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2
2002年中國經濟8%的增長幾乎好得有些出乎人們意料,在全球經濟復蘇舉步維艱的情形下,這無疑成為其中的亮點,為世界所矚目。扼要回顧2002年經濟增長的特點,有助于我們對2003年經濟前景作出正確的判斷。
——投資大幅增長是2002年內需增長的最大亮點,也是2002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據統計,前11個月,國有及其他經濟類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4%,增幅比2001年同期提高7.1個百分點,是近幾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年。據測算,前三季度投資增長對全年經濟增長的貢獻達到65%,因此,投資需求作為國內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快速增長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消費需求增長減緩的影響,使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增長顯著減慢的情形下取得8%的高增長。投資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政府的國債投資力度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幅度較大以及外商直接投資增長迅速。
但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已經面臨財政收入增長的壓力。2002年1-3季度,我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9%,增幅回落13.3個百分點。同期財政支出同比增長17.6%,增幅僅回落3.8個百分點。收入增長明顯放緩,支出剛性較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所以,不宜再加大政府投資的力度,反而應重點關注財政增收問題,努力控制財政赤字和債務規模,確保財政運行安全。
——出口高速增長是2002年我國經濟增長的又一大亮點。2002年,我國進出口增長呈現出低開高走的態勢。1-11月份,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同比增長21%、21.6%和20.5 %,全年有望實現貿易順差300億美元,前三季度出口對增長的貢獻達10%,成為促使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
——經濟運行的質量有所改善。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總體水平繼續提高,在物價持續走低的情況下,2002年1-10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和稅金都出現了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6.3%和11.5%。
——消費需求增長緩慢。2002年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直在7.9%-9.1%之間徘徊,增幅低于去年全年增長10.1%的水平。其中,農村地區銷售增長低于城市,城市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長10%左右,但縣及縣以下零售額只增長7%左右。
——物價總水平持續低位運行,通貨緊縮現象沒有明顯改善。2002年1-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01年同期分別下降1%左右。通貨緊縮現象仍然比較明顯。消費需求增長減緩、通貨緊縮是我國經濟的重大隱憂。我國近幾年的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投資需求增長拉動的,而不是由消費需求增長拉動的,因此,如果沒有國內消費需求增長的及時跟進,那么,整個經濟增長就會面臨不可持續的風險。
2003年三大需求分析
雖然2002年我國總體經濟運行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態勢,投資需求增長也令人滿意,但是消費需求卻始終難以啟動。可以說,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阻礙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首要因素。因此,無論從增強經濟增長的持久動力還是從目前財政收入增長狀況來看,2003年宏觀政策內容都需要作出某些調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03年經濟工作的部署也正好體現了這一點。在財政政策方面,2003年將繼續發行一定規模的國債,預計發行1400億元,從國債的絕對規模和與經濟總量的相對量來看,力度有所減小。在貨幣政策方面,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充分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保持貨幣供應量的適度增長。規范和引導銀行、證券、保險業健康發展,穩步實施金融體制改革。
事實上,2002年以來,貨幣政策已經趨于活躍,措施頻頻,兩次調高貨幣供應量調控目標,2月份實施第8次降息,增加對中小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再貸款等,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有加強之勢。預計2003年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仍將延續,繼續保持低利率環境,有可能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和再貼現率,擴大貸款利率浮動范圍;加大金融對農村、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消費信貸,但是,房地產開發貸款將會受到嚴格管理。
對于2003年的經濟走勢,我們認為,將主要取決于投資、消費、出口三大需求的變動:
投資需求
從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及政府政策取向來看,2003年投資需求保持快速增長仍然有相當的基礎。政府國債投資力度雖然會有所減弱,但仍會保持一定的投資規模;外商直接投資仍然會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2002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將首次突破500億美元大關,這預示2003年實際利用外資還會以較高的幅度增長。此外,民間投資也開始趨于活躍。因此,投資拉動仍將是明年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03年制約投資增長的因素主要是:其一,政府投資力度減弱。其二,為了防止房地產泡沫加劇,中國人民銀行將針對某些商業銀行開展“零首付”,降低首付款比例等違規房地產信貸行為進行檢查,因此,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幅可能會回落。但總體來看,在各種影響因素中,積極因素是主要的,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保持15%左右的增長應該是可能的。
消費需求
消費需求將成為2003年啟動內需政策的重要著力點。我們認為,隨著2002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現金收入的增長,2003年消費需求有望出現回升,但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增長。
首先,為實現投資和消費雙拉動,2003年啟動內需的政策會更多地向啟動消費需求方面傾斜,特別是會加大增加農民和城鎮中低收入階層收入的力度。其次,從金融對消費的支持來看,2002年包括個人中長期消費貸款在內的其他中長期貸款增加了4234億元,同比增多了1091億元。具體講,個人中長期貸款主要集中在住房按揭貸款、汽車按揭貸款等消費貸款,這類消費貸款增勢強勁。近年來,住房、汽車、旅游、教育等成為經濟發展中的消費熱點,尤其是汽車和住房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生力軍,而銀行貸款在這方面予以了積極的支持。從今后政策看,加大消費信貸力度將是商業銀行的一項長期政策措施,金融支持對消費也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
關于出口需求
2003年我國外貿出口的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但2002年基數已經比較大,因此期望2003年外貿出口仍保持今年這種高速增長不大現實,但仍會有10%-12%的增長。
在結構調整中實現增長
從目前固定資產投資形勢及政府政策取向來看,2003年投資需求保持快速增長仍有相當的基礎,但由于政府投資力度有所減弱,加上央行加強房地產開發信貸管理,估計2003年投資增長幅度會有所下降,大體保持15%左右的增長。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相關政策措施將陸續出臺,明年消費需求增長率有望回升至10-11%。
我們認為,2003年中國經濟將在結構調整中實現增長,預計2003年全年GDP增長7.7%。
(作者為華夏證券研究所證券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