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第一季度國際金融總體表現是:動蕩局面持續擴大、經濟因素影響上升、投機技術推波助瀾、政策抉擇艱難推進。尤其是美伊戰爭爆發前后的較大沖擊,以及世界經濟整體狀況的不確定與有所惡化的影響,使國際金融市場主要價格指數變化波動,與預期不同,增加更大的不確定,潛在的風險上升。
焦點凸起:美伊戰爭爆發、經濟金融超預期變化
2003年3月20日,經過長達半年準備醞釀的美伊戰爭爆發,不僅引起全球極大的關注跟蹤,而且對世界經濟國際金融產生震蕩與沖擊。首先從經濟角度看,戰爭爆發將直接加大世界經濟實質消耗與政策調整的矛盾。自從美國經濟從2001年3月進入衰退以來,整個世界經濟的形勢也逐漸變弱,趨于動蕩和惡化的不確定性逐漸加大。首先是經濟增長預期的下降。據聯合國的數據顯示,2002年世界經濟增長為1.7%。2003年的預期在美伊戰爭爆發之后,相關國際經濟機構和組織再度下調預期數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將世界經濟增長從年初預測的3.3%下調為3%。而世界銀行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最新預期為:美國2.6%,日本0.8%,歐洲1.8%,東亞6.1%,南亞5.8%,拉美1.8%。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科勒已經表示,美伊戰爭將進一步加大世界經濟惡化的可能。其次是財政赤字的擴大。美國因戰爭支出的加重,美國總統布什在戰爭打響之后,再次提出追加747億美元軍費;同時最新統計顯示,美國政府2003年前5個月(2002年10月—2003年2月)的財政赤字已經達到1939億美元,是上年同期677億美元的3倍,原預計2003年的財政赤字為3040億美元,因戰爭這一數據將可能突破4000億美元,甚至5000億美元,相當于GDP總值的4.75%。而英國的財政預算也逐漸追加,并加大財政赤字困惑。歐元區則已經處于超高財政赤字的壓力,戰爭之后的伊拉克重建必然進一步加大歐元區各國財政的矛盾與壓力。新興市場或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宏觀經濟環境惡化中,更加難以實現平穩的宏觀經濟平衡。最后是國際經濟格局面臨潛在的風險調整,經濟不均衡矛盾將進一步擴大,美國經濟主導將擴大美國全球霸權,進而更顯示美國經濟的影響力,使全球經濟生活的不合理、不公平更加明顯,經濟合作、協調更加艱難。
外匯市場:貨幣競爭策略、經濟矛盾影響突出
美元貶值已經是去年至今外匯市場較為突出的現象,而隨著美伊戰爭的出現,美元卻呈現略有穩定的跡象。尤其是3月20日美伊戰爭爆發的當天,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出現穩定向上趨勢,兌歐元從1.05上升到1.06美元,兌日元穩定在120日元。其中戰爭預期時間較長,外匯市場策略與技術調整的到位以及戰爭時間抉擇與市場技術周期的“默契”,給予美元上升機遇。這都是外匯市場本身技術性的重要反應,同時也與美國戰略與策略運用得當具有聯系,不排除美國貨幣政策與技巧、把握美元信心和防止戰爭對美元更大沖擊的戰略策略的運用。具體在于:政策作用有體現——如財政與貨幣、利率政策協調之間匹配具有矛盾,并減弱相互支持性,財政支出的擴大,給予貨幣支持減弱,利率效應與空間減小,使杠桿作用難以刺激經濟復蘇,對貨幣的依托更弱。但是同時貨幣政策策略或技術運用較為有效,使匯率相對穩定體現。