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計、謀殺與復仇的氣息彌漫在古埃及的薩卡拉墓園里,等待著被人——指認、發掘。經過努力不懈的研究,考古學家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發現,沉睡地底4000多年的疑案逐漸浮現……
在位于尼羅河畔附近,這個如今被稱為薩卡拉的地方,被后人重新發現的古墓、銘文和祭品正一點一滴地揭開遙遠歷史的神秘內幕,泄露了古埃及宮闈中的陰謀算計與復仇殺戮。
伊朵公主還沒長大就夭折了。從她寢堂內排列的石灰巖浮雕看來,她還是個孩子。環繞著她的美麗風景頌揚著尼羅河谷的富饒——有魚和水鳥,鱷魚咬著初生的河馬,母牛帶著小牛;這些都是埃及皇家墓葬常見的裝飾。然而,有些地方就是不對勁。
“伊朵代替了別人,”納吉·卡那瓦提肯定地說,他是澳大利亞悉尼麥覺理大學的埃及學教授,“看這里,”他讓我注意伊朵膝蓋旁的一小塊粗糙壁面,“有一只腳被人用鑿子鑿掉磨平。還有一個男人的短裙也是這種情況。你可以依稀辨出在伊朵的身后原來有一個魁梧男子身形的痕跡。”
伊朵公主死于公元前2330年左右,被埋葬在尼羅河畔的薩卡拉,她祖父烏納斯國王和父親特提國王的金字塔也在附近。古埃及誕生之初,也就是大約5000年前,埃及開國諸王扼守著尼羅河河道不及兩公里寬的要沖,掌控了尼羅河的交通。他們屯墾的地方后來成為古埃及的重要都城孟斐斯;而這些王公貴族的埋骨之處則是以薩卡拉為中心,這使得薩卡拉成為古埃及最受尊崇的皇家墓葬區之一。
伊朵的墳墓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被發現時,沒有人特別留意這塊修改過的浮雕。近來經過卡那瓦提仔細檢視后,卻意外發現一樁陰謀的蛛絲馬跡。“我重新解讀過象形文字,找出了墳墓原來的主人,”他說,“他叫伊希,是烏納斯國王的‘維齊’,也就是宰相。”伊希和當時大多數的權貴一樣,曾經用多年時間修筑自己安息的地方。不過,為什么最后長眠在此墓室的卻是伊朵公主?
卡那瓦提提出新理論來解答這個問題,其中包括引人入勝的宮廷政變與特提國王即位時撲朔迷離的情勢。“我們不知道特提的來歷,只知道他娶了烏納斯的女兒,在岳父死后繼位為王。我想他是以武力奪得王位的,伊希可能極力反對卻沒有成功。特提于是將伊希的墓賜給女兒,以作為對他永久的懲罰。”
近來,埃及考古專家哈瓦斯又從特提金字塔里及其墳墓周圍發現了一些新線索,研究顯示特提在位末期與他即位之初一樣,可能都處于動蕩不安中。
“一定發生過驚天動地的大事。越是深入觀察就有越多證據顯示,曾經發生一起重大陰謀。”哈瓦斯說。這天,哈瓦斯帶我進入他緊鄰特提金字塔東北方的發掘遺址。“這片墓葬建筑群也是我發現的,墓里葬的是特提安赫一肯,他是庫怡特(特提有兩位王后,一位叫庫怡特,另一位叫依浦特)的兒子,也是特提的王儲。我們以X光照過他的木乃伊,發現他死時大概只有25歲。”
我有點糊涂了:特提國王的長子英年早逝,因此由第二位妻子依浦特的兒子佩皮繼承王位,是嗎?也許。
也許不是。重重陰謀就由此顯現出來。
“這段時期還是混沌不清,”哈瓦斯坦言道,“我們對現有的古埃及國王年表還有疑義:因為年表直接從特提跳到佩皮一世,壓根沒有提特提國王的長子特提安赫一肯。”于是,哈瓦斯將他最近的發現搭配著收集到的斷簡殘編,建構出一連串似乎言之成理的陰謀篡位的政變事件。“我認為在約公元前2323年,有人陰謀造反,庫怡特的兒子特提安赫一肯和他的父親特提國王一起被殺。后來,依浦特王后設法把兒子佩皮弄上了王位。為了替父報仇,佩皮一世毀去了叛亂首腦墓中的肖像,這等于是判他死刑。”哈瓦斯有此推斷,是因為在特提的臣子墓葬中有了新發現。
這天早晨,哈瓦斯領著我來到另一座寢殿。“你看,原來的名字被鑿去,取代的是一位叫塞斯亨涅弗的人,”哈瓦斯說,指著在被鑿掉的凹痕里的一行象形文字,“這行文字說,他只是個九品芝麻官,這座墳墓是國王御賜給他的。”
“你再看玄關上面。”哈瓦斯又指著巖石上一小片象形文字,“這是墓室原來主人的名字,叫賀齊。他在特提國王朝中擔任‘維齊’。我猜一定是負責更改浮雕的人漏掉鑿這個地方了。”接著我們又看到柱廊的兩根柱子及大門兩側壁畫上也有一串鑿痕。我還以為是有人惡作劇故意破壞的,原來我錯了。
