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語文學科評價課題組在調閱全國2002年中考試卷進行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對語文學科中考試題作了總體評價和分項評析。這個評價報告指出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問題,將對語文學科中考改革的趨勢起一定的引導作用。
一、關于2002年全國中考語文試卷的總體評價
現代文閱讀試題的選文進一步向課外延伸,選文注意人文內涵與語言要素的統一,文章內容豐富多樣,重在考查學生的整體閱讀和感悟能力;作文試題采用了材料作文、作文修改、看圖作文、應用作文、片段作文等多種形式。一些地區探索用問答題、概括題、賞析題、朗讀斷句等多種題型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
語言和文字的基本常識與古詩文的背誦記憶的分值偏高;一些試卷的閱讀量較大,總字數在6 000字以上的不在少數,多的甚至達到8 000字。考查文言文的試題在分值上有所下降、閱讀量減少,有的地區甚至取消了文言文,值得關注。
二、關子全國中考語文試題的分項評析
第一版塊:
1.結合課文內容,將多種知識綜合在一起,既避免了死記硬背,又能使學生有興趣;2.利用語言知識將課內課外、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3.擴大了試題范圍,允許并鼓勵學生向課外發展;4.個別試題基礎知識題面過于廣,題量過于大,試題瑣碎,或題干本身表達欠明晰,并有錯誤。
第二版塊:
現代文:1.選文嚴謹,文章內容豐富多樣;2.注意選文的人文內涵和教育功能;3.試題設計活潑多樣;4.注重考查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和概括能力;5.鼓勵向課外延伸,設計了加分題;6.個別選文值得商榷,不夠嚴謹。還存在試題設計不盡合理,題意不當等問題。
文言文:1.題型趨于多樣化;2.落實課內,適當向課外延伸;3.注意考查學生讀懂整篇文章的能力;4.個別試卷選文面窄,選文太短,或模仿高考試題。
第三版塊:
1.大部分為話題作文,此外有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作文修改、看圖作文、片段作文及應用文寫作,另外還有大、小作文等等;2.淡化文體,不設審題障礙;3.學生有自由發揮的余地,題目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有情可抒;4.個別題目過于寬泛(如:“第一次”、“愛”、“幸福”等),或隨意性太強,或題干太長,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
三、關于黑龍江省中考語文試題題例的評價
教育部語文學科評價課題組在全國中考語文試題的評價報告中指出:中考語文試題“利用語言知識將課內課外、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例如黑龍江卷“積累和運用”部分的幾個題目:
第2題:中國足球隊在世界杯決賽小組賽上失利。假如請你發一條手機短信息鼓勵他們,你想說什么?(不超過15個字)
第3題:“1,2,3,5,8,13,21,34,55,89,144……”這是數學中斐波那契級數。此級數的最大特征是(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四、關于2996-年中考語文試題的命題思路
要著重考核學生掌握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加大對學生語言文化積累的考查。要體現語文教學的階段性,避免一切向高考題型靠攏。基礎知識應重視從運用的角度進行考查,力求將語文基礎知識與語言積累并為一類,要適當控制選擇題等客觀題的比例。考查閱讀能力應著眼于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感知、理解和領悟能力的考查,不搞支離破碎的分析;閱讀材料強調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應以課外材料為主;要注重課外閱讀材料語言的規范性。文言文考查要以課內為主,強調理解和詞匯積累;選取的課外文言文應該有經典價值。寫作方面,注意不設審題障礙,淡化文體要求,讓考生有更大的自由發揮的余地,鼓勵學生寫真情實感;評分要求層次盡量明確,要注意作文三人獨立閱卷制度的落實。
(執筆:孫雷)
責任編輯/倪軍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