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研究空間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因此數學從本質上說是數量關系與幾何圖形的統一體。數量關系側重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理論解釋。而圖形則側重直觀感知、形象描述、動態顯示。少了數的嚴謹,研究只能停留在表面;少了形的直觀,研究則空洞抽象,只有二者完美地結合,才能達到和諧的統一。
數學教學要有助于培養學生向更高層次發展,即學會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變通能力。學好數學最重要的是學會思考數學問題的方法——數學思想方法,而數形結合思想又是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學生數形結合這一思想,自覺應用數形結合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激發學習熱情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數與形結合的手段可簡化解題程序,優化解題過程

從試卷反饋的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不知如何分類討論,更難把握住分類的標準。此題如果能夠充分挖掘題目的隱含條件,溝通兩個函數的關系,從而用圖形語言完善對兩個函數性質的描述,則不難發現比較兩個函數大小的突破口。已知函數f(x)=los2。-1,而函數y=g(x)的圖像與y=f(x)的圖像關于直線x=4對稱,很容易得到兩個函數的圖像(如圖所示)。而由此圖形便不難發現問題的結果。

多么簡捷的解題過程!多么美觀的幾何圖形!實踐證明,生動直觀的圖形,往往能夠啟發解題思路,優化解題程序。圖形語言有著文字語言無可比擬的優勢。因此數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文字語言與圖形語言之間的“互譯”,學會用數形結合觀點處理有關問題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夠做到“心中有圖,腦中有像”,數學便不再讓人覺得抽象深奧,而是生動具體,直觀形象。
二、數形結合溝通了代數與幾何的聯系,使得代數問題更具體

數學重在對數量關系的研究,而數與形結合能有效地把數量關系與位置關系直觀地顯現出來,便于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審視一道題,從而拓寬思路。
此題不難看出,代數問題進行幾何解釋既拓寬了思路,又理解了代數問題的背景。在構造的圖形背景中,掌握數學問題的出發點,并且對數學有從點到面的整體認識。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挖掘題目的背景,透過本題的表面,結合幾何手段深入地研究了此題的本質。對數學各知識點之間的融合與關聯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溝通作用。
三、利用圖形的直觀性,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學習的難點
高三復習中,通過對學生數學學習情況的調查和分析顯示,學生對于處理含參數方程解的問題認識比較模糊,常常把參數與變量混雜在一起,不知如何討論。針對這一弱點,這一部分的教學應采取直觀手段,讓學生感性地去思考此類題,避開冗長的、無頭緒的討論。
如:已知關于x的方程l(x-1)g+lg(3-x)=lg(a-x)有且僅一個實數解,求實數a的范圍。
略解:原方程可化為1g(-x2+4x-3)=1g(a-x)等價于-x2+4x-3=a-x l
學生對于后續的討論不知如何人手,而且單純就方程來討論解,情況復雜且容易漏解。本題最佳解法是從幾何意義人手進行突破。令y1=-x2+5x-3(1 這些新穎、簡捷的解法和思考問題的獨特方法,以及代數問題幾何化的手段,不正是我們教師和學生追求的嗎?加強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加強數學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從生動形象的幾何圖形中探索數學奧秘,鍛煉、啟迪智慧,體會數學美,感受數學美,使身心性情得到陶冶,在美的孕育中學習知識,從而提高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啟秀中學) 責任編輯/張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