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冥王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離太陽的平均距離最遠、質量也最小的一顆行星,它在遠離太陽59億公里遠的寒冷陰暗的太空中跚跚而行,是最不可能含有生命的一顆星球。然而日前,美國西南研究學會一位行星科學家經過多次計算機模擬實驗后發出預言:當太陽的大小膨脹到如今的100倍、亮度增加到如今的1000倍時,遠離太陽的冥王星將成為一顆氣候適宜的“生命綠洲”——而那時,距離太陽較近的地球等行星早被太陽烤焦了。
50億年后,冥王星將成“生命綠洲”
據報道,這個復雜的計算機模擬實驗是由美國西南研究學會的行星科學家阿蘭·斯特恩和他的同事經過多次驗證后完成的,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索如何使適合生命居住的條件出現在宇宙最不可能的地方。在測驗太陽系內名大行星時,科學家們發現,50億年后,太陽的大小將膨脹到目前的100倍、亮度也將增加到如今的1000倍,到那時,盡管太陽系內的其他大多數行星都將被它的高溫烤焦,但離太陽最遠的冥王星,卻會從目前零下240多攝氏度的極度寒冷狀態,神奇地變成一顆氣候溫暖、適宜生命居住的“綠洲”!阿蘭·斯特恩和他的同事是利用了現有太陽系行星數據、太陽系進化理論結果、以及生物學分析等數據綜合分析后得出這個驚人結論的。
氣候環境將跟現在的地球差不多
斯特恩目前負責著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探測冥王星新地平線計劃”,一顆冥王星探測器擬于明年出發前往冥王星和柯伊玻帶天體,探測那里的未知世界。在談到冥王星的未來時,斯特恩對記者道:“根據我們的分析,在數十億年后,冥王星將變成一顆生命的綠洲,這顆星球上的風景將變得溫暖宜人,就像美國的邁阿密海灘一樣。這種氣候將一直遲續至少數百萬年。
斯特恩稱,冥王星和它附近的柯伊珀帶天體,一直是太陽系中最神秘的地帶。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和柯伊珀帶天體——一些尺寸和海王星差不多大小的星體上面可能包含著大量的固態冰。一旦這些冰塊融化,將會變成適宜生命繁衍的最基本要素之一。科學觀察資料還顯示,在冥王星和柯伊珀帶天體上還包含著大量的有機分子,如碳氫化合物等,這些物質同樣是組成生命的基本原料。斯特恩道:“只要給冥王星一個適當的氣候,那兒就一定會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事件發生。可以說,像定時炸彈一樣,冥王星也是生命的一個‘定時居住區’,不過這個時間對人類來說也許太長了。”
沒有臭氧層也不要緊
斯特恩對記者道:“適宜生命居住的環境,還需要有一個自然的臭氧層,這樣可以抵擋住大量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但是,當太陽膨脹到100倍時,事實上它已變成了一顆紅巨星,已經沒多少有害的紫外線輻射了。因此,即使到時冥王星上沒有多少臭氧層,也照樣可以適合生命繁衍和居住。”
地球人移民難以想像
最后,斯特恩特別小心翼翼地指出,“適合生命居住”并不意味著一定會有生命居住。如果冥王星在遙遠的將來真的出現生命,那么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自己繁衍出了生命,二是其他星球的生命、譬如人類移民到了那里。但無論哪一種可能如今看來都顯得非常渺茫。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20億年的進化,才發展到今日的狀態,而冥王星的“生命綠洲期”只有數百萬年,無人敢肯定在這樣短的時期內,冥王星是否會自己衍生出生命:而地球人移民到那里則更是難以想像,因為地球離冥王星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即使一顆衛星探測器以最快的速度從地球飛往那里,也至少需要花上7年到14年的時間。更何況,當冥王星變得可以居住時,地球也許早已不存在了。即使那時的冥王星變成了“一顆低重力的水世界”、“帶著一些稀薄大氣”的綠色星球,但我們人類能堅持到那個時候來臨嗎?
小資料:
在冥王星上看太陽,就像一顆星星
冥王星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中同太陽的平均距離最遠,質量最小的一顆行星。冥王星在遠離太陽59億公里的寒冷陰暗的太空中跚跚而行,這情形和羅馬神話中住在陰森森的地下宮殿里的冥王普魯托非常相似,因此,人們稱其為普魯托。冥王星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0.0024倍,這不僅比水量質量小,甚至比月球質量還小,冥王星繞太陽公轉一周要247年多。冥王星是1930年1月23日由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的,一個11歲的英國小女孩維尼夏·伯尼建議命名為“冥王星”。冥王星的衛星卡戎則是1978年6月22日由天文學家克里斯蒂發現,它與冥王星的直徑之比為1∶2,是九大行星中衛星與行星之比最大的。由于還沒有宇宙飛船訪問過冥王星,因此它至今仍是一顆神秘的星球。因為冥王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如此遙遠,在冥王星上,太陽看上去只是一顆明亮的星星。
美國航空航天局擬于2004年實行“新地平線”計劃,向冥王星發射飛船探測器。“新地平線”計劃的主要任務之一是研究冥王星和它所在的柯伊珀小行星帶,由大量冰凍宇宙天體組成的柯伊玻小行星帶是在不久前發現的。有些科學家認為,冥王星實際上不是一顆太陽系行星,而是形成該小行星帶的一個天體。這種觀點到底有多大可信度,需要依靠“新地平線”計劃來幫助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