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海灣戰爭一觸即發,美國磨刀霍霍,厲兵秣馬,積極準備推翻薩達姆政權。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在其中是什么角色呢?其將來的地位如何呢?
庫爾德人的血淚史
庫爾德人是西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土耳其的東南部、伊朗的西北部、伊拉克的北部和敘利亞的東北部這三角地帶,西方習慣稱為“庫爾德斯坦”,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00萬,主要屬遜尼派穆斯林。但庫爾德人從來沒有統一、建立獨立的國家的歷史,在不同時期被不同的民族所征服。
庫爾德人的歷史是一部血淚史。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入,亞美尼亞人、波斯人、拜占廷人及后來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先后成為該地區的外來的異族統治者。1847年,奧斯曼帝國和波斯薩法爾王朝瓜分了“庫爾德斯坦”,這是“庫爾德斯坦”地區第一次被明文規定的國界所分割。1823年的《洛桑條約》,“庫爾德斯坦”再次被瓜分,分屬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和敘利亞等國。庫爾德人喪失祖國意義上的統一領土,庫爾德人自治因列強的反對而流產,但庫爾德人爭取民族獨立或民族自治的民族運動生生不息,最終的政治目標就是一個“獨立的、不結盟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庫爾德人為了捍衛自己的民族權利和尊嚴,實現心目中的政治目標,武裝斗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典型的是從1924年開始,土耳其庫爾德人為反對政府的民族同化政策,不斷進行武裝起義。1945年12月,庫爾德人民族運動達到高潮,建立了“庫爾德斯坦共和國”,但好景不長,這個短命的共和國是大國戰略利益的利用工具,很快被淹沒在血海之中,曇花一現般地消失了。
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問題最引人注目。庫爾德人是伊拉克的第二大民族,人口約400萬,占伊拉克人口21.6%左右。庫爾德人民族意識強烈,一直尋求民族獨立,與政府的沖突持續不斷且時間長、斗爭激烈。1919年,為爭取庫爾德人地區的獨立、實行民族自治,庫爾德人掀起起義狂潮。1919年起義還沒有結束,1927年以巴爾扎尼部落為核心的起義又爆發。1930年,庫爾德人更是明確提出獨立要求,遭英國蠻橫否決。1943年,不甘屈服的庫爾德人在穆拉·穆斯塔法·巴拉扎尼的領導下再次暴動,直到1946年底才被鎮壓。
不管是費薩爾王朝(1921年~1958年),還是卡塞姆政權(1958年~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政權(1963年至今),庫爾德人的民族運動從沒有停止過。20世紀60年代,在穆拉·穆斯塔法·巴拉扎尼的領導下庫爾德人再次起義,但由于沒有得到城市庫爾德人的支持而功歸一簣。歷屆伊拉克政府都沒有解決好庫爾德問題,沒有能使主體民族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攜手共建一個新的民族實體。薩達姆政權同樣面臨這樣的難題,薩達姆政權時期庫爾德人起義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政府堅持鐵血和懷柔并舉的政策,數次殘酷地鎮壓庫爾德人的起義,成千上萬的庫爾德人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庫爾德人的悲哀
庫爾德人的民族運動連綿不斷,但總是光開花不結果,每一次武裝起義對庫爾德人來說都是一場浩劫,一個噩夢:家園被毀,親人流離失所或喪命戰場。庫爾德人為什么如此悲哀呢?
