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亦如打高爾夫,綠色、氧氣、陽光和友誼缺一不可
Golf意味著綠色、氧氣、陽光和友誼,是充滿紳士氣息的時尚運動。在我看來,做企業亦如打高爾夫,綠色、氧氣、陽光和友誼缺一不可:滿眼的綠色意味著寬闊的視野,不洞悉市場便莫談開山立業;而氧氣如同良好的運營機制,保證置身其間的人力、資金、技術圓滿運轉;陽光則是企業的遠景,吸引有識之士戮力向前;友誼卻意味著在激烈的商業博弈中,審時度勢,分清敵我,以求合作共贏;而每次揮桿的仔細考量則如同一單具體的買賣。這也就是為什么眾多商界人士都積極投身這項在平靜中砥礪意志的紳士運動,而這也正是吸引我熱愛這項運動的主要原因。
在參加這項運動的過程中,我發現其中的一些要領與企業的經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4桿進洞的球,就像做生意一樣:第一桿開球=業務開發;第二桿上果嶺=接近客戶核心;第三桿推桿到洞邊=締結合約;第四桿進洞=收錢。
這些環節看似簡單,實踐起來卻不是輕輕松松。
一,要開好球,把業務開發做起來,需要謀定而后動。一方面要對自己知根知底,認清自己是入門級選手還是專業選手,確定是選擇3號木桿還是1號木桿,也就是說要搞清楚自己當前所擁有的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另一方面,還要清楚球場的面積、兩洞間的距離和周遭的情況,才知道自己需要開足多大的馬力;當然,你尚需搞清楚是比桿賽還是比洞賽,對手是誰,這樣一來,才知道你的目標客戶是誰,也才知道如何配備資源進行業務開發。
二,要上果嶺,接近客戶核心,關鍵要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及對面的情況。除了仍需選好球桿之外,確定自己的擊球方式也是必要的,否則糊里糊涂的一擊,上不了果嶺,自然見不到客戶核心決策者,連招標內容都不知道,就算你再擊而中,競爭者也已捷足先登。
三,憑借自己的專業精神和判斷力,一旦上了果嶺,一定戒驕戒躁,萬不可以僥幸心理,坐等客戶下單。這個時候,推桿到洞邊,還是要選擇合適牌子和型號的推桿,小心翼翼將球推到洞邊,才不會因為不知道行情的變化和客戶的喜好,而至于流標,盡棄前功。
最后,第四桿進洞好像簡單了些,但是要讓客戶心甘情愿的掏錢還是存在風險的。起碼前面付出那么多,也不應該在最后失手。因此,這個時候,除了需要穩扎穩打之外,出手果斷、思維靈活,方能圓滿打完這個四桿打,才能將投出去的錢收回,以待下次開球,讓業務茁壯成長。
拋開現象看本質,往大了看,這個過程可以被看作是一套完整的市場營銷(當然也適用于品牌營銷等)運作流程。開球前的內外部環境了解其實就是一個企業的SWOT分析,以及制定企業戰略和市場戰略的過程;第一桿開球和第二桿上果嶺則是市場細分和目標市場選擇,以及市場需求測量等,上了果嶺之后的第三桿擊球則是市場營銷組合的決策和實施;而最后一桿則是銷售現場的臨門一腳以及銷售回款;貫穿全過程的則是信息系統、決策系統和控制系統的運行。當然,往小了看,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套完整的客戶關系管理流程:客戶調查、目標客戶確定、接近客戶并促使客戶決策,尋求合作伙伴,服務(產品)提供和實施,客戶維護等。而往更小了看,更可以看成是銷售人員在銷售現場完成具體銷售的全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