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意識課堂上,教師必須弄清楚教什么、學什么,怎樣教、怎樣學,圍繞教學重點設計教學結構,優化教學過程。準確把握要求,不要超越年齡段,不要隨意拔高要求,也不要面面俱到、四面伏擊,每堂課都應當突出重點。
整體意識要加強學生語言文字的整體感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指導的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領悟蘊藏在文字中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信息。放手讓學生去說、去寫,鼓勵學生發表獨到的見解,多一些綜合訓練,少一些無思維價值的單項訓練。語文學習還要能體現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整體發展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
主導意識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教學效果不是看教師教了什么,而應看學生學得怎樣。教師應注重啟發、引導、誘導、善導,使教的過程變為導的過程,變為學生探索發現的過程,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感悟、實踐。
主體意識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要真正確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建立討論性、探索性、專題性、實踐性的學習方式。
(江蘇省鹽都縣教師進修學校 高曉春 顧厚源)
德育工作“三忌三要”
一、忌扣帽子;要從心理上愛護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證明,對于成績一時較差或紀律性不強的學生,教師不應該給其扣上“差生”、“后進生”的帽子,更不應該有這個稱呼。因為這樣會從客觀上束縛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自由意志和獨立人格,多對其傾注愛心,用心施教,挖掘其一點一滴的積極因素,并給予肯定。
二、忌戴枷鎖,要從思想上引導
所謂的“雙差生”,在若干年后參加社會工作時并不“差”,甚至比在校時老實、聽話的學生還要高出一截。所以,對于不諳世事的中學生來說,在校時的表現并不能完全決定以后的發展方向。因此,對于初中生的思想教育,千萬不要在他們長跑的起始階段就妄加評論,形而上學地給其戴上精神枷鎖。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教師應該在思想上給予正確的引導,找出他們的閃光點。
三、忌潑冷水,要在實際上補充
學生的表現不好,說明我們的教育還不到位,客觀上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時千萬不要給學生潑冷水,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成長,特別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負有道義上的責任,肩負著幫助學生樹立自我價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責任。教師應該言傳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真實情感去打動學生,讓學生更快地成長起來。
(訥河市南鎮中學 張國友 劉立偉)
我們不妨也來過個“關”
人們都知道學生愛玩游戲,在玩的過程中,他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甚至可以幾天不吃飯、不睡覺。而一提到學習,他們就感到頭痛。這是為什么呢?不外乎游戲比學習更有樂趣。為了讓學生能主動地、自覺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我采取了“過關”的游戲教學方法。
首先,制出一個表格,將每位學生的名字都列在上面,并列出要過關的項目。每過一關,就在相應的格子里貼上一個笑容可掬的簡筆人頭像;如果沒過去這關,就在相應的格子里貼上一個哭面的人頭像。當然,貼上笑面人頭像的學生心里非常高興,有了一種成功感;而貼上哭面人頭像的學生心里就會產生一種不服輸的勁頭,會想:這次我沒過去,我就努力從頭再來,下次我非過去不可。等到過關后,再把笑面的人頭像貼在那個哭面上,將其蓋住,學生心里會升騰一種自信的喜悅,有一種成功者的享受,從而再以更大的信心投入到下一個目標的學習中。
最后,當所有的項目都過關后,再由學生親自畫一個比較大的、非常開心的頭像貼在最后一欄里,以示皆大歡喜。這樣,不管先過關也好,還是后過關也好,誰都享受到了每次過關后的成功與快樂。幾次過關后,學生都能品嘗到最后的勝利,該學的知識也都學到了,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教學目的。
(甘南縣中興中學 周尊思)
物理教學中對“小孔”的理解
1.孔要小到什么程度方可成像呢?實驗證明,當發光體、孔、光屏三者位置一定時,使孔逐漸增大,在光屏上可看到:像由清晰逐漸變得模糊,直至看不到像而只能看到孔狀光斑。這是因為,三者位置一定時,孔越大,各發光點的光束在屏上形成的光斑越大,光斑重疊得越厲害。只要孔小到能使發光體的各發光點在屏上的像不明顯重疊,就能使整個物體成像。
2.小孔是否必須是圓形的?由小孔成像原理可知,小孔只起限制光束的作用,以保證各發光點在屏上的像不明顯重疊。我們經常看到,太陽光經過屋頂瓦片之間和綢密樹葉之間的空隙,在地面上出現圓形光斑,這光斑便是太陽的像。但是,瓦片間或樹葉間的空隙一般不是圓形的。這就是最好的例證。
3.有時尺寸很大的孔為什么也能成像?比如上面說的太陽經過瓦片間或樹葉間的大孔成像。這是由于發光體離孔很遠,雖然孔較大,但發光體上各發光點的像重疊不明顯。
4.孔太小為什么又不能成像?因為孔越小,通過的光束越細,光斑亮度越低,盡管屏上有物體的像,但像的可見度很低,以致看不清楚。若孔小到使光出現明顯的衍射現象而不再是直線傳播的話,各發光點就不能在光屏上確定的位置成像,屏上便呈現不出整個物體的像。
(安達市任民中學 孫思忠)
高中歷史學法指導小議
學法指導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大趨勢,它力求在教與學二者之間找到一個最佳的結合點。學法指導的實施,標志著教師的教學思想已由單一的傳授知識向傳授方法上轉變。
一、設計試卷,互評自批
在學生學完一章或一個單元之后,教師讓學生親自設計測試題,從試題原則、思路、方法上予以指導,選出適當的測試題作為測試卷。在學生自己設計測試題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自批。互評自批可使學生在批閱過程中,對錯誤進行更正補充,在查漏補缺的過程中,養成專心致志聽課的良好習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公平對待他人以及自律的態度,形成優良的心理素質。
二、學寫歷史小論文
寫歷史小論文可以把學生對某一歷史問題的認識、理解、評價反映出來,為此在歷史教學中,應選擇有價值的題目指導學生習作,以提高學生歷史學科的綜合能力。通過學寫歷史小論文,使學生找到切入點,把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聯系起來,對比古今,以示后人,可謂學歷史使人明智。
三、歷史演講
學生撰寫的歷史論文經教師修改評價后,能夠成為觀點正確、言辭流暢的講演稿,并且在歷史第二課堂進行演講,以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這樣不僅能加深對歷史的理解,而且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寫作與講演相得益彰。
(北安市第3中學 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