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邂逅,為愛千里大追蹤
1992年7月,家住湖北省巴東縣管渡口鎮趙家灣村的趙飛以2分之差高考落榜了。1993年3月,他來到北京朝陽區一家賓館受訓當保安。
1994年的一天,趙飛在賓館門前站崗。這時,一個年輕姑娘從臺階上往下走來。突然,姑娘一個翅趄,眼看就要摔倒了,趙飛眼疾手快,忙上前一把扶住了她。驚魂未定的姑娘抬頭一看,扶她的竟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姑娘心里一熱,禁不住臉紅了。
姑娘名叫李莉,家在上海市洋埔區,是上海一家旅行社的正式員工,這次來北京旅游,正巧就住在趙飛所在的那家賓館。
奇特的邂逅使兩位年輕人相互認識了。李莉覺得趙飛雖然是農村來的打工仔,但他落落大方,很有魅力。于是,李莉不參加團隊活動,總是等到趙飛下班后和他去北京的風景名勝游玩。趙飛對北京風景名勝的由來如數家珍,解說得頭頭是道,令做過導游的李莉感到驚異。當李莉得知趙飛高中時歷史成績曾得過滿分時,不由得對這小伙子刮目相看了。李莉在北京玩了10天,就和趙飛在一起相處了8天。臨走時,李莉對趙飛說:“別忘給我寫信!”
當時,趙飛雖然也喜歡上了這個開朗大方的姑娘,但作為一個農村來的打工仔,他不敢奢望和這位大城市的姑娘建立并發展戀愛關系,所以當李莉離去以后,他就竭力說服自己忘掉她。過了一個月,趙飛沒有給李莉寫信,李莉卻主動給趙飛來信了。看著那一行行娟秀熾熱的文字和一張張清純微笑著的照片,趙飛讀懂了李莉的心事。于是,他倆鴻雁傳書,電話往來,兩顆年輕的心靈終于碰撞出愛情的火花。
1995年秋,李莉代表全家邀請趙飛到上海玩,怕他不來,李莉還親自飛往北京接趙飛。
李莉一家人非常熱情地接待了趙飛。趙飛驚異地發現李家非常富裕,李莉的父親開了一家公司,兩個服裝廠。李莉的父親與趙飛長談后,很欣賞趙飛,提出讓趙飛擔任公司總經理助理的職務,每月薪水5000元,年底還可參與分紅。
然而,令李莉沒有料到的是,趙飛竟然婉言謝絕了這份工作。趙飛想的是,他愛李莉是愛她這個人,不是愛她的百萬家產,他不愿意聽別人的閑話,也不愿意做被人施舍的可憐蟲。于是,趙飛以和父母多年未見為由,提前離開了李家。
趙飛走后,李莉在家也有些魂不守舍了。李莉的父親看出了女兒的心事,他拿出20萬元人民幣交給了李莉,說:“既然你真心愛他,那我支持你。這點錢,你先拿去和趙飛選一個項目,自己干吧。”
于是,在趙飛離去三天之后,李莉便登上了西去的列車,向趙飛的家鄉疾行。
艱難的航程,用真愛打造真情號
就在趙飛到家的第六天,李莉竟然一個人找來了。李莉的到來使趙家的兩位老人歡喜得嘴都合不攏了。
李莉傾情趙飛,不但帶來20萬元資金,還把自己的一份工作也辭掉了。她表示,只要趙飛愿意,這20萬元不論上什么項目,她都支持,并跟著他一起干。
經過商量,趙飛決定利用峽江航道這一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搞水上運輸。由于趙飛和李莉都是外行,便請了一位懂行的人到宜昌一家船廠建造一艘機動船。三個月后,新船建成了,這是一條客貨兩用機動船,他倆意味深長地給船取名叫“真情號”,有真情就有真愛,有真愛就有希望!
輪船下水了,他們又出高薪聘請了駕駛員和輪機工,而他倆在船上只做撐篙、拴纜等零碎工作。就這樣,他們開始了在峽江創業的艱難航程。
三峽地區是典型的亞熱帶河谷性氣候,受地形影響,這里的冬天,河面上常常刮著五級左右的北風,沾了水的纜繩像冰棍子一樣硬,手一挨上去冷徹心骨。到了夏天,三伏的太陽就像是一只巨大的火球,低矮的艙室里更是像蒸籠一樣悶熱。平時,撐船用的竹篙長有5米多,篙尖包著鐵塊,重約五六十斤。靠船時,還得握住其尾端,向岸上撐出。有時人必須站在舷邊,斜著身子把竹篙撐成一張彎弓。而拴纜時,浸了水的纜繩重約百十斤,還得一頭抓住,從船頭躍上岸邊的礁石,將船拴住。這些活,以前都是五大三粗的壯漢做的。可以想像,讀書人出身的趙飛和李莉要做好這樣的事情,無異于穿越煉獄。事實上,光是學會在顛簸的船上站穩,他倆就經歷了兩三個月的適應期!