悲哀之一
庫爾德民族主義者不切實際的政治要求
庫爾德雖然是中東第四大民族,但地處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包圍之中,這些民族都有強有力的政權作后盾,而庫爾德人力量單薄,沒有獨立的政權,并且一再被瓜分。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的庫爾德民主黨提出要求:在庫爾德人居住區實行民族自治,享有更多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包括通過參與政府實現對國家的管理,同時要求在社會經濟方面分享更多的利益。
這個政治要求既要政治平等,發展經濟,縮小差別等合理成分,同時又存在參與政治的程度、要求分享國家權力等方面為反政府勢力所利用等因素,可能成為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和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各國政府更擔心庫爾德人得寸進尺,一發而不可收拾,建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雖然伊拉克政府與庫爾德人有過合作解決自治問題的嘗試,但結果是以失敗而告終。
最近,伊拉克的庫爾德民主黨的領袖巴拉扎尼接受《中東報》采訪時說:“伊拉克必須統一,必須保證伊拉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但我們同時的權利和要求是明確的,那就是聯邦制。”為此,庫爾德“地方議會”在埃爾比勒召開會議,制訂“地方憲法”,將伊拉克北部的基爾庫克確定為庫爾德政府首都,為實現其政治目的做準備。這個要求雖沒有直接提出建國的要求,但有建國的潛在傾向,明顯不符合現實情況,完全是庫爾德人的一廂情愿;就是聯邦制恐怕難以美夢成真,作為主體民族的阿拉伯人不會同意,土耳其、伊朗等國也難以接受。這注定了伊拉克庫爾德人的悲哀。
悲哀之二
庫爾德人的內部分裂
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雖有400萬,但分屬以血緣關系組成的76個部落,各自為政的部落缺乏緊密的經濟聯系,并時常相互掠奪和仇殺,缺乏建國的共同基礎。再加上庫爾德人的城市化,城里的庫爾德人逐漸分屬不同階層,把庫爾德整體利益置之度外,這無形中削弱了庫爾德的力量。但庫爾德人最大悲哀在于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的爭權奪利。
1946年,穆拉·穆斯塔法·巴拉扎尼創立庫爾德人最大的政黨——庫爾德民主黨。20世紀70年代其子馬斯馬德·巴拉扎尼繼任領導位置。60年代,庫爾德民主黨分裂,賈拉勒·塔拉巴尼與穆拉·穆斯塔法·巴拉扎尼政見分歧,另組新黨。1975年,與“總路線”、“庫爾德斯坦社會主義運動”和“庫爾德斯坦勞動者集團”聯合組成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塔拉巴尼主張進行武裝斗爭,不與薩達姆政權談判,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而馬斯馬德·巴拉扎尼主張政治解決庫族問題,要求與伊拉克政府建立聯邦制,在統一的伊拉克內實行自治。從此兩黨及兩個領導人之間爭斗不休。
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利用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領導人賈拉勒·塔拉巴尼與馬斯馬德·巴拉扎尼白熱化的矛盾,與賈拉勒·塔拉巴尼達成協議。賈拉勒·塔拉巴尼武裝改編為伊拉克邊防軍,將石油收入的30%用于庫爾德地區。賈拉勒·塔拉巴尼武裝主要用于抗擊伊朗支持的庫爾德民主黨力量,伊拉克北部的戰爭變成庫爾德人之間的屠殺。可悲的庫爾德人充當了伊拉克和伊朗的槍桿子和炮灰。
庫爾德人并未因此而吸取教訓,繼續把槍口對準自己可愛的同胞,悲劇不斷上演。1994年5月兩黨為爭奪勢力范圍大動干戈,發生武裝沖突,大規模的沖突持續了兩年之久,庫爾德人生靈涂炭,無家可歸,議會和自治政府陷入癱瘓。這是整個庫爾德人的悲哀。
悲哀之三
周邊國家的利用和鎮壓
