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吳敬璉日前指出,亞洲危機以來,中國出現了需求不足,市場不旺、銷售困難、增長率下降這些問題。從1998年以后,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的情況是什么樣呢?1998年、1999年那種嚴重的需求不足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變,增長率逐步回升。但我國經濟還沒有完全脫離通貨緊縮的陰影。
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從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取得經濟改善、增長加速的基本原因是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政府采取了國債政策、貨幣政策來增加需求,直接地由政府的國債手段、貨幣手段來增加需求,這是一個辦法。但我想要強調的是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提高企業的活力。這方面的政策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實際上從十五次代表大會以來,不管是對國有經濟,還是對于私營經濟,對它們的活力的提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國有企業情況的改善大家已經看到了。私營企業的改善情況其實比國營企業的改善情況還要突出。
消費需求不足現在最主要的問題是農民沒有錢,我們可以用各種方法來促進我們城市居民的消費,可是如果9億農民沒有錢,這個消費也擴大不到哪兒去。另外,城鎮居民也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收入差別太大,貧富差別太大,有錢的人可以說他想買的東西都有了,所以往往有錢了他的消費傾向反倒會下降。現在真正有消費需求的往往是低收入階層,但他們沒有錢,所以只有提高他們的就業,為他們創造掙錢機會,才能促進消費,這就涉及到了前面講的第二方面,就是要放手大力地發展民營中小企業,擴大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