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請幾位同學參加一個“智力闖關”的游戲,誰想參加?
(學生舉手人數超過20人。)
師:這么多,那么請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到前面來,派一個最精明強干的。
(三個組各派一個代表,學生A、B、C到前面就坐。)
師:三位請聽好,這個游戲共分兩部分,如果你們能夠闖關成功,將會得到一份小小的禮物。準備好了嗎?
生A、B、C:準備好了。
師:好,請看大屏幕,“智力闖關”現在開始,迅速進入第一關“請模仿”。(電腦:粗心的你不小心將顏料碰灑在桌面上。)
師:做好準備就開始吧。其他同學請注意看他們的表演,看看誰表演得最像。
(學生現場進行模仿表演。)
師:好了嗎?我瞧瞧。你有點粗心哦!(發現學生A顏色灑出得很少。)
師:你這兒灑得好像不太利落,能再來一次嗎?
(學生A再次表演。)
師:接下來再一次看大屏幕,進入第二關“智者為王”。(電腦:原來,你是在參加一次色彩創作考試,可不小心將顏料弄灑了,那么你能巧妙利用這些顏料來完成答卷嗎?)
師:思考半分鐘。(教師分別給三位學生發畫紙)三位想好了,就可以行動了,我可等著你們的答卷呢!
(學生現場表演作畫。)
師:三位請將你們的答卷舉起。同學們看他們的答卷,你們覺得滿意嗎?
生:(全體)滿意。
師:這位同學,我覺得剛才你表演得非常精彩。看一下,你這張答卷的色彩和我們平常用畫筆畫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B:顏色是一層一層的,是用畫筆畫不出來的。
師:再看看你們兩位的,有什么感受? 師:請將你們的答卷貼在黑板上。(教師組織學生粘貼。)
師:三位請先留步。(一起看他們的答卷)同學們覺得他們隨機應變的能力怎么樣?
生:(全體)挺強的。
師:我獎勵你們的禮物在這兒,看上面寫的什么?(獎給每位同學四個寫有“智者為王”字樣的小氣球,分紅、黃、藍三組。)
師:三位請回到坐位上。盡管這份禮物不值幾個錢,但它將作為三個小組的標志,請大家妥善保管。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思考這陣一個問題:他們的答卷的確與眾不同,畫面雖有點抽象,不過,有沒有讓你們聯想到什么?展開你們豐富的想像力,看看他們有點像什么?
生C:左側那幅畫像一條魚。
生D:我認為它更像一只水母。
生E:我覺得中間那幅畫才像一條魚。
生F:我看中間的那幅畫像只蝴蝶。
師:老師沒看出來,哪一位同學愿意用你手中的畫筆把你的想像添加上?(兩位同學上前面來添畫。 )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如何添加的?添加得是否形象?(兩位同學添畫完,教師即興提問。 )
師:還剩一幅作品,誰愿意上來畫?(一女生上前添畫)好,請說一說你畫的是什么?
生G:蝴蝶、龜、風箏……
師:好,請回到坐位上。看看老師畫的是什么?(教師補畫最后一幅畫。)
生:(全體)氣球。
師:現在看到的畫經過我們的添加,似乎更富有生命力了。誰能總結一下,我們這幾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提問學生A。)
生A:我把調色盤上的顏料灑在玻璃板上,用紙按上去,這樣玻璃板上的顏色就印在紙上了。
二、新授課
師:其實這種繪畫方式,我們把它稱為對印。這也是這節課我們要研究的主要課題,希望同學們會從中感受到它的樂趣。(出示課題。)
師:提起對印,很多同學會感到陌生,讓我們根據大屏幕來一起了解對印的概念吧。(電腦:對印是制作獨幅版畫的一種方法,通常利用板材表面的紋理或經過技術加工形成新的肌理,通過對印構成豐富而微妙、天趣自然的畫面效果。)
師:通過這段文字的介紹,老師又有一個新的問題,你從文字中感受到對印所要表現的主要效果是什么?(學生舉手人數不多。)
師:這邊同學似乎有點不太活躍!你來說。
生D:是天趣自然的。
生E: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H:對印出來的效果用筆畫不出來。
師: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紋理、肌理”二詞,如果仔細觀察,(師生共同觀察闖關作品之一)這幅畫上的色彩出現了明顯的肌理變化,這部分的色彩具有豐富的紋理效果。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總結對印的幾個基本步驟。
(學生的回答與電腦屏幕出示的步驟同步:1.倒顏色或涂色。2.拿紙印。3.揭開。4.添加成剪裁畫面。)
師:通過剛才共同學習,好像大家對于對印很感興趣。剛才,從幾位同學的發言中,我看出他們深深感覺到對印這種繪畫形式與其他繪畫方法有很大區別,誰還想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學生舉手人數極少。)
師:怎么每個組就一個代表嗎?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
生G:對印的色與色之間沒有鮮明分界線,很自然融合在一起。
師:正所謂豐富而微妙的效果。
生B:我覺得對印畫很自由。
師:如果我不具有繪畫能力,你們覺得我能不能畫出來呢?
生:(全體)能。
師:剛剛我們在無意中發現了對印這種繪畫形式,那么對印是否會有其他繪畫方法,或根據其他物體來進行創作呢?這有幾幅作品,我想分別交給各小組。(每組發一幅。)
師:請小組觀察、討論,看你們小組得到的這幅作品是根據什么物體,用什么方法繪制出來的?現在看一看,你們桌面上都有一個小箱子,請打開,看看里面裝了些什么,與這幅畫之間有沒有什么聯系。(學生分組觀察并討論。)
師:找到答案的小組請派代表到前邊來。(走到黃氣球組前面)這組同學找到了,請拿作品與謎底到前邊來。其他兩組先稍停,這組同學比較快,而且他們的思路也比較敏捷,先找到了答案。
(黃氣球組兩名學生上講臺。)
生H:(先展示畫)魚的身體是用海綿印的,在氣球上涂色后印出鵝卵石。
師:其他組同學聽明白了嗎?