“你仔細看,這些地方原本都刻有賀齊的人像的,但有人小心翼翼地把它鑿掉了。”哈瓦斯說:“因為古埃及人認為,人死后可以藉由這樣的人像繼續存活的,所以要懲罰已經進入陰間的人,就得毀掉他所有的人像。”
古埃及人認為,一個人死后,他的“卡”,即生命力,可以藉由墓室中的人像重返現世。因而無數王公大臣爭相在薩卡拉修筑奢華的陵墓,在墓室中畫滿了“卡”可以利用的景象——食物與飲料、服務的仆人、成群的歌者舞者乃至狩獵垂釣,這樣“卡”就得以繼續享有世間一切的逸樂。而毀去了賀齊墓中的人像,便永遠地切斷了他重返世間的路。那么這位宰相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必須接受如此嚴重的懲罰?哈瓦斯相信是因為他密謀推翻特提國王。逃過此劫的佩皮一世極有可能為了報復已經死去的賀齊,便將他的墳賜給別人。“總之,一定發生了驚天動地的大事,許多人因此獲罪。”
賀齊極可能是元兇之一,特提國王的首席御醫和軍械庫督導也應當是要角,因為他們也得到同樣的懲罰。宮廷侍衛長可能涉罪程度較輕,因為他的人像只被鑿去了鼻子和腳。
哈瓦斯帶我走過一座座墳墓,展示他精心收集的證據,并建構他的論點,“對我來說,”他滿足地說,“這就跟福爾摩斯偵探小說一樣刺激有趣。”
新的陰謀情節又從薩卡拉南區佩皮一世金字塔的發掘浮現,為他的家族傳奇再添一章。法國考古隊隊長奧德蘭·拉布魯斯發現了包括佩皮一世在內的7座金字塔,有3座是佩皮一世的妻妾,其中有埃及史上權傾一時的王后安赫森。
“佩皮一世娶了來自阿拜多斯的兩姐妹為妻,安赫森是其中一個,”拉布魯斯興奮地敘述著,“她名字的意思是‘她為佩皮而活’。佩皮一世死后由她姐姐的兒子邁蘭瑞即位,但邁蘭瑞在位才短短幾年,就由安赫森的親生兒子佩皮二世繼位。我們推算當時佩皮二世登基時大概只有6歲,所以由母親安赫森攝政。安赫森握有實權,從她的墳墓就看得出來。”拉布魯斯領著我踏進了安赫森的墓室。他指給我看安放在西邊落日方向的石棺,然后仔細看著傾瀉在石墻上密密麻麻的象形文字,文字全涂上了象征重生的綠色。“這位王后是第一位墓葬里有這種文字的女性,”他解釋道,“在她之前,‘金字塔文’這種神圣咒文只有國王才能用。統治者必須經歷死亡才能永生不朽,這些文字是用來幫助他永生的。只要他大聲讀出這些文字,他的肉體就能在死后再度重生。”
安赫森想必是個非常杰出的女性。在她之前,皇家的妃嬪都默默置身幕后;突然間她走了出來,為自己造了座國王級的陵墓,將國王最具威力的神秘咒語據為己用。而且她的手段、野心還不只如此。
為了證實這一點,拉布魯斯又帶著我步出金字塔,走進安赫森那已成廢墟的寢廟,來到一塊刻有象形文字的白色石灰巖之前。“我們一度以為邁蘭瑞是佩皮二世同父異母的兄弟,不過,找到這個東西之后,我們就扔掉了那個理論。”拉布魯斯說,“這上面明明白白寫著:安赫森是佩皮一世的妻子,也是邁蘭瑞的妻子,而且還是佩皮二世的母親。”
這套家譜太復雜了,我搖著頭,搞不清這是怎么回事。拉布魯斯又詳細解釋了一遍。“國王死了,妻妾就毫無地位可言。佩皮一世死后,安赫森本應呆在后宮默默老去,但我們認為她想辦法勾引了她的外甥邁蘭瑞,而且幸運地有了兒子,就是佩皮二世。”
這下我明白了。這個女人一定是既精明迷人又富有心機且心狠手辣。
如果把母親攝政的歲月也算進去,佩皮二世統治的時間可能超過90年,比埃及歷史上任何一個國王都長。佩皮二世在公元前2175年左右駕崩時,中央集權已幾近瓦解了。他死后不到20年,各省總督便紛紛割據,擁兵自重。運河的干旱可能使政局更加動蕩。沒有降雨就沒有水灌溉,因此收成萎縮,饑民遍野。今人所謂的“古王國時期”至此告一段落。
后世國王雖屢次統一埃及并數次遷都,但孟斐斯始終是重要的都會與宗教中心。和孟斐斯緊緊相依的薩卡拉,所有的活動都隨著政局的起伏而波動。后來的國王駕崩后雖葬在它處,但這片古老的皇家陵墓區仍吸引虔誠的子民前來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