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1事件中,美國軍政要員按60多年前制定的核戰末日計劃,分頭躲進了末日避難所,在那里對全國進行控制指揮。
發布清空令的“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地下指揮中心”
9·11事件發生后,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發布了清空令,要求所有美國上空的飛機立即停飛。這對穩定當時的局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地下指揮中心地處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西南郊海拔2233米的夏延山地下,距地表400多米深處,上面覆蓋著330米厚的花崗巖石,始建于1956年,1966年交付使用。它的墻壁用鋼板焊接而成,可減少核爆炸產生的電磁效應,全部建筑物坐落在近千個螺旋彈簧和液壓制動器上,以防止核爆炸震動或地震的破壞,所有出入口和通氣道均用防爆閥門密封,是美軍最堅固的固定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包括作戰指揮中心、導彈警戒中心、空間防御作戰中心、防空作戰中心和計算機中心等,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紤]到戰爭的需要,該中心配有供電供水等生活設施,在緊急情況下,可供1800人工作30天左右。
副總統堅守的“總統緊急作戰中心”
9·11事件后,在白宮上班的副總統切尼就被特工強行架入總統緊急作戰中心,在那里履行職責。
總統緊急作戰中心是位于白宮東翼地下深處的一個加固地下掩體,該掩體可以防御一枚小型核彈直接命中,該中心裝備了先進的三防系統,可以確保它免受時間長達7天的核生化的威脅。地下掩體里的指揮與通訊系統可以保證躲進掩體的美國總統或者副總統不會中斷與全球美軍的聯系。
當時就是在這兒,切尼通過保密電話與布什取得了聯系,并要求法定總統繼承人及其他政府要人緊急疏散到指定的秘密設施內。
總統繼承人棲身的“高地特別地下設施”
在切尼要求法定總統繼承人疏散后,美國海軍陸戰隊特別保衛中隊的直升機立即飛往特定的集合地點,載著議長哈斯特以及其他法定美國總統繼承人飛住高地特別地下設施。
高地特別地下設施位于距離首都華盛頓約90公里左右的弗吉尼亞貝里維爾的惠瑟爾山中,搭乘海軍陸戰中隊的直升機約需20分鐘左右路程。高地特別地下設施始建于1954年,1958年竣工,耗資10億美元,是美國政要末日核戰庇護所之一。由于該地下設施僅在1965年11月9日美國西北地區神秘大停電事件發生之后啟用過一次,媒體也不太清楚其詳情。據有關人士透露,它里面有醫院、餐廳、娛樂場所和休息區,外加一座應急電站、一個電臺和電視臺,總面積達60萬平方英尺,可以容納數千人,在這里可以通過專用電話線與白宮直接聯系。
首次啟用的“美國國家預備聯合通訊中心”
在9·11事件后,美國最神秘的國家預備聯合通訊中心首次打開了它的庇護之門。
該中心位于馬里蘭州和賓州交界處的雷文洛克山,距離白宮約170公里,距離戴維營僅12公里。這個中心建成于1953年,其用途只有一個——“備份五角大樓”,就是如果在未來有一天白宮和五角大樓被摧毀之后,這里將擔負起美國國防部和總統棲身指揮的雙重角色。
國家預備聯合通訊中心的地下設施總面積有70萬平方英尺,裝備有先進的計算機和通訊設施,全部都在1000英尺厚的花崗巖層下,里面的坑道四通八達,各種生活設施應有盡有,可以容納3000人以上,儲備的食品、水和生活必需品可供這些人享用半年。
該中心對外絕對保密:一不允許任何人參觀;二冠以R設施代號;三是當地居民和參加修建的人員必須對這里的情況只字不提,守口如瓶,而且那些修建人員竟然簽定了終身保密的合同。中心的保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末日飛機起飛地“奧弗特空軍基地”
有心人可以注意到在事件發生后至返回華盛頓前,布什在奧弗特空軍基地待的時間最長。
這是因為在奧弗特空軍基地內有一個美國戰略空軍地下指揮中心。此中心裝有計算機控制的信息存儲和轉發系統,能以3000字/秒的最快電傳把北美全部戰略空軍指揮所連接起來,從而擴大了戰略空軍司令部指揮控制系統覆蓋的范圍。
素有“末日飛機”之稱的4架波音747—4B型飛機也駐扎在奧弗特空軍基地。這4架末日飛機其實是空中指揮所,實施空中機動不間斷指揮。其機身呈銀白色,機艙與外界全部密封隔開,即使核爆炸造成的巨大電磁脈沖也不會對艙內的電子通訊設備造成干擾。此飛機經空中加油后可以不停地在空中飛行,最長可達7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