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在中國經濟50人“長安論壇”上,解讀中國財富狀況得出結論:私有財產已成為中國財富結構主要組成部分。一是資本結構。在計算出的資本總量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31%,個體私營企業占38%;在資本所有權結構比例中,國有資產占26%,國內居民個人擁有57%。二是金融資產。以手持現金、儲蓄存款、有價證券為研究對象,政府、企業、居民分別占國內金融資產比重為18.6%、31.7%、49.7%。可以看出,居民占有大部分金融資產,而且都是凈資產。
(摘自《羊城晚報》2003.01.16)
我國信息產業實現歷史性跨越
冉永平
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傳出消息:過去五年是我國信息產業發展最快、實現歷史性跨越的5年。從1998年到2002年,全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3%提高到5.7%,其中電話用戶總數躍居世界第一,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產業規模躍居世界第三,互聯網上網人數躍居世界第二。同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還實現了向國民經濟第一支柱產業的跨越。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0%,產業規模是1997年的2.5倍,居各工業部門之首。此外,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持續高速增長,2002年達到9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5年平均增長28%。
(摘編自《人民日報》2003.01.21)
國企改制符合條件可免繳三年所得稅
張曉松
根據國家經貿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八部委聯合下發的《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實施辦法》,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本企業富余人員興辦的經濟實體,符合一定條件,經有關部門認定,稅務機關審核,可享受三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的政策。
改制企業享受免稅政策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利用原企業的非主業資產、閑置資產和關閉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獨立核算、產權清晰并逐步實現產權主體多元化;吸納原企業富余人員達到30%(含)以上。
(摘編自《科技日報》2003.01.16)
技術經紀人成為職業新寵
李楊崔軍強
300多名技術經紀人不久前涌進第五屆中關村項目推介會現場,為的是在科技成果持有者與投資人之間牽線搭橋。這些技術經紀人也被稱為技術“紅娘”。每一個技術“紅娘”都帶著多項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單位或個人的科研成果,在推介會現場尋求“買主”。
技術經紀人作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在我國出現是近幾年的事。1997年,國家頒布《技術經紀人資格認定暫行辦法》,首次對技術經紀人的認定作出了明確規定。幾年來,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僅北京地區2002年技術經紀人就達1400多人。這表明,與體育、演藝等經紀人一樣,技術經紀人也成為了職業新寵。為此,北大、清華專門設置了科技傳播專業碩士學位。此外,科技部也將2003年定為“技術中介建設年”。
(摘編自《科技日報》2003.01.16)
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登上政治舞臺
新華
黨的十六大以來,一批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迅速登上中國政治舞臺,其數量之眾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所罕見。
在北京市今年新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人大代表中有15人、政協委員中有47人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在浙江,資產超過8億元的私營企業——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當選為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在重慶,力帆實業集團董事長尹明善當選為重慶市政協副主席,120多名私營企業主當選為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在上海、遼寧、河北、青海等省市都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社會學家吳志誠說:“新社會階層尋求社會榮譽和政治待遇的強烈愿望,正在得到國家進一步承認。這是中國推進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體現。”
(摘編自《廣州日報》2003.01.23)
重慶市規范國企領導年薪制
湯峰
重慶市正式出臺了《重慶市國有重點企業領導人員收入分配管理暫行辦法》。
《辦法》規定,實施年薪制后,企業領導人員的其它工資性收入都被取消。年薪由基本年薪和效益年薪兩部分組成。基本年薪按企業最高類別(一類企業)計算,每月為6000元,效益年薪最高額不得超過20萬元。年薪計算與企業的資產總額、銷售收入、資本保值增值、利潤、稅金、職工以及社會平均工資、技術開發投入等指標掛鉤。伴隨年薪制的還有經營風險。每年從效益年薪收入中提取30%的數額存入經營者風險基金賬戶,一旦經營管理不善,未完成指標,要計算出相應負效益收入,從風險基金中抵扣。不足的,從次年的效益年薪中扣減。
(摘編自《重慶晚報》2003.01.28)
浙江:繪制出我國首張農業元素地圖
章苒
幾千年來,農民在田里種什么,靠的是祖傳經驗,沒有科學的依據。但現在,浙江省繪制出了我國首張農業化學元素分布圖,一塊土地上該種什么不該種什么,元素地圖上一覽無余。
1999年,浙江省組建了由23個野外作業組和3個質量檢查組組成的區域地球化學元素采樣隊伍。到2002年底,已經完成了浙北1萬多平方公里范圍的采樣工作。在此基礎上,繪制成了由130個小區域圖構成的電子元素圖。這份元素圖清晰地描繪了52種化學元素在浙江北部的分布情況,并用不同顏色特別標出了重金屬污染情況、DDT農藥殘留情況及地表農作物分布現狀。
據國土資源部相關人士介紹,浙江省的試點工作完成后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土地基因普查”,并繪制出全國的農業化學元素地圖。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2003.01.13)
廣東:普通百姓可查閱“紅頭文件”
林潔
廣東的普通百姓如果需要查閱“紅頭文件”,只需帶上自己的有效證件到廣東省檔案館現行文件閱覽室,告訴工作人員“我想解決什么問題”,工作人員就會為其提供相關文件。
以前,一般的“紅頭文件”形成檔案,要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才可以向社會開放。現在,廣東各部門如果覺得發布的文件有必要盡快讓公眾知道的話,在第二天就會將文件移送到省檔案館,供公眾查閱。
廣東首次向社會開放的“紅頭文件”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及群眾利益的非密級文件,內容涉及工資福利、退休政策、醫療保險、房屋管理、學校收費、勞動保護、公路收費、環境保護、電信網絡等多個領域。就查閱記錄看,老百姓關注最多的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個人待遇”、“保險管理”、“臨時工養老金”、“創業貸款”、“婦女權益保護”等相關細則。
(摘編自《中國青年報》2003.01.21)
廣東:斥巨資解決農民看病難
鄧潔
2003年,廣東省將安排1.8億元衛生專項經費,用于農村公共衛生項目和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設備購置及人才培養。此后一直到2006年,廣東財政每年將安排9150萬元專項經費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其中6000萬元重點支持廣東東西兩翼及粵北山區3000萬農村人口,特別是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人參加合作醫療,按每人10元的標準下撥。
同時,為重點解決農民因患大病致貧、返貧問題,廣東省在各地農村建立合作醫療的基礎上,還將每年補助3000萬元,用于補助農村特困人口交納合作醫療保障金和大額醫藥費用的減免,保障農村特困群眾的基本醫療需要。
(摘編自《農民日報》2003.01.17)
重慶市啟動“511人才工程”培養精通WTO事務高級人才
仇崢
2003年,重慶市政府將在50個單位,培養100名精通WTO事務的高級人才,并建立1個WTO專門人才庫。該計劃被稱為“511人才工程”。
“511人才工程”培訓的100名人才在重慶市各級政府部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專業服務機構和行業協會中選拔。培訓對象必須45歲以下,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大學非英語專業英語四級考試合格、全國統一計算機水平測試達標,并且是國家公務員副科級以上或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現職人員。培訓內容為WTO事務、貿易法規及訴訟、談判、爭端解決等。
“511人才工程”除了在重慶本地培訓外,還將到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貿易中心,以及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香港地區的著名院校和全球性跨國公司、行業協會、專業服務機構等基地學習。
(摘編自《重慶晨報》200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