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 949年以來,歐洲還沒經歷過如此炎熱的夏天。歐洲人調侃道;“我們被上帝放進了烤箱。”而印、加、美、中、俄等北半球國家,今年也都創下了最高氣溫記錄。
全球最著名的2000名氣候學家預計下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將增加5攝氏度。但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認為,氣溫升高的最大幅度應是7-1 0攝氏度!
在過去的1 000年中,20世紀是溫度上升幅度最大的世紀。上世紀90年代初,科學家發現80年代是20世紀最熱的10年,而在21世紀初,科學家又發現,90年代是20世紀最熱的1 0年。地球毫無疑問越來越燙。
純粹的數據可以說明許多問題:乞力馬扎羅的雪已融化了82%,祁連山的“雪帽子”在縮小,阿拉斯加永凍土的溫度在過去一世紀中上升了2—4攝氏度,我國北方凍土面積在減少。
英國氣象學家休頓在7月底警告:“全球變暖的利劍就像恐怖主義一樣沒有國界?!?/p>
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對人類健康造成威脅。英國研究報告表明: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瘧疾、登革熱等通過昆蟲傳播的疾病將可能殃及世界人口的40%~50%。俄羅斯《科學信息》雜志也報道,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居住環境變化,如地表飲用水變異,使患上諸如皮膚病、心血管疾病、腸胃病等各類傳染性疾病機會大增;此外,人的肌體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都會下降,腸傷寒、痢疾、兔熱病等傳染性疾病會成為常見病。
導致全球變暖的主因是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等。還有幾點不可忽視的人為因素加劇了全球變暖:
商業和工業是大量制造熱污染的罪魁禍首。林立的商場越來越多,建筑密集、人口密集、驚人的空調功率,使城市成為熱源。工廠機器不斷地排放大量熱能。城市交通工具都是一個個大的散熱器。各種散熱源中,來自工廠、家庭爐灶、冷氣、采暖等固定熱源的熱量約占S/4,而汽車、摩托、電車等移動熱源散發熱量約占1/4。
其次,綠化不足,地表無機化:越來越多的地表被建筑物、混凝土和柏油所覆蓋,綠地和水域的面積減少,使蒸發作用減弱,大氣得不到冷卻。隨著柏油水泥覆蓋面積的擴大,雨水大部分從下水道排走,地面水分蒸發的散熱作用日益喪失。
此外,大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建筑越來越高,越來越密集,影響了空氣流通,阻礙了熱擴散,而且每座大樓都是“性能良好”的大型蓄熱器,它們白天吸收陽光,夜晚放熱,形成“熱島效應”。
溫室效應只是眾多環境問題中的冰山一角。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曾列舉了人口激增、土壤流失和退化、沙漠擴大、森林銳減、能源消耗與日俱增、化學品濫用、大氣污染嚴重、海洋污染嚴重等生態環境惡化的一系列問題。所有這些,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然而,環保問題中凸現的南北分歧,某種意義上嚴重于環保本身。大力提倡環保的國家,多是富庶的北方國家。無論是政府或非政府組織,在享受了現代工業帶來的種種好處的同時,它們以自覺自識的態度審視全球問題,環保主義是近20年來國際范圍內的新思潮。不可否認,“以全人類利益為先”的口號,任何時候都充滿魅力。
有學者分析,環境主義生態觀之所以在北方國家具有廣泛影響力?!皬谋狈絿矣^點看,環保是人類錯誤行為的后果。大自然是受害方,人類是‘罪犯’。評價環保政策的主要標準是減少自然的受傷?!?/p>
而南方國家無論是政府或是個人,環保熱情則淡薄得多。對于絕大多數南方國家而言,生存與發展是生死攸關的第一要務。這必然導致了片面關注短期效益,無規劃的工業模式及粗放型增長的經濟,環保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普遍地,在環保問題上,北方國家指責南方國家破壞性開采資源,生態平衡的破壞、人口膨脹、環保意識薄弱等。而南方國家認為: 自身工業系統剛起步,它是無辜的;不僅如此,世界環境的惡化是北方國家過去兩個世紀的破壞造成的,當他們擁有一切時,卻讓南方國家承擔災難性后果,還對他們的發展道路做種種限制,這公平嗎?此外,一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將南方國家視為原料開采地、廢料堆放地,加深了后者的生態危機,南方國家政府對此一直忍氣吞聲——他們有太多委屈了。
大自然已敏感得睚眥必報,而南北對峙當對此承擔后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