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且適度的收入差距是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重大方針的必然要求,對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對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小康社會的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利于克服平均主義。改變那種“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使那些對社會貢獻較大的人得到相應的收入報酬,更好地發揮收入分配的激勵作用。
二是有利于尊重和保護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會的勞動,鼓勵海內外各類投資者在我國建設中的創業活動,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
三是有利于鼓勵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允許知識、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入分配,能更充分地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創新的積極性。
四是有利于發揮多種經濟成分的積極作用。比如,改革開放后,許多先富起來的人們,大都把資本轉向投資建廠、辦企業。而資產一旦進入經濟運行的大系統,就會帶來國家稅收增加,就業渠道擴大,國家財富總量增長,從而有力地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五是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當今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也包括人才的競爭。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各大跨國公司紛紛拿出各種優厚的待遇和條件,同我們爭奪人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盡快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優秀人才能夠獲得合理的高收入,更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