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化妝品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同時各國化妝品大量涌入我國。目前,無論是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還是進口化妝品,在進入我國市場之前,都需要進行化妝品衛生安全性檢驗,檢驗合格的產品參加衛生部化妝品評審會,評審通過的產品取得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之后,才可以上市。因此,質量合格的化妝品順利通過檢驗關是上市的關鍵之一。本文就檢驗工作中送檢單位應注意的5個方面問題進行闡述。
按照衛生部1999年發布的衛生部化妝品受理規定,國產特殊類化妝品(育發類、燙發類、染發類、脫毛類、防曬類、祛斑類、除臭類、美乳類、健美類)和所有進口化妝品必須向衛生部申請衛生許可批件,經批準后方可上市。國產特殊類化妝品需要到省級和部級兩個檢驗機構進行檢驗,其中省級檢驗機構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一般設在省級疾病控制中心;衛生部指定的檢驗機構目前有三家,包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廣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口化妝品只需到衛生部指定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可直接向衛生部申請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
1.填寫衛生部化妝品衛生安全性檢驗申請表
送檢單位必須認真如實填寫此表,如:樣品名稱、性狀、批號、保存條件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填寫性狀一欄時,應清晰明確填寫送檢化妝品的顏色和狀態,如:白色膏體、無色透明液體、淡黃色乳液等等,不可隨意填寫,甚至錯填。否則,會耽誤衛生部評審工作,導致無法順利取得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對于國產產品來說,送到省級檢驗機構和部級檢驗機構的產品一定是同一批號的產品,并在填表時應填寫一致,否則評審會認為是不同類的產品,要求送檢單位重新做檢驗。
2.熟悉送檢樣品所需要進行的檢驗項目
安排化妝品檢驗項目工作由檢驗機構受檢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但是在進行化妝品檢驗工作前,送檢單位對產品需要進行的檢驗項目有所了解,可以更好地避免失誤且為準備評審會材料打下良好基礎。例如:送檢單位對檢驗項目安排了解以后,可以對檢驗機構安排的檢驗項目進行審核,杜絕漏安排和錯安排現象發生。同時,還可以根據檢驗結果準備評審會材料,使準備的材料更加科學合理(化妝品檢驗項目見表1—5)。
另外,送檢單位應了解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和衛生部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承擔的檢驗項目是不同的。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只承擔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如下檢驗項目:微生物:菌落總數、糞大腸菌群、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衛生化學:汞、砷、鉛、甲醇;毒理:急性眼刺激性試驗、急性皮膚刺激性試驗、多次皮膚刺激性試驗。
衛生部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承擔除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所承擔檢驗項目之外的檢測項目。
3. 化妝品檢驗樣品數量
送檢單位必須保證送檢的化妝品數量。因為數量不足,導致檢驗機構沒有足量的化妝品庫存,在衛生部化妝品評審意見要求補測或復測的時候,由于沒有庫存樣品,可能導致評審工作受阻,延誤化妝品上市時間(詳見表6-7)。
4.化妝品檢驗時限
普通類化妝品一般是30天內完成檢驗工作,燙發、染發、防曬、除臭、祛斑、脫毛類一般需要60天,育發、健美、美乳類化妝品一般是150天。衛生部目前安排的評審時間是:普通類產品每個月一次,特殊類產品3、6、9、12月召開一次。因此,送檢單位應該估算好檢驗時間,并準備好評審會材料,必要時,應詢問并催促檢驗單位,以便及時取得檢驗報告。例如:6月份召開評審會,送檢單位應在5月31日前取得檢驗報告,將材料準備好并上報評審會。
5.核實檢驗報告
因為不合格的報告,意味著產品質量不合格,所以不能取得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故送檢單位取得檢驗報告的時候,應詢問檢驗機構受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報告結果如何,以防止發生將不合格的檢驗報告送交評審會的情況。另外,核實檢驗報告,也可以提前發現漏做實驗的情況,以便有充足時間彌補;同時也可以防范檢驗報告中打印錯誤的情況,將各種可能出現耽誤評審會的問題消滅。
如注意了上述5個方面問題的,相信送檢單位應能順利通過化妝品檢驗關,為取得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