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社會里離婚率已越來越高,在很多國家,有近一半的婚姻是以離婚告終的。為什么會這樣呢?
在你性急地開始任何分析之前,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那就是先要知道關于婚姻種種說法的真相。美國剛剛結束的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為我們了解婚姻的真相提供了依據。
關于結婚
說法一:婚姻對男人的好處多過女人;
真相:這是早期婚姻學家們曾廣泛宣傳的一個理論。但最新的研究發現,男人和女人從婚姻中得到的好處是相等的,只是方式不同。無論男女,在婚姻狀態中都會更長壽、更健康、更愉快,也更富有。丈夫們從婚姻中能得到的最明顯好處是健康,而妻子則獲得了更多的經濟上的益處。
說法二:有了孩子能提高婚姻質量,并有效防止離婚。
真相:研究顯示,婚姻最容易出現危機的時候,就是第一個孩子剛剛出生之后,此時夫妻倆通常會變得疏遠,并且給婚姻帶來壓力。有孩子的夫婦同沒有孩子的夫婦比,離婚的風險的確要稍小一些,但這是因為人們在遇到婚姻問題時,會“看在孩子的份上”而繼續呆在一起,婚姻的質量并不能得到保證。
說法三:對一樁長久的婚姻來說,成功的秘訣在于幸運和浪漫的愛情。
真相:婚姻長久的秘訣不是幸運和愛情,而是責任感和相互間友誼般的情感。最幸福的夫婦應該能像真正的朋友一樣分享生活,并且在興趣和價值觀上都能協調一致。
說法四:女性所受的教育越多,結婚的機會就越小。
真相: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結論已有所變化——跟那些沒進過大學的同齡人相比,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更容易結婚,盡管她們第一次婚姻的年齡會普遍偏大。
說法五:婚前同居可以測試彼此到底有多適合,可以提高人們對婚姻的滿意程度,讓婚姻更持久。
真相:許多研究都已經發現,那些婚前就生活在一起的配偶對婚姻的滿意度其實更低,婚姻最終破裂的機會也更高。其原因之一是,認同同居生活的人在觀念上也是認同離婚的。有證據表明,同居行為的本身就會讓人產生對離婚的認同感,比如說認為兩個人的關系只是暫時的,以及“這種關系很容易結束”。當然,那些決定結婚后再同居的人不在此列。
說法六:別指望可以像過去的人那樣終身相守,因為今天的人要長壽得多。
真相: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根據,人類壽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嬰兒死亡率的急劇下降。今天的成年人能夠比他們的祖父母活得稍微長一點,但結婚的年齡同樣也在向后推遲。因此離婚自由的婚姻同過去的50年比,沒什么太大的區別。此外,近50%的離婚發生在結婚的第7年之前。
說法七:已婚婦女更容易遭遇家庭暴力。
真相:以前大家愛說,“結婚證就是男人的打人證”,但調查顯示,現在未婚女性——尤其是跟男人同居的未婚女性,遭遇家庭暴力的風險更高。如今,男人動手打妻子的情況得到了很大改善,原因是女人已越來越不愿意同暴躁的男人結婚,而丈夫們也越來越清楚,打妻子沒什么好處,他得承擔在妻子健康上的投資。另外,社會輿論也是制止男人暴力行為的有效力量。
說法八:已婚的人比單身者對性愛的滿意度低,且性生活也不如單身者多。
真相:根據全美國范圍的調查,已婚的人跟未婚的同齡人相比,不管是性愛質量還是性愛頻率都要高。他們不僅僅有更頻繁的性愛,而且更能從身體上和情緒上享受到性愛的樂趣。
說法九:同居跟結婚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是少“一張紙”罷了。
真相: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同居不能帶來婚姻所特有的好處——身體上的健康、精神上的滿足和財富上的積累。同居的伙伴始終不如婚姻伴侶那樣忠誠,他們更傾向于個人的人身自由,而較少考慮伙伴的福利。
關于離婚
說法一:由于人們在過去的痛苦中吸取了教訓,因此第二次婚姻比第一次婚姻要成功;
真相:盡管許多離過婚的人后來有了成功的婚姻,但事實上,第二次婚姻的離婚率要高于第一次婚姻;
說法二:離婚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問題,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些問題將不復存在,孩子會很快復原。
真相:不管是小范圍的調查,還是長期、大跨度的調查都證明,對孩子來說,父母離婚造成的許多問題都會長久存在,有的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
說法三:在離婚之后,女人的生活標準會直線下降73%,而男人會提高42%。
真相:這是一個被夸張了的說法,新的統計數據是,女人的下降水平是27%,而男人的增長水平是10%。兩性間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在近10年來沒有得到太大的縮小。
說法四:對子女來說,父母離婚比勉強生活在一起會更好。
真相:只有在那種沖突程度極高家庭里,離婚才能帶給孩子“好處”。那些平時沖突較小,最后以離婚告終的婚姻(2/3的離婚都是這種模式)里,孩子在父母離婚以后會感覺更糟糕。因此,除了那些沖突特別激烈的家庭,一般來說只要父母在一起,即使他們不斷有問題,對孩子來說,也要比離婚好得多。
說法五:在婚姻破裂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會非常謹慎地建立婚姻關系,并且有強烈的決心要避免離婚,所以他們的婚姻會更成功。
真相:離異家庭出來的孩子,他們的婚姻比在完整家庭里成長的孩子,離婚的風險更大。其主要的原因是,那些家庭幸福的孩子從他們父母身上學到了對婚姻的責任,以及建立長久婚姻的觀念和技巧。而離異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對婚姻的責任感已經被破壞了。
說法六:離婚后,孩子生活在重組家庭里比生活在單親家庭里好。
真相:有證據顯示,重組家庭并不比單親家庭好。繼父繼母模式的家庭有許多特有的問題,比如說人際關系更復雜,而且家庭破裂的可能性會加大。
說法七:在婚姻某些特定的階段感覺非常不幸福是一個信號——婚姻最終將以離婚告終。
真相:所有的婚姻都有起落,總是有低谷也有高潮。一項大型調查顯示,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未,有80%的人對自己的婚姻感到不幸福,但他們并沒有離婚;5年過后,這些相同的調查對象感覺自己快樂多了;最后,有3/5的人把自己的婚姻歸到“很幸福”或“比較幸福”的類型中去。
說法八:既然離婚率那么高,說明大家都已經拋棄了不幸福的婚姻。所以現在仍處于婚姻狀態中的人們一定比以前的人幸福。
真相:在幾次全美國的調查中發現,其實人們婚姻的幸福程度并沒有提高,甚至還略有下降。跟20和30年前相比,現代人的工作壓力更大,婚姻的沖突更多,但婚姻對夫妻雙方的影響卻在減少。
說法九:很少有男人主動提出離婚。
真相:有2/3的離婚是由女人提出來的,其原因多與法律有關。比如說,婦女更有機會獲得孩子的監護權。當然,女人主動提出離婚,也是往往是由于丈夫們更容易有“不好的行為”,比如吸毒、酗酒,以及不忠等。
[編譯自美國《發現》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