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富者與中國經濟一樣,不能只講數量,必須注重質量
生活方式其實只是富人的選擇,窮人溫飽難以維持,何談生活方式?計劃經濟下,人們生活方式千篇一律,特殊化是修正主義的標志,人們躲避不及。上班,下班,政治學習; 簡樸,一致便是美。
突然間,生活方式成了熱門話題。這是因為,物質生活大大豐富,這是因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革命后的中國存在著一個特殊的現象:富人的斷層。1949年,中國社會經歷了千百年歷史上最徹底的均貧富運動,低收入,高就業保證了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人們90%的收入用于購買票證調控下的生活用品, 大家是平等的, 收入是類似的,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20多年的改革開放, 造就了中國第一代富人。第一代富人的特點是大都不同程度上受過苦, 其教育程度由于時代的誤會并不完整。民營經濟研究會統計結果證明,資產的擁有者-董事長的平均年齡只有43歲,高科技及金融行業除外;學歷從小學到中學參差不齊, 他們的童年在喧鬧的文化大革命中度過, 成長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
許多人認為當代中國,有財主,沒有資本家; 有富人, 沒有貴族。我不知道中國是否需要貴族,什么是貴族,然而, 我知道生活方式的選擇決定人們的命運。
衣、食、住、行已經不能簡單概括人們的生活方式,知、 友、教;安,醫,保;逸、健、通;娛、慈、老將構成人們生活方式擴大的內涵, 延伸的外延。
衣:十億灰衣螞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如何穿衣得體,顏色搭配恰當,正所謂三輩子學穿,非一日之功。
食:五輩子學吃并不為過。這不是食不厭精, 而是我們面臨一個日益復雜的世界:英文講:you are what you eat。 意指:吃什么,你就成為什么。在轉基因食品大行其道的時代,誰敢保證你的食品不使下代產生某種變異。什么是健康的,怎么吃,大可寫出十萬個為什么。
住:住何處,依山傍水?擇鄰而居?裝修如何協調,風格的統一,環保的考慮?花園的設計,怎樣做園藝,不一而足。
行:北京有1300萬人口,自行車有800多萬。汽車最早在富人群中普及。選車,維護,一大課題。很快,富者將擁有汽艇,帆船,游覽船,乃至小型飛機。
知:乃知識,知識經濟的年代,資本家當然應該知本。讀什么書,上什么學習班,如何進修,補什么學位?……學無止境。知亦是你的精神世界。
友:社會圈子,男友女友,權高望重者,推心置腹者,野獸與美女,酒肉朋友,紅顏知己……
教:子女教育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大事,窮人亦節衣縮食,供子女上學,以期改變現狀,富者愿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怎么讓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而又不至于嬌生慣養,以接掌大業及萬貫家財。
安:乃安全也。不出意外,不被偷盜搶劫,敲詐勒索,綁架人質。富者知否?
醫:富者多為下海者,有公費醫療者寡。車輛亦需年檢,何況人乎?如何防病,何處治病,怎樣永葆青春,延緩衰老?
保:保險也。中國的富人是保險意識差者,因為中國的保險業并不發達。不但家庭財產,人身意外、職工、業務、綁架,均在保險之列。
逸:淡泊名利,舒適安逸,精神平和,此乃富者中高雅者。
健:因為白手起家,競爭劇烈,精神緊張,心力交瘁,少于運動,多于應酬;中年方悟,盡為他人做嫁衣裳;方知健康可貴。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通:與同事、下屬、董事會、政府如何溝通,信息如何取得,怎樣取得溝通效率?如何取得最新且適用的通信技術?
娛:如何度假, 怎樣閑暇? 如何培養愛好, 如何自娛, 如何娛人?Party 怎樣組織?
慈:慈善事業的參與, 社會救濟, 扶貧行動。怎樣選擇愛心行動的贊助?
老:怎樣益壽延年,如何老有所養。如何在老時保持現在生活水平?
紛紛雜雜,居然列出了生活方式中的16個方面。中國的富者與中國經濟一樣,不能只講數量, 必須注重質量。衷心希望就上述所列,逐條探討。引經據典, 比較古今中外, 開闊思路,啟迪快樂、充實、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