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杰倫——《葉惠美》
Sony Music/新索音樂提供版權
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發行 塵心
本來是讓王磊寫這張專輯的,王磊不肯寫。對周杰倫,特別是第三張之后,最初的新鮮感和贊嘆感過去,我也不知道該寫什么好。欣賞真的是談不上,我都不敢往音響里放這張唱片,怕家里人向我提抗議,只好拿出我的小DISCMAN,折騰自己的耳朵去。不過周杰倫真的是紅,新專輯中有4首MV分別被4家廣告商包了,當今華語歌壇,有誰紅得過他?
說我想貶低周杰倫倒也不至于,特別是在音樂上,他的獨創性和想象力是無人能比的,在制作上的全面功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聽好多人都在寫中世紀或歐洲古堡,但一聽就是東施效顰,感覺怪怪的,而周杰倫給蔡依林做的“布拉格廣場”,到底原汁原味,幫襯了蔡小妹一把。
這張專輯的第一首“以父之名”就承襲了中世紀這個主題,又是法語(?)又是弦樂又是吹管樂又是美聲的,聽得人暈頭轉向,但我必須得說,還沒有人做得出這樣的流行歌曲來。
接下來的歌都是典型的周杰倫風格,不管是重一點的還是清新一點的,都有周杰倫那種說不清楚的RAP。令人關注的是他在配器中用了大量的弦樂,動不動就十幾把小提琴一起上,還用了二胡,弦樂四重奏,他那么紅,對普及古典音樂倒有一定的作用。
我比較喜歡的是“三年二班”,歌詞寫學生時代令人會心,編曲中的乒乓不絕于耳但是很悅耳,主要是我的耳朵受得了音樂也豐滿。還有“梯田”,講環保,周杰倫當然也與眾不同,歌中插了一句“那魯灣”,很搞笑。——我其實明白孩子們為什么喜歡周杰倫,他給了他們一種很稱心的宣泄方式,而且還令人摸不著頭腦高深莫測,“龍拳”“雙截棍”,這次還有“雙刀”,男孩子肯定更喜歡。
蔡健雅——《陌生人》
華納唱片中國(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版權
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出版
廣東美卡文化音像有限公司發行 薛荔
這是蔡健雅過檔“華納”之后的首張專輯,“華納”為她造勢造得厲害,據說銷量也是創了她個人的新高。聽了這張名為“陌生人”的專輯,我覺得這樣的唱片有這樣的成績很應該,一點都不令人覺得奇怪。
蔡健雅長期以來,在她身上加諸的形容詞就是“才女”、“新加坡才女”,她也確實有許多佳作在歌壇流傳,許多歌手喜歡用她的歌,但是不知不覺,我們好象忘了蔡健雅本人也是歌手,對她的歌曲印象不深,數得出來的也沒有幾首。
我覺得蔡健雅就是“把寫歌當成寫日記”的那類創作歌手,她自己的歌往往音樂性很強,特立獨行,一聽就是“才女”,不是那種普通的流行歌手。
這一張唱片就不同,蔡健雅成了一位流行歌手,我也第一次對她的聲音有了印象。蔡健雅的唱功其實挺好的,嗓音不是很叫人驚艷的那種,卻能與歌曲融為一體,在淡淡的吉他掃弦中也能聽清楚她的聲音表情,而且能聽清楚她在唱些什么。不外乎是些愛恨情愁,但是詞寫得好了,就更引人入勝一些。看看這些寫詞的人:小寒、姚謙、易家揚,當然要比母語是英語的蔡健雅更懂得文字游戲。
所以,蔡健雅的曲+詞壇高手的詞才是真正好聽的有水準的符合人們欣賞習慣的流行歌曲,蔡健雅終于有了流行起來的理由。
另一首能說明蔡健雅唱功的是她翻唱陶喆的“沙灘”,珠玉在前不易有所作為,但蔡健雅真的唱出來不一樣的味道,憂傷、細膩、變幻,海浪蔓卷你的思緒,與原唱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今往后,讓我們把蔡健雅當成歌手。
陳慧琳——《心口不一》
STAREAST MUSIC LIMITED提供版權
中國文采聲像出版公司出版
北京京文唱片有限公司發行 薛荔
