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商學院(GSB)國際工商管理碩士項目(EMBA)亞洲分校執(zhí)行董事Beth Bader 女士從美國中北部秋意漸濃的芝加哥來到了赤道附近依然炎熱的獅城,用了2年時間,將新加坡市中心一幢古老的中式建筑,改造成了一個既有文化氛圍又是學術中心的所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亞洲分校。
今年已進入第三學年,2月份首次有來自中國大陸的6名學生畢業(yè)。這是美國一流的商學院首次在亞洲開設此類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丹尼斯在上學前是香港一家中小型公司財務人員,而他今天是位于上海的畢博研發(fā)中心的財務總監(jiān),“It changed my life!”(它改變了我的生活)這是他對芝加哥大學商學院EMBA 項目的評價。他曾經是上海復旦大學MBA畢業(yè),他認為在新加坡學到最具價值的不是成為特定領域的專家,而是具備“international view”(國際化的視野)。
現在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新加坡分院將近90位學員就來自24個國家,這種國際上的多元化,也會增加EMBA教育的這種附加值,同時他們也來自于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行業(yè),這種工作種類上的多元化,也同樣也會推動視野。這正是Beth工作的意義,幫助來自亞洲各個地區(qū)的職業(yè)經理在學業(yè)上充電,提高職業(yè)技能,使有培養(yǎng)前途的經理人勝任更高的職位。
Beth介紹說:“校址設在新加坡是個絕佳的選擇,亞洲各個國家的學生都可就近入學,免除了到芝加哥的長途旅行之苦。”該課程采用模塊式的安排,在20個月內,以周為單位完成15組課程的學習,由同一組來自GSB的授課人員執(zhí)教,以英文授課。為建立全球學生網絡,增加國際就業(yè)的機會,EMBA項目還安排4周的聯合教學時間,學生們有機會去芝加哥和巴塞羅納分校學習。EMBA項目兩年期的課程學費是75000美元。
75000美元對個人學習是個巨額的投入,但是丹尼斯等學員認為很值得。芝加哥大學商學院EMBA 項目在去年《商業(yè)周刊》最新的調查中,名列第二名。它是第一所培養(yǎng)諾貝爾獎得主的商學院(George Stigler,1982年);也是唯一一所培養(yǎng)了5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商學院。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一直強調在教育中培養(yǎng)領導才能。“LEAD”(領導效率和發(fā)展)課程是全日制EMBA學生的必修課程,目的是幫助他們發(fā)現自己的領導才干,發(fā)展更強的自我意識,練習人際關系的技巧,并加強他們的社區(qū)意識。新加坡分校中也設立了“企業(yè)家才干課程”,推動企業(yè)家的研究和教學,并使學生在這個領域中獲得經驗。教員進行研究并制定新的教學方法,以支持學生們的創(chuàng)業(yè)活動。工作人員安排實驗性的學習計劃,并讓學生們有機會同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校友和非校友、私人投資商和當地企業(yè)進行教育活動和聯網。Beth說,參加EMBA課程的申請人必須在管理領域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或是在其他領域有杰出貢獻,他們已經是各個領域的專家,來這里是學習更廣泛和全面的商業(yè)知識,學校要能夠給他們一個CEO角色所需要的知識積累,能夠讓他們在未來不管是辦自己的企業(yè),還是在一個現有的企業(yè)里面,擔任領導職務都能夠更加的游刃有余。
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以嚴謹的教學著稱,教學生使用經濟、統計、行為科學和其他學科的分析方法和概念工具解決復雜的商業(yè)問題。課程安排并不根據千變萬化的商界趨勢而變化,目的是讓學員學習能夠在現實行業(yè)中應用學術知識。盡管強調嚴謹,但是Beth特別提到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還有獨特的學院文化--對個人的尊重、創(chuàng)新、以及自由。尤其是自由,每個人都有提問的自由、思考的自由、對現有知識質疑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