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早幾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么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會患上憂郁癥,至于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那段日子真可以用黑暗時代來形容,只要空閑我都會泡迪斯科直至夜深,用吵聲來麻醉自己,用烈酒來刺激自己,晚晚夜夜笙歌作樂,別人眼中可能是人生幾何,但是久而久之,我由麻木到厭倦,由無所謂變為討厭。
從事娛樂工作至今,觀眾一直未停過把我與某某比較。我不知為什么如此,總是把無關的事情扯到我身上,最初我是極不喜歡,因為人比人,永遠是比死人,我可能比其他人好,但全世界人才輩出,我又怎能夠永遠抱著勝過他們的心理?!皠鸥杞鹎傔x”對我的人生觀影響至深,以往一直追求完美的我,終于明白到世事往往不如己愿,寄望越大,失望越大。以前的我無論對人對事均十分沖動,喜歡形諸于色,不去隱藏。但其實在娛樂圈,這樣的態度是行不通的。

過去我一直覺得人有喜怒哀樂的情緒,我只是不喜掩飾,用自己的真性情去待人處世,有什么不對呢?但批評的話聽得多了人也逐漸成熟。有一次自我反省之下,才幡然醒悟,以前待人處世的態度是太過任性了,有時會令人覺得難堪,于是決心改變自己的性格。我將自己的心胸擴闊,對一切都采取包容的態度,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更加開放,讓自己有更多接受人家批評的雅量。
盡管現在我仍然是火暴脾氣之人,不過不會輕易表露出來,因為人是平等的,無理由自己不高興便隨便發脾氣影響別人,結果還是自己吃虧。
初入娛樂圈之時,無論圈內圈外的朋友,都曾說過我的性格其實并不適合在這個地方。而我自己也是認同的,因為在人際關系方面,我并不如其他人那么好(但我已盡力去做),此點已是最失敗之處。
在樂壇多年,我最大的收獲并不是名和利,而是獲得一幫忠實的擁護者。
由于得來不易,因此我對于今天的成果,特別珍惜,我對于自己的每樣工作,無論是電影或是唱片,都是把全部精力投進去,希望做得最好。每逢開演唱會,最多人關心的是場數多少的問題,任何人都希望場數越多越好,因為收入也會因而增加,但我覺得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重視的是如何將演唱會搞到最好。我最喜歡的電影還是《胭脂扣》,在片中我飾一個富家子弟十二少,與梅艷芳合作。