夫、葉利欽之流的應聲蟲!”

記者:這不是兩面派行為嗎?

周瑞金:他就吃虧在這上面,后來灰溜溜地離開了報社。當然,這不過是1991年這場交鋒的一個小插曲罷了。更大的交鋒還在后頭哩!上海成為交鋒的戰場,十月份一位大人物來上海視察,在干部會上公然指責“皇甫平”文章影響很壞,黨內外的思想給搞亂了,好不容易剛把大家的思想統一到“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提法上來,現在又冒出一個“市場經濟”,說什么“計劃和市場不是劃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標志”,這不是又把人們的思想搞亂了嗎?當時,我們的壓力是很大的。但是,頗有戲劇性的是,11月份又有一位中央領導同志來上海視察,他在干部會上卻講了與那位大人物不同調門的話:“不解放思想,很多事情先帶框框、先定性、先戴帽,這就很難辦。不要還沒有生小孩,還不知道是男是女,就先起名字。”

記者:這不是用生動的比喻,批評凡事要先問一問“姓社姓資”嗎?這個交鋒有智慧,夠水平!那當時,你們有沒有要寫文章參加交鋒的想法?

周瑞金:開始,看到那些歪曲文章原意,無限上綱撻伐的“大批判”,我們本想進行反擊。當時最積極、最鮮明支持“皇甫平”文章的,是時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劉吉。在我們處境最困難的時候,他鮮明表示“皇甫平”文章寫得及時寫得好!他說有人說我是你們的后臺,可惜你們寫文章時我并不知道,當不了后臺。他提議,我們只要把第三篇文章重新發表,加一個編者按,讓廣大讀者來評判,“皇甫平”文章哪一段哪一句主張過“不要問姓社姓資”?

當時,上海市委領導理解我們的處境,悉心保護我們,指示淡化處理。1991年4月23日,我以報社總編室名義給市委寫了一個報告,詳細解釋了文章組織及發表的過程,北京及全國各地理論界的反應等。當時市委三位主要負責人批閱了報告,他們沒有批評文章本身的內容,只是對文章發表的程序,事先沒有送審提出了意見。對此,我作了自我批評,承當了責任。因此后來我們還是遵照市委的批示,顧全大局,不予置理。我當時承受著重大壓力,連到香港履任新職的任命也被突然取消了。但是,我心里明白得很,我相信人民,相信歷史,終究會明辨是非的。也就在這個情況下,劉吉同志將“皇甫平”文章及那些批判材料,送給了小平身邊的一位同志,請她轉交給小平同志審閱。

到下半年事情有了轉機。江澤民同志在199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了一大段改革開放,其中闡述了鄧小平同志關于不要把計劃和市場作為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標志的思想。9月1日,江澤民同志又下令將第二天就要見報的一家大報社論中有關“要問姓社姓資”的句子刪去,而這篇社論摘要恰恰突出了這個內容,已在頭一天晚上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中播發了出去。第二天見報沒有了,使中央機關報一篇社論出現兩個不同版本,這在黨的新聞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在海外新聞媒體中引起強烈反響。但9月底,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同志嚴厲批評一家大報引用他在紀念魯迅大會上的講話時作出斷章取義的錯誤編排,這些都表明了江澤民同志的鮮明態度。

不轉載《建造反和平演變的鋼鐵長城》一文,表明對批判“皇甫平”的態度

記者:今天回顧起來,當年的交鋒還真有點驚心動魄哩!