在那些日子里,趙飛和李莉瘦了、黑了,熾熱的陽光和肆虐的風雨把他倆變成了真正的水手。1996年的一天,真情號在巫峽口靠岸時,因風浪太大,李莉被劇烈的碰撞弄得摔倒在甲板上,胳膊上擦去一大塊皮,鮮血直流。晚上,趙飛撫著李莉的傷口,歉疚地說:“在我們這里,就是再窮的女孩子,也不會干這下河的苦營生的,都是我對不起你,要不,你還是回上海吧!”
李莉聽了,拿出一封信給趙飛看,信是李莉父親寫來的,信上說:“……莉兒,我聽說長江三峽水深流急,灘險崖陡。這不僅是吃苦的問題,還面對著生死考驗呀!你們已經證明了自己是強者,我隨時期待著你們返回上海,我將對你們妥作安排,趙飛如不愿屈居人下,可由我出資讓你倆另辦新廠……”
趙飛看完信,剛想開口,就被李莉一個熱吻堵住了:“飛,我知道你的心思,我永遠跟著你,永遠!”
穿越旋渦和風浪,真情號揚帆三峽
從1997年開始,三峽地區的客貨運輸市場出現萎縮,生意越來越清淡,但趙飛和李莉雇的駕駛員和輪機工一筆不菲的薪水,卻要周周照樣支付。雖然如此,這兩個人仍不滿意,常常擅自離船上岸去打牌、喝酒。
李莉和趙飛商量,必須自己盡早學會駕駛技術。于是,趙飛便跟著駕駛員,李莉則跟著輪機工,另外請了一個人做水手。駕駛員和輪機工見此情景,心里很明白,更不愿意把技術傳授出來。兩人還私下里暗笑,在三峽里學行船,沒有十年八年功夫,休想成功!然而,趙飛和李莉卻不這么認為,他倆又啃書本,又向別的師傅求教,邊學邊干,結果只用了兩年時間,他倆就領到了正式的駕駛執照和技術等級證書。這時,被雇的駕駛員和輪機工突然不辭而別,跳槽到另一條船上去了,他們想給雖有證書卻無實際操作經驗的李莉和趙飛一個突然襲擊。
頭一次單獨執掌舵柄,趙飛和李莉配合得相當默契,趙飛一推手柄下達命令,李莉在機艙里就馬上作出反應。靠岸時,趙飛操作到位,船非常平穩,船頭上的水手甚至不需要去使用竹篙和靠墊來緩沖撞擊。這以后,他倆互教互學,結果是兩人都能駕駛,都能做輪機工,并掌握了一定的維修技術。
1999年夏天,真情號停泊在碼頭上裝運一船救災物資。時逢長江洪汛期間,貨剛裝完,暴風雨就驟然而至,且越來越猛。江面上迷蒙一片,旋渦一個接著一個,江心還騰起一道高約一米的浪墻。押運員十分著急,因為這批救災物資必須盡早送往災區。趙飛和李莉商量了一下,對押運員說:“您放心吧!我們冒雨航行!”
“嗚!嗚!”隨著兩聲短促嘹亮的汽笛穿過雨霧,真情號沖破驚濤駭浪起航了。3個小時后,這批救災物資成功送到了目的地。
李莉和趙飛成功了。5年的水上生涯,不僅讓他倆賺到了足以打造兩艘真情號的金錢,還磨煉了他倆百折不撓的堅強毅力,把他倆鍛造成了三峽搏風擊浪的弄潮高手。
1999年12月的一天,趙飛和李莉喜結連理,在真情號船上舉行了獨特的婚禮。
2000年春天,當大片大片的映山紅開滿峽江兩岸的時候,李莉和趙飛又及時捕捉到一個商機,和當地航運部門聯營一處渡口。就在渡口生意紅紅火火展開的時候,2000年11月,李莉順利生下一個白胖小子,趙飛給兒子取了個意味深長的名字——趙浩淼。李莉和趙飛的心愿是在三峽大壩建起時,他們要再投資1000萬元,打造一只更大的船舶,而他們的兒子,到時就做這艘船的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