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韓國和美國在漢城就駐韓美軍基地遷移合并問題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分兩個階段實施基地遷移合并及兵力重新部署。
會談中雙方同意駐韓美軍在2011年前分兩個階段重新部署:第一階段,將目前部署在“三八線”附近的各個基地集結到位于東豆川和議政府的兩個基地,這最快可在今年開始實施;第二階段,將漢江以北的駐韓美軍轉移到漢江以南的新駐地,部署在烏山和平澤基地。今后駐韓美軍的部署將形成烏山-平澤和大邱-釜山“兩大中心”的格局。6月初訪韓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暗示,調整意味著使部隊“更加小型化,遠離敵人但更具機動性”。
同時,美國還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內向駐韓美軍追加110億美元軍費,以加強駐韓美軍戰斗力,并表示南遷后仍將繼續在“三八線”附近進行訓練。
美國對駐韓軍隊進行調整并非第一次,但以往歷次調整多是在半島局勢相對緩和的時期提出和進行,在當前朝核問題引發的深刻危機持續升溫之際,美國提出駐軍調整這一舉動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引起了各方廣泛關注。
各種考慮美國占盡天時地利
據分析,美國在當前情況下決定調整駐韓美軍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平息韓國人的反美情緒,改善美韓關系。目前,美國在韓國共有95個基地和其他設施,駐軍與韓國平民混居的現象相當普遍。美軍士兵滋擾駐地居民的事件層出不窮,暴力犯罪也時有發生。90年代以來,反美情緒在韓國民眾中迅速擴散,去年兩名韓國女中學生被美軍裝甲車軋死事件發生后,這種反美情緒“以讓人吃驚的速度”擴散到 “韓國社會幾乎所有階層”,甚至還發生了針對駐韓美軍基地和官兵的暴力事件。韓美關系因此跌到數十年來的最低點。駐韓美軍進行調整可以改變當前這種分散部署的態勢,在某種程度上將美軍士兵與韓國人“隔離”開來,有助于改善美軍形象,修補美韓關系。
第二,大幅度提高駐韓美軍的安全系數。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曾經將“三八線”一帶稱為是“世界上最令人恐懼的地方”。從軍事上來說,美國與韓國都認為朝鮮軍隊最具威脅性的武器是部署在“三八線”附近的上萬門火炮。美軍駐扎在軍事分界線南側的主力第二師和駐韓美軍司令部所在的龍山基地都位于朝鮮火炮射程之內,美國認為這兩萬多美軍實際上是朝鮮的“人質”。在美國以微小人員損失獲得伊拉克戰爭的勝利以后,當前部署態勢下美軍在有事時可能遭受的傷亡是美國決策者完全不能接受的。將美軍部署到朝鮮火炮射程之外的漢江以南,可以在爆發戰爭時大大減少美軍的傷亡。
第三,擴展美國在朝鮮半島上的政策選擇的范圍。部隊重新部署后美國可以擺脫其駐軍“引爆線”作用,從而避免被自動卷入沖突。相反,美國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和美國戰略利益考慮,靈活決定具體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程度。由于韓國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對美國的高度依賴性,至少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不會發生根本改變,因此美國在半島上的影響并不會因部隊的調整而減弱,反而會增強,美國在處理對韓關系時也將獲得更大的主動。

第四,對朝鮮施加更強的軍事威懾力和政治壓力。第二師向漢江以南遷移后,一旦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美軍主力部隊可以避免一開戰就遭受重大損失的情況發生,并且可以在支援部隊到達之前先利用其遠距離精確打擊武器和空中優勢與朝鮮進行對抗。同時美軍可避開在“三八線”一帶同數量上占優勢的朝鮮地面部隊糾纏,而充分利用其高度機動的優勢,直接突入朝鮮腹地,實施針對朝鮮領導中樞的類似于在伊拉克進行過的“斬首行動”,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事實上,美國對于“繞過鋒線,直擊平壤”的新作戰模式完全不加隱諱,這種新戰術付諸實施后將不可避免對朝鮮的軍事部署態勢和軍事戰略產生巨大沖擊。未來幾年內駐韓美軍將利用額外追加的軍費,實施多達150個軍力提升項目以加強美軍戰斗力,特別是加強其軍事情報搜集和分析能力及導彈防御能力。這對朝鮮不僅在軍事上,同時也在政治上形成前所未有的壓力,美國希望以此促使朝鮮盡早接受美國提出的多邊會談方式進行談判解決核問題。
因此,美國對在朝鮮半島駐軍的重新部署是一種“以退為進”的戰略,其目的在于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取得更大的靈活性和主動權。這一調整必將對朝鮮半島安全和政治局勢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