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課堂實錄
(一)導入新課,初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 師:同學們,請問,誰知道變色龍是什么?
生A:是一種能變顏色的動物。
生B:是蜥蜴的一種,皮膚的顏色隨著四周物體顏色的改變而改變。
師:那誰知道變色龍為什么會變色呢?
生A:因為它皮膚表層含有多種色素,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呈現多種顏色。
生C:它為了自我保護。
師:(笑)同學們真是不簡單正巧,我們今天學習的課題就是《變色龍》。(課件出示標題“變色龍”)[a這是一篇小說],是19世紀末具有世界聲譽的俄國短篇小說家契訶夫的作品。[b既然是小說,就具備小說三要素——人物、環境、情節。]我們首先認識人物。現在請同學們迅速瀏覽全文,找出故事中上場的主要人物,是誰?(生速讀課文。)
師:找到沒有,他是誰?
生D:赫留金、奧楚蔑洛夫。
生B:奧楚蔑洛夫。
師:是的,眾多人物中,奧楚蔑洛夫是主角。同學們搞清楚沒有,他的身份是——
生:警察。
師:既然如此,警察的職責該是?
生D:主持公道、堅持正義。
生B:執法辦案、秉公辦事。
生E:為民除害、保障社會安定。
師:然而,作為警官的奧楚蔑洛夫對于街頭巷尾極為常見的狗咬人事件,c處理的態度卻是變化多端,一會兒是執法的大英雄,一會兒又害怕得不得了。下面,請同學們迅速跳讀全文,篩選出表明奧楚蔑洛夫對肇事者(小狗)不斷變化的評價性的詞語,比如“瘋狗”、“小狗”。好,看誰找得最快、最多。(生跳讀課文,勾畫詞語。)
師:好,說一個是勇氣,找十個是才氣。誰來說?
生F:瘋狗、小狗、下賤胚子。
生G:野狗、伶俐的狗。
(其他生附和說:“名貴的狗、野畜牲。”)
師:哦,這么多!我記錄一下,請同學們跟著記錄讀一下好嗎?(點擊鼠標,展示課件,生跟讀:“瘋狗——小狗——肯定狗咬人——小釘子弄破——下賤胚子——名貴的狗——野狗——伶俐的小狗。”)
師:通過讀,不難發現,主人公對小狗的態度是怎樣的?
生H:一直在變。
師: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I:狗的地位不斷變化。
生B:(馬上站起來)不對。是狗主人不斷變化。
師:(贊賞地笑)是的,[d當狗主人是將軍,狗 便名貴,不是將軍,拘便是野狗。]在此,我們共同回顧一下警官奧楚蔑洛夫對待受害者赫留金態度的一再變化。(師生共同敘述,師點擊鼠標,出示文字情節:當不知狗主人是誰時,便“肯定了狗咬人”;當聽說狗主人是將軍,便斷定那手指是“小釘子弄破的”;當巡警猜斷狗主人不是將軍,又絕對“不能不管”時,更滑稽的是,轉眼間,赫留金又被痛罵為 “混蛋”、“哈哈”,最終便“早晚收拾你”)整個故事情節就是這樣的。我們看,情節的發展是否一線到底?
生J:是曲折的。
生K:是波瀾起伏、一波三折的。
(二)模仿表情朗讀,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師:同學們,故事中人物刻畫得尤其精彩。現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文中描寫奧楚蔑洛夫的神色、語言、動作的句子,找一處馬上站起來讀,看誰找得最快!
(生爭先恐后地站起來讀句子,師適時地鼓勵。)
師:好,讀到此處,我們不妨仔細揣摩一下人物的心理活動。比如文中這一句“哦!……葉爾德林,幫我把大衣脫下來……”我想啊,他會這樣想:天啊!席加洛夫將軍家的狗?D下死我了!如果真的給弄死了,那我……還好!……我是由語言推知心理,當然還可以由神色和動作推知心理活動。下面請同學們就剛才讀的句子仔細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我們商量一下吧!看誰最富有想像力!
(生四人一組展開熱烈的討論。師巡視,參與三個組的討論。)
師:好,同學們討論得這么熱烈。現在同學們請看這樣幾處典型的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課件出示畫面,生放聲朗讀課文第8段。)
生L:通過神色、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出奧楚蔑洛夫的虛偽、裝腔作勢。
生F:還可以看出他想顯示一個大警官的氣派。
生E:他的處理態度不是很好,狗咬人就得弄死,過于專橫、野蠻了吧!(生笑。)
師:你們的眼光真有穿透力!
(出示畫面2,指一生讀第9段,其他生聽讀、體會。)
生L:一個“脫”字足以顯示出奧楚蔑洛夫的恐慌和不安。
生B:轉眼間,赫留金又被指控為敲詐者,這是硬性誣陷(情緒激動)!(生自發地鼓掌。)
師:你的言論太精彩了!下面請同學們放聲、有表情地自由朗讀以下幾個段落:17、20、23、27、29段,看看奧楚蔑洛夫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生放聲、有表情地朗讀,自由交流體會。)
師:對于奧楚蔑洛夫,你怎樣評價?
