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以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為依據,以發展人的全面素質,培養合格加特長的學生為目標,致力于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教育。就英語學科而言,實施素質教育主要應使學生的學習達到如下目標:掌握教學大綱所規定的英語語音、詞匯和語法知識;具有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初步交際能力;具有自學英語的能力;培養對英語語言的注意力、觀察力和記憶力,發展思維想像能力;發展交際能力,培養高尚情操和堅強意志。培養學生的這些素質和能力,勢必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和完成。
JEFC英語教材所提供的教學內容豐富而生動,題材新穎廣泛,富含情感和美育因素。因此,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師生合作為基礎,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基礎性、差異性、發展性和創造性。結合教學實踐,我簡單談一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的體會。
一、分合有致,優化教材
教師必須非常熟悉和深入掌握教材體系和重點,但又不能受教材桎梏,可根據具體教學需要和學生認知水平,適當“跳”出教材,對教材做些創造性的處理,使之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所謂“分”,即對教學內容進行大塊分割,逐塊講解,各個擊破,使學生對知識有個初步認識。如:教材中的語音塊、詞匯塊、語法塊、交際塊、語篇塊,每“塊”既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分”只展示結構,立足全面,不設難點,因而全體學生都會感覺輕松愉快。所謂“合”,可用數學概念解釋為“合并同類項”,即英語教學中的整體教學。把教材的每個單元、每一課中可以整體認知的內容合并起來,不僅增加了課堂知識容量,又有利于學生全面認知、深刻理解。如:BookI,Unit20、21中的There be結構,包括肯定、否定、疑問和回答等方面的有關內容,在一課時內整體完成,教學效果會更好。這樣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能使課堂教學更靈活、更具吸引力。
二、精思巧授,優化教學
首先,以單元為整體,以課文為中心,以雙重活動為指導,可使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學生獲取文章所含信息,了解文章結構。如:BookⅡ,Unit 4、5中將一個連續性的話題分為兩個中心:We're going t0 work Onafinn,Working hard On afinn。對這兩部分內容應整體講解,使學生掌握一般將來時和現在進行時的應用,熟悉約定時間、地點等的交際用語。
其次,重視教學中多角度、多途徑、多方向的思維,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如:對于單詞歸類這一問題,不要單純要求某一方式,應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方式歸類。這樣,學生既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如:學習“John's Day'’ 一文時,對最后一個問題WhY doesn't he usethe liR the last threefloors,啟發學生發散思維,會得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最后,課堂教學要因材施教,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在課堂上可分設層次性目標、層次性問題或層次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獲得成功的體驗,以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交流情感,優化氛圍
課堂教學是雙邊活動,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使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需要激勵教育。激勵教育是以確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基礎,以滿足學生積極的心理需求為動因,實現學生的自我激勵,使之形成心理優勢的教育。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將豐富的情感融入到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用情感打動學生,并通過獨具匠心的教學藝術和表現手法將語言形式轉化為美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學習熱情。
(作者單位:牡丹江市第11中學)
責任編輯/周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