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
2002年7月,國家經貿委批準了寶馬公司與華晨中國汽車有關在中國建立豪華轎車生產基地的項目提議許可。寶馬占合資公司50%的股份,華晨中國汽車占40%的股份,另外10%由政府持有。中國寶馬將在2003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產,最初將每年生產數千輛寶馬3系列汽車,到2004年寶馬5系列汽車也將在該廠投入生產,產量將上升至1.6萬輛,最終目標是年產4萬輛寶馬汽車。目前中國市場上,寶馬3系最受歡迎,一度脫銷。
福特
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10月25日,是福特汽車公司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
福特汽車1995年起擁有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30%的股份,并于1997年底成功推出了Transit全順商用汽車。
長安福特,于2001年4月25日在重慶成立。首期注冊資本為9800萬美元,福特與長安各擁有50%的股份。長安福特初期生產1.3升~1.6升排量的轎車,長遠計劃是以生產1.6升轎車為主。新車(1.6升嘉年華)將于今年年初上市。
馬自達(已與福特合作)
1992年,與當時的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現已經進入一汽)合資成立海南馬自達汽車沖壓有限公司,引進多種車型,先公司普利馬(2001年推出)和福美萊(2002年推出)銷售勢頭良好,年目標有望達到2萬輛。
2002年馬自達宣布與一汽通過技術合作方式生產“馬自達6”,新車2003年可下線,為中國市場第一款與美國市場同步推出的國際知名中高級轎車。在華可與廣州本田、帕薩特一競高下。銷售目標15萬輛。
本田
東風本田由東風公司與本田技研各投資50%創立,為廣州本田提供2.0、2.3、3.0發動機及自動變速箱的心臟配套。目前已有年產5萬臺發動機的能力。
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注冊資本為11.6億元人民幣,由廣州汽車集團和本田工業技研株式會社各出資50%建設而成。廣州本田目前引進本田雅閣最新2.0升級系列轎車,生產目標為年產5萬輛以上,起步階段為年產3萬輛。生產車型為雅閣2.3VTi-E豪華型轎車、2.3VTi-L普通型轎車和2.0EXi環保型轎車。
2002年,廣州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本田工業技研株式會社簽署《在廣州建立Honda轎車出口基地項目合作意向書》。該出口基地擬由上述合作三方共同出資在廣州市出口加工區建設,引進生產本田技研先進的經濟性小型轎車,起步規模為年產5萬輛,產品100%出口,主要面向歐洲和亞洲市場。
大眾
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上海汽車拖拉機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公司于1985年3月合資興建的轎車生產公司。以桑塔納、帕薩特、POLO等車型馳騁中國市場。新車8萬元價位GOL將在明年推出。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占60%股份,大眾汽車公司占40%股份。1995年,奧迪公司從大眾汽車公司手中購買了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10%股份。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早期以生產捷達和捷達王著稱。現其奧迪A6和寶來很受市場追捧。
現代
2002年10月,北京現代成立,注冊資金18億元人民幣,其中中韓雙方各占50%。至明年1月,計劃投入33億元人民幣。韓國現代稱,到2010年,韓方對合資企業的投資將達到11億美元。第一批2000輛韓國現代品牌索娜塔轎車于2002年底投放市場,到2005年將形成20萬輛轎車、20萬臺發動機和10萬臺變速箱的生產規模。在現代公司的計劃中,2003年,將在中國生產索娜塔5萬輛,其中包括1.8升和2.0升兩款,2004年11月將生產1.6升款。
江蘇悅達汽車制造廠,1999年江蘇悅達集團和起亞集團(現歸現代集團)分別出資70%和30%組建。2000年現代集團增資,股權比例變為悅達占50%、起亞占30%、現代占20%,合資公司改名為“江蘇現代起亞悅達汽車有限公司”。雙方擬共同增資6000萬美元,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引進新車型,擴大生產能力,使之成為現代集團在中國的一個生產基地。2001年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合資經營期限為30年,投資總額為980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7000萬美元,其中:東風汽車占25%;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占25%;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占50%。2002年底,現代起亞與東風悅達合資生產的經濟型車千里馬Accent將下線。
標致-雪鐵龍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后改名東風雪鐵龍)是東風汽車公司和法國雪鐵龍汽車公司合資興建的大型轎車生產企業。合資比例為東風公司70%,雪鐵龍公司25%,法國興業銀行4%,法國巴黎銀行1%。建設規模為年產30萬輛轎車和40萬臺發動機,一次規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103.58億元人民幣,建成年產15萬輛整車和20萬臺發動機的能力。 該合資汽車公司目前生產富康轎車,以及在2002年開始生產畢加索(Picasso)和Elysee型雪鐵龍轎車。