生:(部分)聽明白了。
師:(對生H說)請回到坐位上。還有哪個小組找到答案了?
(紅氣球組學生回答。)
生F:我們小組作品像個小朋友的臉蛋,是用大頭菜印的;嘴這個部位,是用辣椒印的;旁邊這個點是用胡蘿卜印的;還有眼睛這個部位也是用胡蘿卜印的;還有這是……靈芝吧!
師:啊!這是什么東西?不會是靈芝吧?
生F:啊!這是用蘑菇印的鼻子。不過這個蘑菇太大了,還真有點像靈芝。 師:請回,請把“靈芝”保管好。第三組同學請。
(藍氣球組學生回答。)
生:我們組這幅畫是一只蝴蝶,先在一面勾一下邊,然后用筆涂顏色,再對印一下,把這上面的顏色全印到另一面,最后再在蝴蝶的翅膀上加以修飾就印出這樣的效果了。
師:看來幾個小組的同學都非常聰明,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老師苦心鉆研的作品的答案了。
師: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收集一些有紋理的物品,那時候,大家問我做什么用,現在知道了吧。
生:(全體)知道了。
師:那你們都帶了哪些物品呢?現在有沒有思路?你手中的物品可根據什么特點來加工成一幅新的作品呢?
生J:我帶的是白菜葉,想用它印顆樹。
生U:我帶的是一個水瓶,瓶底可以印一朵花。
師:你們想得真棒!
生Q:我帶的是樹葉,形狀非常奇特,我想用它印大樹。
師:從哪弄來的?好像一顆靈芝草。
師:我們手中的工具看來夠齊備了。俗話說:“見多識廣。”讓我們跟隨大屏幕一起來欣賞其他同學的對印作品。看看是否能從中受到啟發。
(師生共同欣賞并分析作品:1.熊——肌理對印。2.象——海綿印。3.娃娃——花布印。4.山——石頭刷色,宣紙印。5.服裝——腳印。6.樹——樹葉。7.景——印后添畫。)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你手中的物品進行一次小小的創作。可分組也可單獨完成。(屏幕上反復播放精彩對印作品。)
師: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物品。有需要的同學,請到前邊來拿。(教師以氣球彩帶為學生在黑板上分割展示區。)
師:前邊是各組粘貼作品的地方。有需要氣球的同學可以到前邊摘,小心別弄爆了。(教師輔導,發現問題并解決。)
師:完成作品的同學請到前邊粘貼,但粘貼時,我希望你們能照顧到本小組整體版面的安排。(教師為學生準備了菜刀,與學生合作。)
師:大家看這幅作品,藍色卡紙上應選什么顏色印?與藍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黃、橙色,這樣搭配色彩就會更鮮明。(學生繼續創作,師生共同粘貼,作品太多,貼不下了。) 師:前邊的同學站在這兒,不要動。我們共同欣賞。
三、小結
師:看到黑板上這么多豐富的作品,你們有怎樣的感受?這位同學我想問問你最欣賞哪一幅作品。到前邊來。 生J:都不錯。這幅隨意。這幅有節奏。這幅什么也看不出來。 師:這幅作品的作者是誰?你來采訪他幾個問題,為什么你什么都看不出來?
生J:這是什么?
生K:一棵樹。
生J:這兒也是樹干嗎?
生K:一個碑。
師:樹旁邊的“碑”寫的什么?
生K:珍惜樹木。
師:那不叫“碑”,應該叫做“牌”,叫“碑”有點嚇人,接著問吧。
生:這是什么?
生:土。
生:請問土和樹的顏色為什么一樣?
生K:表里如一。
師:你回答得太精彩了!你最欣賞哪一幅?作者是誰?通過今天學習對印,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生K:我學會了一種新的創作方法,感覺非常好。
師:請站在前邊的同學按組站好。記得老師要大家按組粘,可地方太小。老師真后悔,沒長高一點,可以把你們的作品都貼上去。現在整體效果似乎有點亂,但這恰恰是一種自然的美。
師:老師對一幅作品很感興趣,這幅作品作者是誰?你對印的是什么?
生Q:孔雀開屏。
師:你用什么印的?漂亮極了。
生Q:蘋果套、手。
師:今天你付出得太多了,連同你的手和衣服。我來采訪一下,通過對印你發現了什么問題?
生Q:如果顏料太稀,效果就不太好了。
師:看來,還是要干一些的顏料。此時此刻,老師心里非常高興,看了這么多豐富多彩的作品,我們似乎從中感受到了抽象的美,具象的美,意象的美。我深深被全體同學感染了,老師想送你們一樣禮物,誰想要?(學生反應強烈)
師:都想要到前邊來!(展示一幅畫)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印出來的?仔細看樹葉上有什么?的確,每一片小小的葉子就是一個小小的你,合起來就是全班的四季常青樹。老師希望同學們每當看到這幅作品時會想起我們集體的智慧,更不要忘記,我們在對印中尋找到的快樂。同時,也希望你們課后繼續研究。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學生圍在教師身旁欣賞禮物,熱情極高。)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第49中學)
責任編輯/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