其中比較突出的是日本央行連續采取措施干預日元走強的作用,據統計,日本1-3月份先后動用7000億、5000億和1.2萬億日元(而摩根斯坦利預計為1萬億日元),阻止日元上升趨勢,使匯率水平略有穩定,在120日元徘徊。投機技術有干擾——突出在美元對歐元匯率的變化,歐元上漲中一方面缺少經濟基本面的支持,無論經濟增長指標、通貨膨脹數據、失業人數統計,歐元區整體狀況處于下行趨勢,而歐元匯率卻呈現持續走強,遠超出預期,乃至經濟依托,其中投機獲利的驅動是最直接的因素。歐元連續三年多的走低,投資投機虧損刺激拉動歐元走強,以平和市場心理與實物均衡,成為歐元走升的主導。經濟對比有效應——雖然美國目前經濟難有明顯起色,消費信心指數創下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新低,經濟指標并沒有呈現樂觀復蘇跡象,其中與美國戰爭破壞性打擊,以及心理不安具有密切聯系,但美國經濟實力、美元市場份額、美國金融主導依然占據有利居多空間。與歐日經濟相比處于優勢地位,日本不景氣難以與美國媲美,歐元區處于弱化,不協調和矛盾面擴大之中,潛在壓力風險逐漸上升。
股票市場:投資信心困惑、結構調整壓力加大
隨著美伊戰爭的開始,國際股票隨著美股變化,出現較大的差異。首先美國股票市場,道瓊斯和納斯達克股票指數一轉連續三年下跌趨勢,第一季度(截止2003年3月21日),三種主要股票指數,道瓊斯、納斯達克和標準普爾分別增長2.2%、6.4%和1.8%不等;其間最低水平為2月7000點,最好的是戰爭當周,股票上漲到1982年10月8日當周增長8.72%之后的最高,為8.36%。但是2月份的數據顯示,美國股票基金繼續減少111億美元,延續了2002年6月以來持續減少的趨勢。因此,美股道瓊斯和納斯達克指數本季度分別下跌5.3%和1.1%,這與美國宏觀經濟環境和信心弱化具有直接聯系,相比較上世紀整個90年代,美國股票基金是持續上升。歐洲股市基本走勢與美股相近,但下跌更為明顯,其中德國、法國和英國股市分別下跌18.8%、14.4%和7.5%不等。
企業倒閉和裁員以及效益,直接沖擊股市增長,抑制投資信心,與歐元價格走勢逆向運行。日本股市持續走低,股價指數在3月上旬跌破20多年來的最低點,并已經引起日本央行的高度重視,連續注資舉措力度加大,扶持穩定市場投資信心和價格水平凸顯。亞洲和拉美表現有所不同,漲跌不確定性較為明顯。第一季度全球股市狀況與經濟信心具有關聯,但更為重要的在于美元資產不確定的變化和超預期的調整,還有企業經營效益和結構性因素的影響。
第一是戰爭加大經濟結構失衡和調整難度——突出于美國企業狀況。戰爭已經加大美國股市軍工板快的上漲,加大軍工產業的上行空間,軍費開支的擴大,將直接有利于軍工企業的調整改造。但美國經濟依托中,民間產業行業的重要作用明顯受到抑制,尤以汽車業的生產銷售為主,并加大投資與消費的弱化。而減稅計劃的大打折扣,進一步不利于企業結構調整和投資信心。
第二是企業信譽和效益在逐漸恢復——突出的是美國世界通信公司正在逐步化解假賬的負面影響,并呈現扭虧為盈,將可能撤消破產保護,開始新的調整經營。而美國企業調整的周期規律,將可能有利于企業調整到位,其中包括股票價格指數自然周期和調整周期上漲區間的推進。
最后是經濟傷害打壓凸顯——美伊戰爭的出現使得美國宏觀經濟惡化的擔憂加重,進而股市波動也出現反復。股市與企業改革發展密切相關,但國家宏觀經濟環境與條件的變化,更是股市重要的依托與保障。據估算,美國因戰爭打擊將導致股市損失1.1萬億美元,經濟損失1.2萬億美元。尤其是美伊戰爭進展艱難,預期結果的困惑,使美國經濟政策出現受阻,財政與減稅雙雙難實施,加重企業調整艱難,股市更難預料。
黃金市場:技術盤整顯現、戰爭變化狀況牽動
