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至立提出加快高中發展
2002年10月12日,教育部在天津召開了全國高中發展與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至立在會上指出:目前,高中階段教育已經成為整個教育發展的瓶頸,為此,必須合理規劃高中教育發展,努力拓展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加大政府投入,吸引社會廣泛參與,多渠道籌措發展高中教育的經費;深化教育改革,提高高中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她要求各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持教育創新,加快高中教育事業發展。
陳至立指出,發展高中教育一定要堅持“積極進取、實事求是、分區規劃、分類指導”的原則,合理規劃,科學論證,努力拓展高中優質教育資源,著眼于大面積提高高中教育的整體質量。在學校建設中要樹立成本意識和效益觀念,把“設備、設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作為學校建設和管理追求的目標。學校規模應本著有利于營造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發展環境,有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干實施有效的學校管理的原則建設。在談到投入問題時,陳至立指出:政府在繼續增加對高中教育投入的同時,還要統籌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盤活可利用資源上下工夫。進一步推進辦學體制改革,積極鼓勵社會力量運用民辦機制興辦高中。
“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通過教育部鑒定
由教育部批準、北京樹人集團承建的“國家基礎教育資源庫”,2002年10月20日通過教育部鑒定。這是教育部參照發達國家建設“國家級教育資源庫”的思路,遵循“政府主導、專家指導、企業運作”原則,批準建設的大型國家級教育資源庫。這一資源庫嚴格依據《現代遠程教育技術規范》《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等設計建設,具有強大的開放性、兼容性、可持續性,真正實現了國內外教育資源共享,有力地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均衡化、跨越式發展。
2005年高中入學率達到60%
目前,高中階段入學率僅為53%,每年約有800萬初中畢業生不能升學。同時,我國教育質量相對較高的學校只占普通高中總數的三分之一,每年招生矛盾尤為突出。
為此,教育部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布置了任務,規定占全國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當務之急是較大幅度地提高高中入學率,“十五”末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占全國人口50%的已經實現“兩基”(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農村地區,積極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強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建設,“十五”末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60%左右;未實現“兩基”的貧困地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高中建設,努力提高入學率。
上海市民可考教師證
從2002年3月起,上海已有5000名社會人士通過了教師資格認定。按照有關規定,今后凡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國公民,都應當取得教師資格;只要在年齡、身份方面符合要求,在思想品德、學歷和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符合條件者,均可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但教師資格只是從事教師工作的必備條件,具有教師資格,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被聘為教師,只有被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聘任后,才能成為教師。從2002年11月起,上海教育部門將繼續接受社會各界人士申領教師資格證。
“基礎教育同步課堂”IP頻道開播
“基礎教育同步課堂”節目試播將近半年之后,終于在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上正式開播。遠隔千里的西部地區和貧困山區的孩子們可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學生同步上課,學習東部地區優秀教師講授的課程。
據悉,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多媒體傳輸平臺由中國教育電視臺承擔建設和管理。一年來,該平臺通過鑫諾一號衛星播出了25套tP數據廣播節目及1套語音廣播節目,轉播了3套教育電視節目,并開通兩個視頻通道開展雙向教學實驗。
黑龍江省教師資格制度全面啟動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一種法定的職業許可制度,只有依法取得教師資格、持有教師資格證書的人,才能被教育行政部門依法批準興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聘任為教師。2002年10月24日,黑龍江省召開教師資格制度實施工作會議,宣布全省的教師資格制度已經全面啟動。從現在開始,教師必須持證上崗,沒有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不能再擔任教師工作。
責任編輯/劉維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