陳慧琳的上一張粵語專輯《躲貓貓》是我目前為止聽到的她最棒的一張專輯,幾乎使我改變了以前對陳慧琳的所有看法。其實也不是什么惡感啦,只是覺得她有點木木的,話(當然是普通話)也說不來,——這恐怕不僅僅是語言問題。陳慧琳就是漂亮,青春亮麗的那種漂亮,不管你喜不喜歡都得承認。
《躲貓貓》令我覺得陳慧琳很有潛力,香港的藝人很多都是這樣的,從量變到質變,唱(演)得多了,又用功,感覺自然而然就來了,像張國榮,像梁朝偉,像劉德華,像電影上的黎明,不知道陳慧琳是否也有這個蛻變的機緣。
《心口不一》是陳慧琳的最新國語專輯,據說她的上一張國語專輯《愛情來了》在臺灣銷得不錯,再加上《躲貓貓》的成功,令制作人對她信心大增,大膽地在其中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曲風和不同的聲音表現方式。這在我聽來,覺得有些參差不齊,因而對這張專輯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
香港歌手的國語專輯,主打歌總是慢歌,久而久之,這成了香港歌手對國語歌壇的既定印象了,常常抱怨國語專輯不是他們發揮的舞臺,我不明白這是否以訛傳訛,反正陳慧琳的這張專輯再標榜嘗試不同曲風,主打歌還是不免走了老路。“我要的只是愛”和“是我不好”都是這樣的歌,除了林夕的詞還有點意思,我覺得聽了差不多要睡著。后來看MV,才咂出點味兒來。
陳慧琳的拿手好戲還是中板情歌,她能在快節奏中保持一種穩穩的心態,一種安定的氣息,這張專輯中的“邱比特笑了”、“煩惱配方”、“愛著你”莫不如此。以前陳慧琳唱電子快歌唱得多,就此練就了非凡功力。還有一首“溫柔眼淚”,陳慧琳的假聲表現很好,唱功是真的進步了。
就這張國語專輯來看,陳慧琳離蛻變還差一口氣。
胡彥斌——《文武雙全 升級版》
上海步升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供版權
廣州音像出版社出版
步升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行 明明
去年夏天出第一張專輯,17歲的上海少年胡彥斌目前在歌壇上升勢頭極快:唱片狂賣25萬張,在香港音樂四大頒獎禮上勇奪新人獎,——胡彥斌已成為了不少內地青少年的偶像。
從業內的角度來看,胡彥斌的成功是唱片工業商業化運作的樣本,推廣的手段和力道都遠非內地的唱片工業能比。這樣說并不是貶低胡彥斌自身的素質,內地有這樣在音樂圈能占一席之地的少年當然可喜可賀,只是在這個成功案例上,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幕后那只商業的手。
這是胡彥斌的第二張專輯,名字取得和上一張一樣——“文武雙全”,只不過后面加了個“升級版”,有那么點網絡時代的味道。而且專輯中有一首“黑雨”成為網絡游戲《命運》的主題曲,這是當今最時髦、最容易攻占年輕人心的方式了,連張惠妹也樂此不彼,胡彥斌當然不敢落后。歌曲寫得確有那么點星界魔界的意思,象這樣的歌,其實編曲到感覺就到了。
帶出一個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為什么胡彥斌的歌聽起來總象聽到過的一樣?我覺得應該這樣看,在胡彥斌這個年紀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資訊不發達,也沒有很多實踐的機會,他就算是模仿著創作,能模仿到這種程度,也已經不錯了,說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試問:給你一大堆先進設備,你能搗鼓成這樣嗎?你隔壁家的傻小子能搗鼓成這樣嗎?
胡彥斌的唱很有特點,發聲非常松弛,這是內地很多歌手都做不到的。胡彥斌的創作嫩了點,常常要靠編曲來補,我覺得少放一點他自己的作品會好很多,反正已經出了這么多錢了,再邀大牌寫兩首歌有什么問題?不過胡彥斌的日常應對,我覺得有點問題,太嫻熟的臺灣腔,是刻意如此,還是自然養成呢?
