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刊 摘 要
天哪 中國的廉價汽車來了
2003年10月8日《紐約時報》
就在中國汽車業和汽車銷售進入快速增長之際,西方的擔心也與日俱增,他們怕中國制造的汽車會和玩具、家電一樣,憑借價格優勢占領市場。《紐約時報》雜志近日刊登的一篇文章這樣說:
當前,幾乎每個大的國際汽車生產商都在中國生產汽車。中國出口美國的第一批汽車可能是美國早已銷售的型號,也可能是中國制造的大眾捷達或者本田思域。然而,這不是敲開美國低端市場的中國車,進入美國的中國車可能是當地人根本沒聽說過的品牌。
現在,中國生產汽車的成本比歐美、日本和韓國都要高,這是因為工廠規模小,許多零部件需要進口,基礎設施不健全。等中國高效的工業基礎設施到位、可以降價的時候,它一定會來,就像其他便宜的家用電器一樣。
“全球汽車知情者”(Global Auto Insider)的負責人保羅·萊尼特說:“中國在未來5年出口到北美的汽車會帶有明顯的西方特征,如果價格在6000~7000美元之間,很多美國人會接受。但是純粹中國制造的汽車也許到2018年才能面世。”
為了讓新車以便宜的價格進入美國市場,中國企業必須找到銷售辦法。N opi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售后零件服務商,他和生產企業密切合作,可以借助一些模型,把平凡的廉價車變成一輛酷車,車主甚至可以產生自己是超級英雄的感覺。另外,零售商的力量也可以借助。像克斯特克零售店門前現在停著雪佛蘭供消費者選選擇,進貨價格比其他銷售商更有競爭力。沃爾瑪今年也要在德克薩斯銷售二手車。他們賴以吸引顧客的低價對中國汽車來說是個機會。
車界人物
比爾·福特 中國行
美國福特公司董事長兼CEO比爾·福特10月14日來華訪問,在專門拜會了國家領導以及國家部委的領導后,10月15日在重慶見證了福特集團與長安汽車集團簽署的擴張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并參加了長安福特產能由2萬輛提升到15萬輛的項目奠基儀式。10月17日,比爾·福特在北京約見全國的主流媒體,并且向在座的記者正式宣布福特全系品牌將挺進中國,爭作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凱利:勞斯萊斯的利潤回報并不高
10月24日,勞斯萊斯亞太區總裁凱利在面對記者提出的,世界級頂級豪華車在中國獲取的利潤要高于其在歐洲或北美市場的猜測時。他說:勞斯萊斯在世界各地的零售價是統一的,區別要視于當地的幣值以及稅款,比如,勞斯萊斯PHANTOM豪華型在英國是25萬英鎊,按目前匯率折算成人民幣為345萬元,而中國由于關稅較高,加上運送等其他費用,價格為545萬元。在現有的銷量上減去初期的投資、營建成本和市場推廣費,勞斯萊斯提供的利潤回報百分比并不高。
狄安德:有信心迎接國產寶馬的挑戰
國產寶馬3系的主要競爭對手奧迪汽車,其中國區執行總監狄安德近日表示,雖然我們最主要的競爭對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但是我們有最優秀的產品、最先進的技術和最好的服務,更有一個遍布全國的、國際標準的強大經銷商網絡,這些都是我們的競爭優勢。所以,我們完全有信心在中國市場上保持奧迪的領先地位。
卡洛斯·戈恩 對中國合作伙伴不滿
日產汽車總裁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近日稱,與外國汽車制造商結盟的中國汽車廠商在長期的合作內將必須為合資的制造及其他運營業務增加“價值”。在外國汽車廠商提供技術以及專門技術為中方的合資工廠“添加價值”時,與此相對比的卻是,他們的中國合作伙伴除提供低成本勞動力和銷售渠道外,對實際經營和管理的貢獻幾乎為零。
小舒馬赫 參觀上海賽道
10月14日,獲得本年度F1大獎賽兩個分站賽冠軍的威廉姆斯車隊德國籍車手拉爾夫.舒馬赫來到上海參加威廉姆斯車隊贊助商的活動,上海國際賽車場有關負責人向小舒馬赫介紹了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建造的上海國際賽車場。小舒馬赫表示非常期待明年來上海參加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