生I:同一條狗,由于主人不同,地位也隨之起落,可以說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可見他見風使舵,是勢利小人!
生F:“就說這狗是我找著,派人送上”的一句足以說明奧楚蔑洛夫的竭力討好、獻殷勤、小奴才的嘴臉。
(生笑,情緒高漲,爭相發言。)
生E:他對待上級是這樣的(做點頭、哈腰狀)。對待下級卻是橫眉立目(做瞪眼狀),可謂欺下媚上!
師:(贊嘆)你真棒!點出了主人公的丑惡本質。
生G:第27段堂堂大警官竟然恭維起一條小狗,不但狗是“可愛”的,就連狗咬人也成了“美德”。(生又笑,師贊賞地笑。)
生K:(搶著補充)卑躬屈膝——奴才相!
生B:他是矛盾的,他既想在公眾面前顯示自己作為警察老爺的秉公執法,但同時又掩飾不住他奴才的本質——狐貍尾巴是蓋不住的!(生大笑。 )
師:(因勢利導)是的,他遇見所有的富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真是狗仗人勢、欺壓百姓。(板書)說到這,我要問:奧楚蔑洛夫生來就是奴才相嗎?
生A:不是,他的惡棍和騙子的行為是當時的生活環境造成的。
師:什么生活環境,誰知道?
生K:當時正值沙皇專制統治時期,應該把他的罪惡歸罪于那個窮兇極惡的沙皇專制主義的社會制度,他只是一個社會制度的縮影。
(觀眾熱烈地鼓掌。)
師:你真了不起!(課件出示馬克思的話)這正如馬克思所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請同學們記下這段話。(生抄寫。)
師:到現在,我們把人物認識清楚了,我們運用了什么方法?(生回顧,小聲商量。)
生G:我們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推想人物心理活動的。
生B:還有神色。
生E:常言道:知人知面難知心,知了心我們就認識了人。(生與觀眾都長時間鼓掌。師課件出示生總結的方法。)
(三)創造話題,訓練思維
師:最后,請同學們開動思維快車,發揮創造才能,就作品《變色龍》與富有世界聲譽的短篇小說家契訶夫對對話。可以懷疑、欣賞、商量,也可以挑戰,更歡迎有創造性的話題!先請同學們個別交流一下吧。(生熱烈討論。)
生A:契訶夫,你小說的主題僅僅在于表現奧楚蔑洛夫一個人嗎?
生E:當然不是,在于通過這個人物反映當時的社會。
生F:我要說,契訶夫,在我們班級、我的身邊也有像奧楚蔑洛夫一樣的人(搖頭狀),太可惡!
師:哦?說說看,好嗎?’
生B:不必了,只是這種人太讓人接受不了。本身是班干部,老師在,一副正人君子;老師走了,簡直是害群之馬!(生哄笑,小聲議論。)
生K:如果建議契訶夫的作品改一下,比如改為奧楚蔑洛夫在得知狗主人是將軍哥哥之前已把小狗弄死,作品表達效果不是更好嗎?
生B:他這個想法也是我所想,真的可以考慮!(生笑,觀眾鼓掌。)
師:(笑)可以,我建議你們倆課后改寫一下吧!
生G:我覺得這個作品的夸張手法用得太過夸張,并不是很好。
生H:(馬上站起來)我覺得挺好的,這不就是藝術手法嗎?(生自發鼓掌,觀眾笑。)
(四)評價、指導
師:同學們的發言實在是太精彩了!正如文章的結尾一樣,既出乎我的意料,似乎又都在情理之中。讀文學作品就該如此吧,既要懂得欣賞,又要敢于創造、敢于懷疑、敢于挑戰!希望同學們今后保持這種創新思維,讀文章,由這想到那,想到類似的、不同的,最后想想能否和作者對對話。好,我真誠地希望同學們通過語文課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這節課上到這,謝謝同學們的合作!下課。
(選自“第五后全國中學語文教學藝術觀摩賽”)
三、教研簡評
在《變色龍》一課教學設計中,教學思想的“新”主要體現在教師角色定位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欣賞者和幫助者的身份出現,教師的作用在于進行適當的點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使學生在樂學和好學中完成這一課的學習。教學內容的“實”主要體現在教師根據新課程的要求為學生恰當設計了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并且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要始終圍繞所確定的目標進行,要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方法的“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恰當地選擇小說教學的最佳切入點——小說的三要素,以故事情節為線索,在故事情節的推進過程中分析人物形象,聯系小說的背景挖掘作品的主題。這樣,既可使教學思路清晰,又可使學生習得學習小說的規律。二是課堂要形成一種以文本為媒介的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的教學方式,這是目前較好的課堂教學形式。三是給學生提供發散思維的空間,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為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我們看到,教師在與學生質疑、賞析的互動中,十分靈活地訓練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使學生的頭腦呈現了豐富多彩的顏色。但是,我們也看到,教師在這堂課也過多地做了一些思維方面的引領和啟發,似乎多余了一些畫外音,如:a、b、c、d等等。我們認為,這是應該注意的。如果把這些交由學生去定義和詮釋,是否會更好呢?
責任編輯/倪軍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