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愛出生于香港的一個豪門世家。
小時候她曾隨父母輾轉于南美各地。還在9歲那年,在世界各地多達5000余名參與競爭的兒童中,她就作為10名兒童之一榮幸地入選了蜚聲世界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求學。學習4年后,她又在皇家舞蹈學院學習西班牙舞、民族土風舞、人物造型舞、中國傳統舞……而且其間,凡是與時裝有關的藝術門類她都涉獵過,例如音樂、歌劇、舞臺裝、繪畫、雕塑等。英式教育對她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
那以后,榮譽與光環一直與張天愛如影隨形:她是舞蹈家、又做過模特,同時還曾在7部影片中擔綱女主角,她還從事時裝、形象設計、酒店、餐廳、舞臺等工作,并做過大型藝術晚會的贊助人和策劃者、歐中文化交流計劃的藝術總監與董事……
盡管張天愛做過近百家雜志的封面女郎,但她從不以自己的美貌作為賣乖求榮的資本,她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美艷絕倫的。當別人一聲聲地喚她為靚女時,她真是諸多地不習慣。靚女?想想自己練舞蹈那會兒,常常跳得腳趾流血,不這樣就好像沒有資格上臺。這一切真怎是一個\"靚\"字了得啊!而且,外貌的美最經不起時間的推敲。你能總靚過一個18歲的妙齡少女嗎?所以,做明星,她怎么都覺得非常地被動,好像總沒有自己深刻的東西。再看看香港的大小報紙,上面也都充斥著美女明星如何飲食及著裝類的花邊新聞,很淺、很空洞,也很無聊。她覺得,做明星,其實并不是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她已經無視、忘卻了自己的外貌,想真正憑借自己的實力做些事。一個人能嘗試多方面的事物,獲得不同的生命體驗,這本身并不是件壞事。
張天愛最后還是將自己定位在時裝設計師。對于時裝,她有著良好的感覺,有時簡直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同許多女人一樣,她見到靚衣就想傾囊購買,而且毫無節制。她總想改掉這個\"不良\"習慣,但是,屢試屢敗。如果見到一件上乘的衣服,她就會比見到金子還要開心,不由得挪不動腳步。只是,和眾多女孩兒不同的是,她更注重靚衣華服的設計本身及面料的質量與裁剪等等。這顯然是一個設計師的職業習慣使然。清爽簡潔永遠是張天愛的時裝哲學。除此以外,她還要力求精致、典雅、充滿質感。她形容自己的時裝是非常\"戲劇化\"的那種,只要一穿在身上,它就會優雅地飄動。這樣,一種戲劇化的韻律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張天愛設計的成衣很獨特,但不是奇裝異服。她的著裝多具有反叛性,貌似信筆涂鴉,以此來釋放、緩解自己。毫無疑問,她經常畫的還是老本行--時裝素描、時裝效果圖。即使是在旅行的時候,她也要帶上畫畫包,邊走邊畫。有一次在非洲游玩的時候,張天愛被一種珠寶的設計深深迷住了,于是,她便由性所至地畫了大量速寫,之后,她把這些元素都用在了自己的時裝新作品中。
在工作中,她也習慣每天在繁忙的間隙,抽出一點時間獨處,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為下次的拼搏充電。她對身形體重很在意,時刻處于\"警醒\"狀態。有人覺得女人應該苗條又豐滿,而張天愛則喜歡女人偏瘦一些,\"骨感\"一些,因為女人的骨骼是上帝的杰作。她不愿意別人叫她女強人,因為傳統意義上的這種女人都是刻板古怪,生硬冷僻,讓人望而生畏的。而張天愛的骨子里十分纖細、柔弱、溫婉、女性化。但是,她又的確是女強人,特別是美麗女人中的另類。由于工作關系,她時常要同各類男人打交道,并與之無休無止地周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仍是一個以男性為主宰的世界,甚至在十分女性化的時裝領域也是這樣。但作為女人,張天愛絲毫也不服輸。她不認為自己的能力不過人,也相信男人能辦到的事,女人同樣也能辦到,有時也許會辦得更好。在一切事物上,她都極力反對男女的不平等。張天愛不否認,作為女人,談判做生意的確有優勢。因為女人敏感,可以準確地把握對方;女人又很溫和,不必在談判中鋒芒畢露唇槍舌劍。她同時也知道,什么是與男人相處的分寸和尺度。她掌握的一個最重要的準則就是--自尊、自愛。這樣,她在男性社會中的威信便很快地樹立起來了。
對于公眾所關注的情感經歷,張天愛并非諱莫如深,她覺得自己的私生活并不是十分如意。她沒有透露,幾經起伏反復后,何處將是她最后的歸宿。一個在事業上呼風喚雨的女人卻在婚姻上顯得很低調很落寞。張天愛說,一個理想的男人應該像父親和哥哥那樣,他不必很高很帥,但他必須要有良好的教養,有內涵,受過很好的教育,要心地善良,對美要敏感,要成熟,同時也要有朝氣……她也承認,這樣的男人真是太難尋了。其實,這也正是張天愛努力追求的塑造自我的尺度。
但不管怎樣,張天愛都會在事業和情感中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張天愛坦言自己不會為成立家庭而放棄自己的事業。她說自己親愛的母親一輩子都在圍著他們幾個兒女轉,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子女,無形中丟棄了自我的生活。她說自己永遠也不會做這樣的女人,因為這種生活模式離自己的理想相去甚遠。她自己對舊式婦女的這種舉動很難理解,而即使在香港,大家的觀念依舊比較傳統,所以顯得自己有時挺西化,挺另類。她很為自己的人生選擇慶幸:有什么事情能比設計服裝、設計人生更美的呢?
張天愛始終不是一個享樂主義者,也不想出人頭地。她只想使自己的人生豐富而有意義。她很想嘗試去做各種其他的事情,因為仿佛只有這樣,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驗證。她總在強調,非常喜歡內在的深沉的東西,因為表面的美麗其實并不持久。有些女人越老越有魅力,這是因為她們內在的東西很醇厚。她開玩笑說,我已經結婚了,是跟服裝,真像穿了紅舞鞋,停都停不下來了。
張天愛有一個好聽的英文名字--Flora,朋友們也都這樣叫她。Flora有如花似玉之意,但她自己卻痛恨做芭比娃娃似的女人,始終說自己是\"女身男心\"。時代變了,女人早已不再是男人的附庸。她堅持,現在正是女人大展宏圖的黃金時代,女人可以做許多驚天動地的事業。女人要重塑自我,認清自己的價值,不能從小玩娃娃,而長大以后也不幸成了被人玩的娃娃。
對張天愛來講,美麗、財富,一切都是過眼煙云。她只希望人們永遠記住她,是以一個簡簡單單的知名設計師的名義,而不是別的什么。她用服裝設計師這個稱謂,在美麗的天空中劃過一道道永不磨滅的痕跡。(曉敏薦自《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