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塑造美的靈魂,作為教師,首先應該重視德育教育。
一、正面灌輸,言傳身教
德育教育直接關系著我國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初中學生思想活躍,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強,班主任應堅持正面灌輸的原則,教育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學生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主旋律,拓寬德育教育途徑,多方位體現時代特點,探索有效方式和方法。同時,要堅持身教和言傳并重的原則,要用教師良好的形象影響學生。在教書育人中,教師要嚴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增強教育的說服力和感召力。只有這樣,才能把“空”道理講實,把“死”道理講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創設環境,潛移默化
班主任要善于營造好的教育氛圍,創設好的教育環境。不同的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現在的學生在物質生活方面基本上都很富足,但在思想品質上卻各不相同。我班有個男生,平時學習成績好,熱愛集體。有一次,班里一個學生丟了一百元錢,后經過我的明察暗訪知道了是這個男生所為。我十分不解,但我沒有貿然找他,而是專門在班級召開了一次討論會。首先,我讓學生自由發言,評價這一偷竊行為,學生暢所欲言,抨擊了這種不光彩的行為并指出了它的危害性。隨后,我又讓學生分析這個人為什么要偷錢,表現了怎樣的心理。最后我說:“我知道這件事是誰干的,但我不能說出他的名字,因為我想給他一次機會,而且我要聲明,我不認為這個同學真的是在‘偷’,他或許是在和同學開玩笑,或許是一時禁不起誘惑,但他不是一個思想品德敗壞的人,因為我們班的所有學生在老師心中都是好孩子。你們可能有的淘氣,有的學習不好,但你們都是心地善良、正直可愛的學生。所以,我們要給這個同學一次機會。大家說好不好?”這時,大家齊聲道:“好!”第二天一大早,丟錢的學生就來告訴我,一百元錢出現在了他的文具盒里。我立刻把這一消息告訴全班學生并帶領大家熱烈鼓掌,以此來祝賀這名學生及時改正了錯誤。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我想,如果沒有全班學生的熱情討論,沒有學生的真誠幫助以及老師的鼓勵鞭策,而是采取一種粗暴的方法來批評,就不會取得這么好的教育效果。
三、開展活動,寓教于樂
寓教育于活動中,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我經常利用主題班隊會的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活動。比如“三八”婦女節和母親節前,我會給學生留作業:“我為母親做了什么?”并鼓勵學生完成后在班級向大家匯報。通過幫媽媽做飯、做家務等一系列活動,學生體會到母親的辛苦,母愛的偉大,從而更加熱愛母親、尊敬老人,保持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此同時,我還組織學生舉行拔河比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和競爭意識。這一系列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特長的發展,而且還提高了學生的道德文化修養。
四、經常與家長溝通,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最貼近的模仿對象,學生的思想、品德、興趣、愛好、習慣等很多都受家庭的影響。為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除了學校組織的家長委員會等活動外,我充分利用家長會等時間與學生家長溝通,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方法。一旦發現某個學生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就給家長發喜報,并請家長也對該生進行鼓勵。有時我也會把學生的想法或對家長的希望傳達給家長,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大慶市第1中學)
責任編輯/郎 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