周華健——《一起吃苦的幸?!?■王 磊
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授權
江西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
上海市音像制品專供中心發行
睽違兩年之后,滾石唱片一哥周華健終于推出了第30張專輯《一起吃苦的幸?!?。“一起吃苦的幸?!笔敲鑼懶》蚱揲g的感情,也可以外延到共同患難的朋友、甚至陌生人共同度過的一難忘經歷。經過了“花心”的激情澎湃、“讓我歡喜讓我憂”的自憐自艾和“朋友”的熱火朝天,年華不再的周華健,用最清新的旋律和簡單的唱法,唱出了最樸素的情感。而在賈敏恕擔綱制作下,“Morning Call”、“在云端”、“好想哭”等歌曲,也使我們看到了在音樂元素使用上更為豐富的周華健。
當年華似水般流過,即便最堅挺的人,也難以阻止歲月滑過時如水般的悲傷。聽周華健現在的歌,已經有點聽不出當年《風雨無阻》、《寂寞的眼》一般的感動,他的歌似乎漸漸到了可聽可不聽的境地。就像這張專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竟然是一首Demo“幸福到想哭”,這樣的小品,就像年輕的感覺,帶有一種粗糙的質感。而他這張專輯中其他的歌呢?我已經聽不出太多的感覺了,不知道我是怎么了,不知道老周是怎么了,不知道這個時代是怎么了。
孫楠——《第一楠主角》 ■芒 朝
北京星工場音樂娛樂有限公司制作/提供版權
江蘇音像出版社出版
上海星漢音像制作有限公司發行
在港臺及國際樂壇,但凡一個歌手轉簽新東家前后,老東家就會順勢推出一張他的精選輯。
由于內地唱片業機制尚不完善,“轉會”的情況還不多見,所以這樣的事情也并不多。轉簽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華納唱片的孫楠,在加盟新東家的新唱片尚未制作完成的情況下,其老東家星工場便迫不及待地推出了他的影視歌曲精選輯《第一楠主角》。這張精選輯收錄了孫楠的早期作品“不見不散”、“你快回來”、“風往北吹”,中期作品“為愛說抱歉”、“對視”以及近期演唱的《射雕英雄傳》、《結婚十年》等電視連續劇主題曲。而為了體現這張唱片的珍貴性,星工場將《第一楠主角》制作成一張紀念封的形式限量發行,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在為影視劇配唱主題曲之前,盡管唱過“紅旗飄飄”并且在東南亞發行過唱片,但孫楠在國內的知名度卻很一般。轉機出現在孫楠為電影《不見不散》配唱主題曲,憑借這首同名主題曲一炮而紅,由此成了歌壇頭號影視劇歌曲演唱者。無論《射雕英雄傳》、《玉觀音》等熱播劇還是《海底總動員》等大牌電影,都與孫楠演唱的主題歌“捆綁”著推向觀眾,形成了影視與音樂互相推動雙贏的局面。但是,盡管這兩年孫楠唱片產量頗豐,他也努力朝著創作歌手和制作人的方向轉型,但他的唱片中的歌曲遠不如這些影視劇插曲來得盡人皆知,對于一個唱片歌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尷尬。另外,無論孫楠嘗試爵士還是朋克、Hip-Hop造型,都是失敗的,丟棄自己擅長的大開大闔演唱風格和樸素的衣著形象,這樣的嘗試都顯得沒多大意義。
何欣穗——《她的。發光搖擺》 ■喑 啞
闊耳演藝經紀事務工作室制作
嘉瑪音樂國際有限公司監制
中國唱片上海公司出版發行
何欣穗又叫作CiaCia,一個另類的、酷酷的女孩,她曾于1999年發行過的一張專輯《完美小姐》,那是她的第一張專輯,當時她已經憑借“自己喂狗”、“分心”等特立獨行風格的歌曲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提名。
而在幕后為別人做過嫁衣之后,四年之后再次回來,何欣穗在新專輯《她的。發光搖擺》中,化身為一名畫家,以抽象的線條構圖與沉重的灰色筆觸,將暫別的這四年的心情感想用音樂描繪成了手繪本,創作主題搖擺于黑與白、個人與社會、家庭與社會、現實與夢境之間。比如“I Want My Life Back”是關于個人生活自由的積極捍衛,為了爭取屬于自己生活、愛情、選擇的權利而反抗到底;“詭計”、“根本”、Mr.Right”是描寫男女之間的曖昧情愫;而“黃色太空衣”與“給女兒”(A Letter From My Dad)則是將焦點移轉至家庭生活的點滴回憶,后者更是CiaCia的父親親自撰寫的日文詞。聽來的總體感受,是整張專輯風格較為另類而龐雜,這樣的音樂或許很難街頭巷尾人人傳唱,但是無論如何,這樣有個性的音樂全才,總是不該被淹沒。
孫燕姿——《The Moment》 ■云 在
華納唱片中國(香港)有限公司提供版權
國際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出版
廣東美卡文化音像公司發行
這是孫燕姿暫別歌壇前推出的新歌+精選專輯,收錄了孫燕姿五首全新歌曲以及她過去三年六張專輯中的主打歌曲。新歌似乎比較貼切地描述了孫燕姿現在的心情:“The Moment”( 這)一刻訴說燕姿渴望擁有像非公眾人物的自由空間,還有她在處于決定性一刻時內心的取舍和對以前的回顧;“遇見”里對于感情的不可知卻懂得珍惜;“懶的去管”中,是燕姿少一根筋的生活態度;“不能和你一起”唱著對逝去感情的眷念與無奈;“太陽底下”告訴青少年和提醒自己,
自醒的態度和積極的行動力。
這張唱片中文名為《關鍵時刻》,在如日中天的關鍵時刻,孫燕姿選擇了暫時告別歌壇。暫別樂壇,當然不是遠離是非,是去拍電影令事業更上一層樓,用一年時間埋首制作新專輯。而獎還可以照領,演唱會還可以照開,不可能就這樣功未成身先退了,誰都不傻,個中的道道兒,其實誰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