周瑞金: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我們當時沒有發表文章進行正面交鋒,但是也并非沉默不言。我們還是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我們堅持真理的堅定性。

在1991年5月間,當時已有不少報紙雜志集中火力批判皇甫平文章,這時北京一大報發表《建造反和平演變的鋼鐵長城》評論員文章,全國大多數報紙都轉載了,而《解放日報》沒轉載。在市委一次中心組學習會上有領導提出,《解放日報》應當補轉載這篇評論。當時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這篇評論把反和平演變局限在意識形態領域,矛頭指向知識分子,這與黨中央精神不一致。防止和平演變,主要在政治領域,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要防止,重點是在黨內進行教育。另外,防止和平演變,要建造鋼鐵長城,這種說法欠科學。所以還是不轉載為好,何況中央也沒有規定地方報紙非轉載評論員文章不可。最后,市委領導同意不轉載。

可以說,在不能正面反擊批判文章的情況下,我以不轉載反和平演變文章來表明對當時一些“理論家”圍剿皇甫平文章的態度。

記者:聽說,你們在1991年下半年仍然繼續堅持宣傳小平同志的講話精神,表明沒有放棄“皇甫平”的主張和觀念。

周瑞金:是這樣的。1991年8月31日,即在蘇聯八月變局后的一個星期,我們就發表《論干部的精神狀態》評論員文章,明確指出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能動搖,堅定地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絕不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要繼續解放思想,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決不能安于現狀,墨守成規,不思進取,只求無過,只有振奮精神堅持改革開放,才是我們的唯一出路。

這年十月份,我寫了一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的長篇文章,著重論述了現階段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只有把生產力搞上去,才能在和平演變的挑戰中巍然不動。文章鮮明提出只有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迅速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才可以使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更加充分地顯示出來,才能為防止“和平演變”奠定更加堅實深厚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蘇聯的“紅旗落地”并非在于“衛星上天”,社會主義國家唯有經受住新科技革命的挑戰,紅旗才能打下去,才能更高飄揚。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對蘇聯的衰變和解體的深層教訓,作一個與當時主流輿論不同的闡述,其基本精神與“皇甫平”文章是一脈相承的。

這一年的12月,我從內參資料中看到,一位被某大報捧為“堅定的社會主義理論家”,在給中央“上書”中公然宣稱在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轉向低潮情況下,中國抵御西方“和平演變”的陰謀困難重重,而堅持改革開放恰恰會為西方“和平演變”勢力所利用,因此希望中央決策者要權衡利弊,不要冒改革開放的風險,先集中全力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以增強反和平演變能力,這才能保住社會主義陣地。

這是一份難得的反面教材,也是當時對“皇甫平”種種責難批判傾向的集中反映。我抓住這份內參材料,在上海召開了一個形勢座談會,集中請了滬上一批有影響的人士,如徐匡迪、華建敏、劉吉、王滬寧、李君如、施芝鴻、王新奎、王戰、周漢民等人,對這份內參進行討論。

后來,我就把這次座談會大家發言的意見,整理成兩篇評論員文章,即《改革要有膽略》、《再論改革要有膽略》,在《解放日報》頭版顯著位置發表,嚴肅批評了反對冒改革開放風險,認為堅持改革開放就會被西方和平演變勢力所利用的錯誤觀點。這就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我們力所能及地作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小平南方談話,解決了“姓社姓資”的困擾,確定了黨的十四大方向

記者:在1991年就“皇甫平”文章展開的交鋒中,據說有句話在北京悄悄流行著:“京都老翁,坐看風起云涌。”

周瑞金:是呀!小平同志就冷靜地觀察和思考了這場交鋒。1992年春他老人家出山了。1月18日至2月21日,小平同志以88歲高齡進行南巡,明確指出中國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場經濟,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他提出“三個有利于”的標準,解決了“姓社姓資”的困擾,并用“發展是硬道理”簡明生動的詞句激勵我們把經濟迅速搞上去。他尖銳提出,現在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有些理論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嚇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所以,他得出結論: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小平同志的南方講話,為黨的十四大作了充分的思想理論準備。真是“大音稀聲掃陰霾”啊!

記者:現在看得很清楚了,“皇甫平”文章的論爭,是中國處在一個歷史關鍵關頭要不要堅持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要不要堅持改革開放之爭,這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之爭啊!

