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衛生局日前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和《食品衛生法》出臺八條標準,凡不符合“八條”的均不可從事送餐業務,防止發生食物中毒。
這八條標準是:1.凡從事送餐的單位必須取得從事送餐的衛生許可證后方可生產經營,并主動向訂餐者提供衛生許可證。2.凡送餐單位發現非典型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應立即停止供餐,并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在采取嚴格消毒隔離措施后,需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方可重新開業。3.送餐單位應在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許可范圍內進行生產。4.烹調加工過程應嚴格生熟分開,食品應徹底加熱,不得生產加工冷葷、涼菜類食品。5.送餐所用餐具和食品容器應符合國家包裝材料的有關標準,使用前徹底消毒。6.食品從制熟至食用不得超過3小時,送餐單位應在食品包裝上標明食用時限,食用者應在該時限內食用。7.分餐人員和廚師必須進行健康體檢,并取得健康證明,工作時要穿戴整潔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8.每班產品均需留樣48小時備查。
《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6月1日實行
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1996年8月1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頒布的《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本規定中的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
相關公眾包括與使用商標所標示的某類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消費者,生產前述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其他經營者以及經銷渠道中所涉及的銷售者和相關人員等。
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制定相應的監督制約措施,加強對馳名商標認定工作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參與馳名商標認定工作的有關人員,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牟取不正當利益,違法辦理馳名商標認定有關事項,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6月1日起實施
《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審議通過,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辦法》對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使用管理規則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對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人沒有對該商標的使用進行有效管理或控制的現象如何處理也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4年12月30日發布的《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20種進口商品6月1日停止執行邊境貿易稅收政策
經國務院批準,海關總署日前發布公告,自2003年6月1日起,對硼酸等20種商品停止執行邊境貿易進口稅收政策。
這20種商品是:特定關稅稅則號列下的新聞紙、冷軋硅鋼片、聚酯薄膜、不銹鋼冷軋薄板、丙烯酸酯、二氯甲烷、聚酯切片、滌綸短纖維、熱軋普薄板、冷軋普薄板(帶)、彩涂板、無取向硅電鋼、冷軋不銹薄板(帶)、硼酸、紙漿、銅礦砂及精礦、銅材、銅锍、鉛、鋅。
《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6月1日起實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于2003年3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67次會議通過。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為正確、及時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等相關法律,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制定了此項司法解釋。
國土資源部:8月底前關閉風景名勝區等附近礦山
根椐國土資源部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管理秩序的部署,全國各風景名勝區、鐵路、公路沿線附近的礦山將在今年8月底前全部關閉。
國土資源部要求,在《關于對風景名勝區、鐵路、公路沿線附近采礦活動進行專項治理整頓的通知》下發前已在上述區域內采礦的持證礦山,限期在今年8月底前全部關閉。對逾期未關閉的和通知下發后仍在上述區域內頒發采礦許可證的,由上級管理機關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
根椐部署,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還將加強對本行政區海域或相鄰海域內勘查開采海砂行為的監督,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加強海岸巡查,取締無證、破壞海洋生態環境的采砂活動。對所有沒有采礦許可證的采砂行為實施行政處罰,沒收無證采挖的海砂礦產,并處罰款。
全面清理轉讓行為,加強對轉讓行為的監管,依法查處以承包等方式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行為。凡未經依法審批轉讓,或采取以“承包”、“出租”為名,將礦山整體或部分轉由他人開采、經營而坐收“承包費”、“租賃費”或“管理費”的,一律按非法轉讓采礦權進行處罰。開展鎢、錫、銻、稀土等優勢礦產的專項整頓。
自即日起到2005年12月31日止,停止頒發稀土礦產的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礦產資源規劃的要求,制定實施稀土礦產開采總量控制辦法,并實施錫、銻礦產開采總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