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野心三國新提案 了伊戰布什又換將
5月1日晚,美國總統布什在從海灣返回的“林肯”號航母上發表全國講話,宣布聯軍在伊拉克的主要戰事結束。布什的講話已難覓“聯合國”的蹤跡,這與老布什在海灣戰爭后高舉“聯合國”大旗的態度相去甚遠,也預示了美國將拋開聯合國主導伊拉克戰后重建的“宏圖大志”。果然,美、英、西三國9日和15日兩次向安理會提交了關于取消對伊制裁的決議草案。草案將聯合國的作用僅限于協調人道主義援助,大大削弱了聯合國的作用。為了“追認”對伊戰爭的合法性,該決議也只字不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事。盡管表示上布什躊躇滿志,但此時處于無政府狀態下的伊拉克卻讓他傷透腦筋。為此,布什6日宣布,由美國國務院反恐事務部門前負責人保羅·布雷默出任伊最高文職行政長官,全面接替退役中將加納在伊境內的職務。11日,美駐伊中部地區的最高級官員巴巴拉·博丁也在一片批評聲中被召回國。小布什此時走馬換將,主要還是迫于伊國內日漸高漲的反美情緒和國際社會的指責。但美國想拋開聯合國主導伊戰后重建,其面臨的問題不是靠換幾個頭頭腦腦就解決的了的。
叛匪兩爆驚天案 普京反施大赦招
最近,俄羅斯車臣共和國境內接連發生兩起惡性爆炸事件。5月12日上午10點,恐怖分子駕駛裝有炸藥的卡車強行闖入納德捷列奇諾耶區政府大院并引爆了炸藥,造成至少59人死亡。僅僅兩天后,一名混在宗教慶典人群中的婦女引爆了捆綁在腰上的炸彈,導致至少16人死亡,近150人受傷,其中43人傷勢嚴重。襲擊的目標直指參加慶祝活動的車臣行政長官卡德羅夫。應該說,這是自今年3月份全民公決將車臣牢牢置于俄聯邦控制之下以來發生最為嚴重的反叛分子攻擊事件。就在人們普遍認為俄軍將加大對車臣恐怖分子打擊的時候,俄總統普京卻在15日向議會杜馬提交了一份請求對車臣地區的叛匪進行“大赦”的議案!議案規定,除犯有謀殺罪、綁架罪等嚴重罪行的車臣綁匪外,赦免所有于今年8月1日前放下武器、停止反政府活動的車臣游擊隊員。可以看出,這并非是俄政府曲意妥協,而是亮出了分化瓦解的高招。通過“大赦”,可促使大部分車臣游擊隊員倒戈相向,進而徹底孤立極少數頑固分子,以使這個飽受戰亂的地區能夠實現真正的和平。胡孝文

盧氏訪美補裂痕 半島依舊布愁云
5月11日,韓國總統盧武鉉離開漢城,開始為期一周的美國之行。這是盧武鉉就職后首次訪美,也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美國土地。韓國總統此次出訪,肩負著確認韓美關系、維護朝鮮半島和平以及促進韓國經濟發展三大重任。盧武鉉希望通過這次訪問彌補過去韓美之間出現的裂痕,并向世人表明,韓美同盟關系雖要面向未來,但基本框架沒有根本變化。誠然,朝核問題將是兩國領導人討論的又一個重點。14日,盧武鉉和布什舉行會談后發表聯合聲明,重申雙方不允許朝鮮開發核武器、朝鮮核問題應和平解決的立場。但朝鮮好像并不給韓國新總統面子,就在盧武鉉出訪的第二天,朝鮮單方面宣布1992年簽署的《朝鮮半島無核化協議》無效,此舉為朝鮮研制核武掃除了障礙。目前,朝鮮半島雙方都在按自己的時間表運轉著,局勢仍不明朗。
恐怖頻發全球 基地疑已重組
5月10日,菲律賓南部城市科羅納達爾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造成13人死亡,20多人受傷。12日夜,34人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發生的自殺性爆炸中喪生,其中包括10個美國人。16日夜,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連續發生五起爆炸案,至少造成41人死亡,60人受傷。這一系列觸目驚心的數字再次提醒人們,徹底打擊恐怖主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在“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的老家——沙特發生的針對外國人居住區的恐怖事件,其精心策劃、多處同時攻擊的襲擊方式具有“基地”組織行動的特點。這說明,“基地”組織可能并未在美發起的全球反恐行動中受到致命打擊,反而可能已經重組,準備與美展開長期的斗爭。
剛果(金)局勢惡化 去維和法有所圖

5月7日,駐扎剛果(金)布尼亞鎮的約6000名烏干達士兵剛剛撤走,當地的部落武裝就為爭奪該城控制權展開激戰。部落武裝的混戰讓該城陷入恐慌之中,約15萬剛果(金)平民被迫逃離家園。眼看該地區已處于人道主義災難邊緣。若不能盡快制止沖突,就很可能重演部族仇殺的悲劇。然而,聯合國在布尼亞鎮只有大約800名維和士兵,根本不足以保護當地居民的安全。應聯合國的要求,法國13日宣布,同意出兵與其它國家組成一支國際特遣部隊,幫助恢復剛果(金)東部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雖然法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自己在法語非洲地區的利益考慮,但如能使無辜布尼亞居民免于生靈涂炭,則將大大提高法國在非洲事務中的地位和其世界大國形象。
阿巴斯面對危機 路線圖開局不利
5月17日晚巴勒斯坦新總理阿巴斯和以色列總理沙龍在耶路撒冷舉行兩年多來最高級別的會談。這在巴方新政府組建、“路線圖”公布、鮑威爾向雙方施壓的中東之行之際,人們對這次會談給予了極高的厚望。然而,會談前后發生的一些事情卻讓形勢驟然緊張起來。首先,阿巴斯政府出現了成立不久的內閣危機。作為阿拉法特的堅定支持者、負責巴以和談的首席代表埃雷卡特于15日提出辭職。盡管他未說明辭職的緣由,但外界認為阿巴斯將其排除在和談名單之外是其辭職的主要原因。這表明巴政府內部新老派別的政見分歧日益尖銳化、公開化。其次,巴以雙方的暴力沖突仍然故我。18日晚,以海濱城市特拉維夫發生巨大爆炸,至少造成12人受傷。沙龍隨即召集內閣安全特別會議,要求內閣成員拒絕會見任何與阿拉法特會面的外國官員并再次全面封鎖了加沙地帶。沙龍也因此推遲了前往華盛頓同美國總統布什會晤討論“路線圖”的計劃。這些似乎都表明一個信息:“路線圖”和平計劃的開局并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