庫爾德人雖分屬不同的國家,但在“庫爾德斯坦”地區,庫爾德人來去“自由”,跨國活動屢見不鮮。各國政府為了某種政治目的,利用另一國的庫爾德反對派從事反別國政府的活動,但對本國的庫爾德武裝毫不留情地血腥屠殺。有時候為了改善關系不惜犧牲庫爾德人的利益,或聯手鎮壓庫爾德人。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哪一國希望看到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
庫爾德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周邊國家玩弄于股掌之間。1975年的伊拉克和伊朗的《阿爾及爾協議》,伊朗為了自己的利益毫不吝惜的拋棄了庫爾德人,把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出賣給伊拉克政府。庫爾德人被淹沒在血腥之中。兩伊戰爭時兩伊再次發動了一場庫爾德代理人戰爭。海灣戰爭后,為了打擊薩達姆政權,在伊朗和土耳其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席卷伊拉克北部,對政府官員趕盡殺絕。
沒有哪個國家是真心實意幫助庫爾德人的,有的只是利用和鎮壓。伊朗伊斯蘭革命后,對伊朗庫爾德人進行殘酷鎮壓和清剿。土耳其更是不遺余力地堅持民族同化和鎮壓政策。土耳其一再聲稱土耳其的庫爾德人為“山地土耳其人”,土耳其的前總理尼哈特·埃里姆曾說:“在土耳其只有土耳其民族,沒有其他民族。所有活在土耳其各地的公民都是土耳其民族。”許多的庫爾德民族主義者和起義領袖幾乎無一例外地被送上斷頭臺。1992年和1996年,土耳其軍隊在坦克和飛機的掩護下,大肆圍剿庫爾德民主黨武裝,甚至不顧國際法,深入伊拉克境內40公里進行追剿。
為了共同對付庫爾德人,庫族周邊各國政府有時候捐棄前嫌,協調立場、聯手合作。1937年,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還有阿富汗)簽訂《沙特巴德條約》,這是聯手撲滅庫爾德民族運動而達成的第一個國際條約。1983年,土耳其和伊拉克達成一項協議,允許對方軍隊越過邊境對反叛的庫爾德武裝進行追擊,圍剿庫族的活動基地。事實也如此,各國政府對別國深入自己領土打擊庫族武裝,充耳不聞、裝聾作啞或一紙抗議了事。海灣戰爭后,土耳其、伊朗和敘利亞協調立場,反對肢解伊拉克,實質是反對伊拉克出現一個獨立的庫爾德實體而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影響本國的政治局勢。2002年10月14日,土耳其國防部長恰克馬克奧盧明確表示,“土耳其將采取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一切措施制止伊拉克庫爾德人建立獨立的國家”。
悲哀之四
大國戰略利益的利用工具和討價還價的籌碼
中東地理位置險要,石油資源豐富(占世界儲備達60%以上),令各大國垂涎欲滴,成為爭奪的焦點。庫爾德問題不過是各大國手中的一張牌而已。歷史不斷驗證了這個事實。1945年12月,蘇聯扶持“庫爾德斯坦國”,但在獲得伊朗北部的石油特許權后,就無情地拋棄了庫爾德人,“庫爾德斯坦國”如曇花一現突然誕生又突然消失在歷史的塵封里。1975年的伊朗背叛庫爾德人,背后有美國的影子在作怪。海灣戰爭后,美國又一次出賣了庫爾德人。美國既慫恿庫爾德人打擊薩達姆政權,又想盡早從海灣戰爭中脫身,于是把庫爾德難民營交給聯合國和薩達姆政權聯合管理,無疑把庫爾德問題重新交給薩達姆政權處理。對薩達姆的鎮壓采取默認的、視而不見的態度,庫爾德人慘遭薩達姆血洗。難怪庫爾德人說“庫爾德人沒有朋友”。
當時美國和西方大國只是利用庫爾德人牽制薩達姆政權,并無意用庫爾德人取代薩達姆政權,庫爾德人只是美國戰略意圖的棋子,美國不希望中東出現動蕩不安,以致于影響其既得利益,不希望伊拉克被肢解后出現“第二個黎巴嫩”,更不愿意看到在伊拉克建立一個親伊朗的政權。現在雖然形勢發生了變化,但美國總的戰略意圖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何況為區區的庫爾德人而得罪土耳其這個忠實的盟國,美國是不干的。土耳其總理埃杰維特對《國民報》發表談話,已經指責美國支持謀求獨立的庫爾德組織,表示極為惱火。打擊薩達姆政權需要土耳其的軍事支持。即使薩達姆政權垮臺,庫爾德人也難有作為,更不可能如愿以償。阿拉伯國家不愿伊拉克分裂,美國不會冒得罪所有阿拉伯人和阿拉伯政權的危險,尤其其中還有美國盟國,如沙特、卡塔爾等國。庫爾德人狹隘的地緣性也限制了他們政治上的活動空間。
庫爾德問題,短期內恐怕難以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