黃金作為政治與風險規避的重要港灣,其避險作用功能,戰時應更加明顯。但黃金市場第一季度的表現卻與上述逆向行進。年初至2月中,金價持續上漲,從1月2日的340美元上升至2月6日的390美元,上漲50美元;而開戰以來金價卻下跌40美元,金價一直在320美元水平。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三點:其一是價格上漲過快的下調。去年底至今年2月6日金價高點,黃金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上漲50美元,升幅與速度過急過快,受到戰爭恐慌與不樂觀預期的推進,是加大投機運作的重要因素,進而使金價上升趨勢突出。其二是預期過高的盤整。過于快速的上升,也必然縮短技術周期的盤整,尤其是戰爭開始時機與市場技術默契的配合,也使金價消化泡沫和壓力提前。其三是戰爭超出預料的影響。金價走勢與國際政治密切相關,戰爭的避險功能,也必然推高價格水平。但是戰爭爆發之后,美元資產超出預料的走勢,走強或穩定較為明顯,進而導致與美元報價的黃金價格受壓。黃金價格第一季度的表現與戰爭氛圍和技術運用結合密切,波動性較為明顯,投機、心理因素主導突出。
國際金融前景預期判斷
依據國際金融形勢的發展狀況,未來預期而從國際環境的角度看,當前最為關注而未決的焦點問題就是美伊戰爭。而戰爭持續的長短,更對金融格局具有不同的意義與影響。但無論戰爭長短,短期內,美國經濟主導、金融主導和美元主導難以改變,實力、政策、規模、比重優勢依然存在,并支持國際金融領域美元主導格局繼續。但中長期看,美歐之間的競爭將加大,美歐之間的均衡將會有所顯現,美歐并架國際金融格局將逐漸明顯,美國經濟、美元份額都將有所削弱。國際金融市場短期調整、動蕩將進一步加大,中長期將顯現調整輪廓,形成新的格局趨勢。
外匯市場的主導影響將較為矚目。隨著美歐日三種主導貨幣匯率的價格變化,尤其是歐元上漲與下跌的不確定,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最終將面臨挑戰與修正。國際資本向美歐之間均衡的流動,可能將導致資產信心和份額的調整。目前美元升值與貶值依然具有艱難和不明朗,而與美元相掛鉤的匯率機制將面臨沖擊考驗,美元與歐元雙匯率機制將可能成為國際貨幣制度新的選擇與更新,進而將加大國際金融市場,尤其是外匯市場的較大動蕩與調整。從中長期看,美歐金融均衡性將會逐漸顯現,對美元沖擊明顯,對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具有影響,但對金融均衡與風險規避十分有益,有利于國際金融公平、合理氛圍的發展。日元繼續被動波動將會繼續。在三種主要貨幣競爭較量中,日元相對經濟不支持、政策無效益和信心不作用突出,只憑資金作用干預匯率,難以達到匯率與經濟的諧和,且加大經濟調整的難度,對心理影響和傷害也愈加明顯。而美伊戰爭之后的國際局勢更值得思考與關注,亞洲潛在的壓力挑戰將不可忽視,其中必然直接影響日本,乃至直接影響日元匯率。日元相對處于美歐貨幣雙方緩沖地帶,日元對美元/歐元的“緩沖器”作用明顯,漲跌都具有可能與支持,但日元貨幣價值與作用都將逐漸弱化。
石油價格將是國際經濟金融波動的重要誘因。石油價格將是對國際金融市場具有重要影響的敏感因素,對歐元和日元的影響會更大。而國際貨幣競爭的需要以及美國政治、金融戰略的需求,將會使國際石油價格繼續在30美元以上徘徊,無論戰爭是否結束,石油價格將是經濟目的、金融利益和政治手段的重要籌碼,并且以投機性干擾石油市場正常的交易或儲備需求,未來非常值得關注石油價格的波動,并必然對金融市場具有重要影響,對經濟增長有干擾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