2002年9月,東風汽車和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宣布對東風雪鐵龍公司再注資1.4億歐元。雪鐵龍在合資公司的持股比例將上升到32%。作為擴大合資汽車公司生產計劃的一部分,法國標致將會把其兩個新車生產平臺遷移至中國來,并安裝在武漢的汽車生產廠,其中一個主要用于生產標致307,而另一個則在未來數年內用于生產微型轎車。
豐田
2000年7月,豐田汽車公司與天津汽車集團下屬的天津夏利股份有限公司的轎車合資生產公司——天津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天津豐田的總投資額為l億美元,生產車型為與豐田的21世紀小型車戰略產品VITZ、PLATZ等車型共用平臺的新車型,生產規模為年產3萬輛,預計于2002年投產,將使用豐田商標在中國國內銷售。威馳已投放市場。一汽和天汽重組后,豐田和一汽簽約,在一汽投放“皇冠”等車型。
四川豐田汽車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四川旅行車制造廠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豐田通商株式會社共同投資9909萬美元組建,三方出資比例分別為50%、45%和5%。新車柯斯達2002年4月開始正式銷售,已售出1000多輛,產銷兩旺,基本沒有庫存。
這是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在日本以外的國家投資建設的第一家柯斯達整車生產廠。計劃2005年的產量將達到1萬輛,占中國客車市場10%的份額,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32.5億元,從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柯斯達生產基地。
雷諾/日產
2002年日產宣布將與東風汽車公司合資,合資初期的投資額高達30億元人民幣,目前仍在商談中。
2000年,日產背景的臺灣裕隆與東風在廣州合資成立風神公司生產以日產藍鳥為藍本的風神轎車,并取得了成功。
1993年投資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生產皮卡系列,新車“派拉丁”將于2003年上市銷售。
1994年,“法國雷諾”與“中國三江”共斥資9800萬美元組建三江雷諾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輕型客車。幾經沉浮,伴隨戰略整合,三江雷諾在2002年推出“康果”小MPV,2002年正式投放市場。
奔馳
戴姆勒-克萊斯勒(奔馳)股份公司和江蘇亞星客車集團有限公司合資亞星-奔馳有限公司。公司注冊資本6010萬美元,合資雙方各占50%。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7000輛整車和12000輛底盤(含整車自用底盤)的生產能力。
1983年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戴姆勒-克萊斯勒中國投資公司與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第一家合資企業。注冊資本15,704.49萬美元,中方股本為57.6%;外方股本為42.4%。與三菱合作后,帕杰羅車型有望在北京吉普生產。
2002年,三菱分別與湖南長豐和北京吉普簽訂了帕杰羅IO技術和Outlander技術的轉讓協議。
通用
2002年,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和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柳州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達成合作協議。新公司是在2001年成立的上汽五菱的基礎上組建的,上汽集團、通用汽車和柳州五菱各持有50.1%、34%和15.9%的股份。
1997年,通用與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各占50%股份成立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于1998年開始生產“別克”轎車,目前以別克和賽歐為主打,獲得極佳的市場反映。
金杯通用汽車是通用汽車公司與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在沈陽建立的合資企業,1998年重組并增資到2.3億美元,投資雙方各占50%的股份。生產通用汽車公司最暢銷的兩種雪佛蘭車型。
1997年,通用汽車公司和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合資組建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獨立的汽車工程設計企業,雙方各占50%的股份,注冊資本為5000萬美元。
通用收購大宇后將接手大宇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位于山東的幾條生產線,具體方案未定。
菲亞特
2001年菲亞特在上海成立獨資企業馬瑞利動力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以開發和生產在汽車動力系統領域的高科技系統及相關零部件。
1999年,菲亞特與躍進汽車集團公司合資成立南京菲亞特。總資產近30億元人民幣,雙方各持股50%。第一期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6萬輛轎車。目前重點推出派力奧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