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OT(建造—運營—移交)模式
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上海竹園第一污水處理廠項目,即由以民間資本為主的投資聯合體以BOT形式投資建設并專營20年。
北京肖家河污水處理廠。
四川瑞云集團將按BOT模式建設邛崍市新城區。
BOT方式融資建設的以焚燒垃圾發電的南海環保發電廠。
2.合資模式
2001年法國昭和水務公司與奉賢自來水公司第三水廠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作的昭和自來水公司。
3.直接購并
1997年,威望迪和天津市合作興建的天津凌莊水廠。
2002年5月,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國有股股權溢價轉讓于威望迪。威望迪以20億元現金,超過資產評估價格近三倍的價格,承諾對合資公司1582名員工不進行裁員,保證提供優于現有標準的優質自來水并將保持政府統一定價的條件,首次涉足供水管網。
4.純民營模式
2002年9月,由香港亞太環保有限公司獨家投資的廣州亞太生活垃圾有限公司,與廣州市市容環境衛生局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香港亞太環保有限公司到2004年將投資約2.8億元,在廣州,將建立起一座日綜合處理生活垃圾1000噸的垃圾廠。從而正式拉開了外資進軍中國垃圾產業的序幕。
5.TOT(轉讓—經營—轉讓)
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在一定時期內有償轉讓于非政府投資主體經營,政府回收資金可用于新項目建設,并最終擁有項目所有權。
6.PPP模式
國際上新近興起一種新型的政府與私人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的形式,稱為國家私人合營公司(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簡稱PPPs),其典型的結構為:政府部門或地方政府通過政府采購形式與中標單位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簽定特許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由中標的建筑公司、服務經營公司或對項目進行投資的第三方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負責籌資、建設及經營。
政府通常與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達成一個直接協議,這個協議不是對項目進行擔保的協議,而是一個向借貸機構承諾將按與特殊目的公司簽定的合同支付有關費用的協定,這個協議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較順利地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采用這種融資形式的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私營公司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有效運營。
北京地鐵5號線即這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