周瑞金:1992年2月4日,農歷壬申年大年初一,我們在《解放日報》頭版率先發表了題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要講一百年》的署名評論,拉開了宣傳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精神的序幕。文章發表后,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不久,中央和全國各地級報,以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為中心,紛紛發表自己的言論,新華社向全國轉發了《深圳特區報》長篇通訊《東方風來滿眼春》,栩栩如生地傳播了小平同志視察深圳的活動和談話內容。與一年前發表“皇甫平”文章的遭遇大不相同,輿論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個加快改革開放的生氣蓬勃的輿論環境,很快在中華大地蔚然形成。

同“皇甫平”文章側重于鼓動改革開放不同,1992年我們宣傳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側重于闡述新的重要思想觀點。1992年4月發表的《論走向市場》著重論述了小平同志在計劃與市場問題上對馬列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突破,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概念。6月發表《論加速發展》闡述了鄧小平同志關于抓住時機,發展經濟,過幾年上一個新臺階的嶄新經濟思想,解決了一些干部群眾存在的“加速發展會導致經濟過熱”的疑慮。接著,發表《論改革開放姓“社”不姓“資”》,闡述了小平同志就“姓社姓資”問題提出的衡量根本標準,系統回答了一年前有些人就“姓社姓資”問題上提出的責難。7月初,我們又撰寫了《論“換腦筋”》的評論,根據小平同志視察首鋼時提出的重要觀點,闡述了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意識轉變為市場經濟的觀念,這場深刻變革引起人們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的重大改變,必須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全局性關鍵性問題來“換腦筋”。

這幾篇文章的命運,與一年前“皇甫平”文章大不相同,為國內很多報紙轉載,尤其是被曾經批判過“皇甫平”文章的知名大報轉載。這表明,堅持改革開放是人心所向,發展市場經濟是大勢所趨,加快發展速度是眾望所歸,進一步解放思想換腦筋是必經之路。

我心依舊,為開創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記者:在1992年6月全國好新聞的評獎活動中,“皇甫平評論”獲得一等獎。這是對皇甫平文章的肯定,也是對你的政治敏感性和理論勇氣的褒揚。

周瑞金:(淡淡一句)不同的意見總還是有的。

12年過去了。今天回過頭看那場交鋒,已有恍如隔世之感。我真不愿意再提“皇甫平”了,它已經成為歷史,讓后人去評說吧!今天,時代前進了好多,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異彩紛呈,舉世矚目。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已寫上十六大的黨章,成為我們黨的長期指導思想。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帶領我們黨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征程。我們已跨入新世紀新階段,有新思想指引,有新班子領導,有新目標奮斗,前頭充滿新活力、新創造、新希望。我們真應該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團結一致向前看,同心同德奔小康!

在癸未羊年回首辛未羊年,如果說有什么感觸的話,集中到一點,就是解放思想永無止境。世界變化太多太快,中華民族復興任務太重太大,任何時候任何場合,我們都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解放思想,使自己的觀念始終跟上時代的步伐和實踐的發展,不受過時的條條框框所禁錮。經濟體制改革要繼續前進,政治體制改革更是任重道遠,需要我們敢為天下先,不怕冒風險,去探索,去創新。

我心依舊。作為在宣傳思想戰線上工作了40多個春秋的一位老兵,我始終認為,輿論要在社會歷史的緊要關頭發揮先導作用,要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勇為前驅,成為時代晴雨表,社會風向標。我愿同廣大宣傳思想工作者一起,在十六大精神指引下,為開創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新局面而不懈努力。

2003年2月 上海

(責任編輯杜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婷婷午夜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青草精品视频| 免费aa毛片|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自拍欧美亚洲| 亚洲精品第五页| 亚洲人成网站色7777|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a级毛片免费看| 成人a免费α片在线视频网站| 九色国产在线| AV在线天堂进入|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日韩资源站|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亚洲精品日产AⅤ|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www.91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在线免费a视频|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9精品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天堂|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久黄色片|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下载| 色综合中文| 不卡无码网| 日韩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亚洲动漫h|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国产三级成人|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五月天在线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