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美國大片《完美風暴》的人們,都對片中表現的驚天巨浪印象深刻,那種摧枯拉朽的殺傷力確實令人震撼。大海深處藏著太多傳奇,“殺人浪”就是一直讓世界各地的海員與水手們心驚肉跳的傳奇之一。最新研究表明,“殺人浪”確實存在,它常在世界各地海域神秘出現,制造一宗又一宗海難。
長期以來,主流科學界曾將“殺人巨浪”視為迷信而不予理會,但據最近英國《觀察家》周報報道,這種殺傷力極強的巨浪確實存在,每年都會摧毀幾十艘船和多個鉆井臺。以現有的科學認知,人類根本無法合理解釋“殺人浪”的存在,也沒有任何一種船只能抵擋得了巨浪的破壞力。
德國超級油輪“明興號”就是被“殺人浪”吞噬的著名例證。這艘有史以來最大的貨船長度超過兩個半足球場,被譽為“不沉之輪”。但在1978年12月7日,這艘凝聚德國海運界全部驕傲的巨輪竟在駛往美國途中突然消失!隨之展開的世界航海史上最大規模的搜救行動成果寥寥,26名船員無影無蹤,營救人員只找到一艘體無完膚的救生艇。過去,這種神秘海難被解釋為船體維護欠佳或航行人員操作違章,但直到兩年前,科學家才發現眾多事故背后另有真兇,原來是“殺人浪”在作祟。
發現“殺人浪”的標志性事件,是兩年前英國超級游輪“奧里亞娜”號遭巨浪狂襲,玻璃全被打碎,10層游輪竟有6層進水。1個月后,又一艘拖船被擊沉,8人死亡。傳統理論根本無法對“殺人浪”作出解釋。因為即使是在最惡劣的暴風雨中,海浪也不會高過10米,但高度竟達30米的“海墻”殺人浪不時出現,意味著現有的氣象學理論有問題,也提醒現代船舶的設計應考慮到如何防范“殺人浪”的殺傷力。
殺手石并非直接針對人類,它是珊瑚的殺手,叫作微生物石,它嚴重地破壞了海洋環境,威脅著珊瑚礁,并進而威脅著動物群落和人類。遺憾的是,殺手石的再現并非來自自然現象,而是緣于人類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自身活動的突變。
殺手石是一種生物,是由海洋微生物群細菌和藻青菌組成的一種結構,一般在水下不足25米處繁殖增生。在某些海域,殺手石能以驚人的速度鋪滿海底,使珊瑚接觸不到陽光這一重要的生命源從而死亡。以前的科學研究認為,微生物石早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絕跡,想不到現在重現了。
法國的地質學家和生物沉積學家吉爾貝·卡穆安在研究海平面的近期變化時,在塔希提島發現了微生物石。他說:“我們在已經存在了好幾千年的珊瑚礁上鉆孔,發現了大量的微生物結構。為了找到這種微生物結構迅速增生的原因,我們研究了現在的環境,結果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這種發現也為研究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因為到目前為止,人們只能依靠一些諸如二氧化碳的濃度、海平面高度或海洋溫度等物理數據,來揭示地球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情況。而這一類似“生物顯示器”的微生物石的重現,則揭示出環境中發現的新變化。
對于殺手石的迅速繁殖增長,人類是負有部分責任的。在馬達加斯加和馬約特島,由于土地侵蝕,珊瑚被注入了一些有毒的沉積物質。在留尼旺島和毛里求斯,微生物石迅速增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農業大量使用化肥和沿海地區修建的大量旅館、飯店的結果。據科學家表示,落亞締群島和利富島上就不存在太多的人類壓力,但那兒的微生物石依然繁殖旺盛。顯然,大約在15年前這些島嶼上也發生了某些事情,只不過人們沒有經過測驗罷了。
由于微生物群具有很強的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所以我們與微生物石入侵現象的斗爭顯得非常困難。微生物石具有不同的代謝方式,它們甚至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改變自己的調節機制。因此,當人們發現微生物石時,要消滅他們事實上已經有些為時過晚了。但吉爾貝·卡穆安在法國國家沿海環境計劃的支持下,已經準備了一些防止事態發展到無可挽回地步的行動計劃。希望能“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按照這一計劃,人們可以從發現殺手石的地方著手,對地方性的原因做出迅速反應。例如限制污水的排放和農家肥的施用。當然,最難辦的還是對氣候施加影響。卡穆安教授說,珊瑚礁存在的時間可能不會超過21世紀。眾所周知,地球上有1/3的居民都生活在100公里寬的海洋帶周圍尤其是太平洋沿岸的居民,與氣溫升高和海平面上升有著直接的關聯。從生物的數量和多樣性的角度來說,珊瑚礁是比熱帶森林還要豐富得多的生態系統。眾多魚類和藻類的生存要依靠珊瑚礁。如果沒有珊瑚,魚類和藻類就會死掉。而如果沒有這些魚類和藻類,依水而居的人類將會面臨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