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德國的局勢越來越緊張,為了逃脫納粹的魔掌,德國猶太人沃爾特攜妻子潔塔和五歲的女兒雷吉娜遷往肯尼亞,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來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作為一家之主的沃爾特不得不放棄律師的職業,以管理兩個荒涼的農場為生。表面上堅強的沃爾特,心里其實是痛苦的。失去的一切常常令他痛惜不已:如果不離開德國,他可能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律師。而他的妻子潔塔,一開始就拒絕接受現實,甚至連行李都不想打開。繁重的體力活使原本過慣奢侈日子的她厭倦,背井離鄉的憂愁使她怨氣頓生。沃爾特夫妻的關系也變得琴瑟不調。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五歲的女兒雷吉娜。她對眼前的一切新奇不已,并迅速與周圍的孩子交上朋友,她積極地學習他們的語言,很快就接受了他們的風俗習慣。而同她的德國猶太文化相距越來越遠。
不久,英國對德國宣戰。沃爾特一家的生活也變得復雜起來。在肯尼亞的德國猶太人都被關進了監獄。沃爾特也難逃一劫,只是他被征進了英國軍隊,還一度被派送到前方與德軍作戰。在一位英國兵的幫助下,潔塔為丈夫弄來了農場經營許可證。沃爾特于是開始重新經營農場。雷吉娜也進了當地的一所英國學校。一切在平靜中逝去。漸漸地,他們開始明白:活著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開始認識到珍惜生活的重要性,并努力恢復到以前的生活和情感, 所有的人都發生了變化......
戰爭終于結束。但是新的問題產生了:已經適應非洲生活的他們是否要重回德國呢?
《無處為家》和早期的《走出非洲》有許多相似的場面。同為歐洲的婦女如何面對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環境,都有對人物在不同環境下的情感的細膩刻畫。所不同的是《情陷非洲》是以一個真實的猶太女孩一家在非洲重新開始生活的經歷為依據來描寫他們的生活和情感的變化的。
與大多數非洲題材的影片不同的是,《無處為家》沒有過多的描寫非洲美麗的景色和奇異的動物, 而是描繪了原汁原味的非洲生活;沒有奇特的艷遇,有的是對夫妻生活的瑣碎和樸實的情感描寫;也沒有對肯尼亞生活的吹捧,有的只是對日常生活的真實的記錄。
影片盡管是以戰爭為背景,但整個影片著重刻畫的是在戰爭的環境下,家庭的起伏和波動以及人物情感和人物性格的變化。
影片的結尾是很富有余味的。當戰爭結束,一切可以回到原來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轉變:現在,是妻子潔塔(已成為一名合格的\"非洲主婦\")不愿再回到他們的家鄉;而沃爾特,那個一開始就努力適應環境的男人,卻要力爭回到德國,因為在那兒更有前途!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導演卡羅琳將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之間非對立而是互動的關系處理的相當好。本片正是在丈夫和妻子因為失去了一切而情緒低落時,由女兒的天真和好奇引領著故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